融入綠色低碳 展現智慧型生活 走近大運村體驗科技魅力

2023-07-25 10:07:26 字數 1647 閱讀 9658

陳科 科技**實習記者 李詔宇。

7月22日,位於成都大學校園內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運動員村(以下簡稱大運村)正式開村。作為成都大運會期間運動員們居住、生活的重要場所,賽時將有100餘個代表團近8000人入駐。

在總建築面積約66萬平方公尺,擁有10棟公寓、2個運動員餐廳,以及代表團服務中心、醫療中心、健身中心等服務保障設施的大運村,如何體現“綠色、智慧型、活力、共享”的辦會理念?在綠色低碳、智慧型生活領域,有哪些既貼心又可知、可感、可視的科技體驗?記者7月23日到大運村進行了探訪。

綠色低碳融入建築設計。

作為成都大運會最大的非競賽場館,大運村建設始於2023年5月,2023年3月完成交驗。這是自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以來,首次將運動員村建在大學校園內。

大運村相關負責人表示,“綠色低碳”理念融入了大運村建設、執行的始終,這不僅僅體現在低碳產品認證目錄中的產品,或者節能、環保材料,更是從建築設計、建築資訊化、建築材料及綠化等方面得到系統性落實。

為了減少對原始地形的破壞,大運村代表團服務中心的建築主體部分架在了山坡上,而周邊位於山坡上的室外街道,分兩頭從山坡上落到山腳,形成一頭朝東北、一頭朝南的兩個“喇叭口”。

這是一項獨特的建築節能設計。“在流體力學裡,這樣的空間模型被稱為‘文丘里管’,在中國傳統建築中它被稱為‘冷巷’。其原理是利用‘伯努利效益’,即氣流在穿過乙個由寬變窄的區域時流速加快,形成負壓,從而帶來更多的室外氣流,帶走更多的室內熱空氣和濕氣。”大運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個被稱為“風之谷”的區域,通過自然風的引導,可獲得乙個相對舒適的共享空間,從而減少建築能耗、降低建築碳排放。“這個區域因為不需要空調,1年能節省70000度電,按1個普通家庭1年3600度電計算,可滿足1個家庭20年的用電量。”該負責人說。

智慧型生活展現科技魅力。

從7月22日開村至8月11日閉村,由居住區、執行區、國際區和交通區4部分組成的大運村,是提供服務保障時間最長的場館之一。賽事舉辦期間,這裡將為代表團提供住宿、餐飲、健身、文化交流等多項服務。

大運村歡迎中心是各國代表團成員正式開啟大運村生活的第一站。在這裡的服務台前,有一排特殊的“黑盒子”,這就是大運村智慧型翻譯對講系統。該裝置採用神經網路機器翻譯、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語音合成以及四麥克風陣列等新技術,將在大運會期間提供83種語言**互譯、文字轉換和語音合成服務。除了在歡迎中心、註冊中心可“面對面”互譯,該系統還將貫穿於村內通訊網路,不論使用者身在大運村內何處,都可實現“線對線”的無礙交流。

磨粉、過濾、注水、沖泡、拉花……在運動員餐廳,智慧型無人咖啡機的2只“機械咖啡臂”靈活又穩重,短短90秒內便可“端”出一杯咖啡。該產品負責人介紹,村內共設定了8台該裝置,不僅可製作多種風味的咖啡,還可以定製大運會會徽logo作為咖啡拉花圖案。不僅是咖啡,餐廳內的“川味小吃”也可實現“無人訂製”,這裡的智慧型無人小吃機僅用2分鐘,便可將熊貓湯圓、雞肉小餛飩等菜品製作完成。該產品負責人說,該裝置集全自動接單、烹飪、出餐、叫號等功能於一體,即便24小時無人值守,也能根據消費情況分析及時補充生產,並完成自動清洗消毒及封裝程式。

炎炎夏日,成都大運會志願者及工作人員將如何應對高溫?由成都本土企業研製採用pcm(常用於航天領域的新型恆溫材料)製成的“降溫冰背心”,將在大運村廣泛使用。該產品負責人說,該背心可通過自身材料相態轉換來進行吸熱或放熱,並根據環境溫度的變化在服裝周圍形成溫度相對恆定的微氣候,實現溫度調節功能,“使用時只需要把‘內芯’提前半小時放入冰箱,就可以在30多度的戶外,持續提供2個小時的‘清涼’。”

*:科技**)

綠色低碳丨防沙治沙展現美麗中國新容顏

以 三北 工程為代表的我國荒漠化防治成就綜述。綠見大勢。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2013年 2022年,我國春季 3月 5月 沙塵天氣年均8.5次,比20世紀60年代的年均20.9次明顯減少。社會公眾明顯感受到,我國荒漠化和沙化狀況持續好轉。通過持續 有效治理,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

實施綠色低碳評價 推動低碳城市發展

城市作為人類活動的主要場所,是現代社會經濟的聚集地,其執行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城市的碳排放佔整個碳排放的70 80 碳足跡比農村大兩倍。隨著城市化程序的不斷加快,城市變得越來越脆弱,因此,城市低碳化發展在全球的碳減排中意義日漸凸顯。低碳城市意味著城市經濟發展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或停止對碳基燃料...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

今年上半年,在一系列重大工程帶動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新型儲能裝機規模保持快速增長,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有力支撐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新突破。在浙江台州黃岩區江口街道蘆村港區內的台州上峰水泥 倉庫屋頂,一排排光伏面板整齊排列,將光能轉化為綠色電能,源源不斷地供給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