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布載人登月初步方案,月球探索新任務新想象

2023-07-20 21:21:30 字數 2379 閱讀 6514

2023年6月14日拍攝的「超級月亮」。新華社發。

新華社發。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了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計畫2023年前實現登月開展科學探索。從嫦娥一號拍攝全月球影像圖,到嫦娥五號帶著珍貴月壤返回地球,中國在月球探測中不斷取得重大進展,承載著人類的太空探索之夢。

兩次發射 實現登月夢

根據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方案,中國計畫在2023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的載人月球探測能力。

其後,中國將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試驗站,開展系統、連續的月球探測和相關技術試驗驗證,推動載人航天技術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發展,深化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起源與演化的認識,為月球科學的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型。

歷史上,美國阿波羅計畫通過土星5號運載火箭一次發射完成登月。與此不同的是,中國載人登月將通過兩次發射來完成,即採用兩枚運載火箭,分別將月面著陸器和載人飛船送至地月轉移軌道,飛船和著陸器在環月軌道交會對接,航天員從飛船進入月面著陸器。

隨後,月面著陸器將下降著陸於月面預定區域,航天員登上月球開展科學考察與樣品採集。完成既定任務後,航天員將乘坐著陸器上公升至環月軌道與飛船交會對接,並攜帶樣品乘坐飛船返回地球。

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成為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長期自主執行、短期有人參與,可擴充套件、可維護的綜合性科學實驗設施。科研站的建設將按照3個階段分步實施——計畫2023年前建成基本型,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2023年前建成完善型,開展日地月空間環境探測及科學試驗,並建成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服務載人登月和火星、金星等深空探測;之後建設應用型月球科研站,由科研型試驗站逐步公升級到實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

探月四期建成科研站

自2023年發射嫦娥一號月球探測衛星以來,中國的探月之路書寫了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2023年發射的嫦娥二號首次實現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2023年公升空的嫦娥三號攜帶著「玉兔號」月球車,實現了落月夢想;2023年發射的嫦娥四號首次實現人類月球背面軟著陸……

2023年,嫦娥五號探測器把1731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持續創造豐碩的研究成果。2023年9月,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月球上的新礦物並命名為「嫦娥石」,這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發現月球上新礦物的國家。

在載人登月之前,中國還將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包括嫦娥六號、嫦娥七号和嫦娥八號任務。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嫦娥六號將於2023年前後發射,實施首次月背取樣返回任務;嫦娥七号將於2023年前後發射,開展月球南極的環境與資源詳查,爭取能夠在月球南極找到水;嫦娥八號將於2023年前後發射,開展月球資源利用試驗驗證,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吳偉仁說,嫦娥八號將與嫦娥七号月面探測器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包括月球軌道器、著陸器、月球車、飛躍器以及若干科學探測儀器。中國計畫以月球為主要基地,建立集資料中繼、導航、遙感於一體的月球網際網路,對月球上的一些資源和探測器實行有效管理。

未來,國際月球科研站或將作為飛向更遠深空的探測中轉站。

值得一提的是,探月探測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也將持續進行。例如嫦娥六號任務和小行星探測任務將提供搭載平台和載荷資源的機會。而國際月球科研站將由中國聯合多國共同建設。今年4月,中國國家航天局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簽署了關於國際月球科研站合作聯合宣告,雙方將在國際月球科研站論證、工程實施、運營和應用方面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

運載火箭 滿足新需求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目前正在太空中執行的中國空間站,處於距離地球約400公里的近地軌道上。與之相比,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可達38.44萬公里。要實現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標,需要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

針對載人登月的目標,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和火箭的研發工作已全面啟動,包括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飛行產品,新建發射場相關測試發射設施裝置等。

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規劃,為發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和月面著陸器而全新研製的載人運載火箭,預計在2023年首飛。

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總師顧問龍樂豪說,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可達70噸左右,地月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約27噸,火箭的箭體直徑與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相當,通過將已經成熟的火箭技術進行綜合運用,滿足載人登月的任務需求。

同時,針對載人登月任務中科學載荷、載人月球車方案徵集,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名稱徵集等,未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將陸續發布相關公告。

*:人民**海外版。

爆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晨**」客戶端,搜尋「幫忙」一鍵直達「晨意幫忙」平台;或撥打**0731-85571188。政企內容服務專席19176699651。

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 探索月球的科學與意義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了中國載人登月初步方案,計畫2030年前實現登月開展科學探索,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目標。據介紹,中國載人登月工程將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技術驗證階段,主要通過無人探測器和樣品返回器等任務,驗證登月關鍵技術 第二階段為建設階段,主要通過無人和有人聯合任務,建設月球科...

中國載人登月 長征十號火箭引領航天新時代!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了令人振奮的訊息 中國計畫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並開展科學探索。這一壯舉將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成功將人類送上月球的國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正忙著研製一種全新的運載火箭,它被命名為長征十號。這個火箭高度約92公尺,起飛質量約218...

中國載人登月艙原型驗證?嫦娥八號月球探測器構型分析

嫦娥工程 標識。中國月球探測工程於2004年1月23日正式批准立項,整個工程被命名為 嫦娥工程 第一階段無人探測任務規劃為 繞 落 回 三期。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務是實現環繞月球探測。嫦娥一號衛星於2007年10月24日發射,在軌有效探測16個月,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實現中國自主研製的衛星進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