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記者戰「三伏」 大棚育苗程式多,機器 人工齊上陣

2023-07-20 21:21:30 字數 3236 閱讀 6741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濟南迎來了夏季最炎熱的時期,連續不斷的降雨,讓空氣泛著潮濕。在章丘區山東偉麗種苗***內,工人們正在大棚中工作著,7月12日,記者來到大棚內,加入了工作隊伍,共同體驗育苗的工作過程。

栽苗

仔細是訣竅

走進育苗大棚,一股潮氣撲面而來,在大棚內的育苗床上,擺滿了剛剛發芽的甜椒苗,鬱鬱蔥蔥,煞是喜人。在大棚裡,幾位女工正圍坐在桌子旁,手中忙活著栽甜椒苗,每位工人面前擺放著一盤黑色種植盤,一盒甜椒苗,種植盤中的一百多個小方格裡,填滿了育苗需要的土壤。女工們用一根筷子在土壤上戳出小洞,再用筷子將甜椒苗壓進洞內,將土壤整平,就完成了一株甜椒栽苗。

看到工人們如此嫻熟,記者也躍躍欲試。「來,給你一盤新的,咱們邊乾邊學。」工人李桂清給記者拿來一盤種植盤,「有些方格裡會長出兩株苗,影響長勢,咱們就要把多餘的苗摘下來重新栽上。幹這個活不難,需要的就是仔細。」

記者正在學習栽苗。

記者拿起筷子,回想著剛才學到的動作,開始栽起苗來,拿起一株種苗,剛要用筷子壓進土裡,就被李桂清喊住:「你看這個苗,太小了,栽進去長得也不會好,直接扔掉。」

經過幾次教學,記者發現,栽苗看似簡單,實際上要領也有不少:筷子在壓苗的時候,力度要適中,不能壓壞根部;栽苗大小要有選擇,太小或太大都不能要;栽進土裡的種苗,位置要居中,還要保持直立……記者一邊栽苗,一邊回想著各種要點,全神貫注。在只有三十度的大棚裡,上衣也濕透了。

準備栽苗的種植盤。

據了解,像李桂清這樣的員工,公司內還有三十餘人,她們大多三四人一組,負責一座溫室大棚的所有工作,「從早上澆水施肥,再到下午的打藥和平時的日常管理,都是我們幾個負責。」李桂清說。

人工嫁接

熟練得半年

這活多簡單,這不有手就會。」在距離大棚不遠的嫁接車間內,嫁接工人朱月娥正給記者教學嫁接要領。當問起朱月娥工作多少年時,她開玩笑說:「時間不長,才二十年。」

作為甜椒育苗的重要步驟,嫁接手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甜椒苗的長勢。朱月娥手持刀片,先將用作砧木的種苗葉子割去,只留一片,接著將用作接穗的甜椒苗葉子割下一片,隨後貼在砧木上,最後用紅色的小夾子將兩者夾住。整個嫁接的過程快速、流暢,只需幾秒鐘,嫁接就完成了。

記者學習如何嫁接。

咱們先來學切砧木,這個學會了接穗也會切了,左手捏住兩片葉子,對準接縫斜著四十五度角切下去,讓切面盡可能大一些。」朱月娥說。

聽完講解,記者開始上手,左手捏著葉片,右手捏著刀片,開始顫顫巍巍切割砧木,生怕鋒利的刀片切到手。第一刀切下,因為沒掌握要領,砧木葉片沒有完全切斷,記者還想再切一刀,朱月娥阻止了記者:「不用再切了,再切一次切面就不平了,咱們換下一株。」

第二刀切下,葉子順利切斷,記者剛沾沾自喜,沒想到卻被一句話「潑了冷水」:「你看這個斷面,角度太小,接穗貼上去長勢就不會很好,這第一刀算是失敗了。」朱月娥說。

隨著記者不斷嘗試,在連續切了四五株砧木後才終於成功完成了一株甜椒苗的嫁接。

朱月娥正在嫁接甜椒苗。

這個工作可是在我們公司最需要經驗的工種了,培養乙個嫁接熟練工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他們的工資也是最高的,日工資能達到四五百元。」山東偉麗種苗***總經理張偉麗向記者介紹,「像朱月娥這樣的熟練工,每小時最快能嫁接400棵種苗,一天最多能嫁接4000多株種苗呢。」

機器嫁接

千株只需一小時

今年我們還引進了最新的自動嫁接機,咱們也來體驗一下。」 張偉麗帶領記者來到了自動嫁接車間。廠房內擺放著四台機器,各種複雜的管線,頓時吸引了記者的視線。張偉麗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今年最新引進的嫁接機械人,比人工速度快,操作更簡單。」

只需把葉片夾到夾具上機器就能自動嫁接。

經過簡單教學,工作人員開啟機器,記者與一位女工坐在了工作台前,記者負責放置接穗,工人負責放置砧木,只需把葉片和夾具上的標誌對齊,然後踩下地面上的腳踏開關,夾具就自動夾緊,在一陣快速的機械工作聲過後,一株嫁接完成的幼苗就被傳送到出料口。

我們的熟練工都不需要腳踏開關,提前設定好夾具開合的延時,工作速度會更快。」張偉麗說。

作為初學者,記者只用了五分鐘就掌握了機器使用的要領,一拿、一放、一踩,只需三步就完成了嫁接,但往夾具上放置接穗依然不太熟練,經常需要一起工作的女工放慢速度,等待記者放置好接穗。隨著對流程越來越熟悉,記者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慢慢趕上了女工的速度。廠房裡,踩下腳踏開關的氣流聲開始同時響起。

記者正在與工人一起操作嫁接機。

五分鐘過去,記者手邊的盛放接穗的盒子空了,再看向出料後的成品,只見每株嫁接後的甜椒苗,砧木和接穗介面嚴絲合縫,固定介面的夾子,也十分精準地夾在介面上。

像這樣一台機器,乙個小時可以嫁接1200株種苗,八台機器形成一組生產線,光乙個小時就能嫁接9600株種苗。」張偉麗說,「不同於人工嫁接,嫁接機器只需要簡單學習就能上手,當天就能投入工作。」

記者手記:

沒有揮汗如雨 卻需更加仔細

在這次體驗中,記者發現,與在大田中揮汗如雨勞作相比,在大棚內的育苗工作環境顯得相對舒適,沒有風吹日曬,沒有蚊蟲叮咬,只是空氣濕度有點高。隨著一天體驗結束,記者並未感覺非常勞累。感觸最深的是,從事育苗工作,需要無比的細心與耐心,每座大棚內生長的三十餘萬株種苗,對負責管理的工人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在採訪時記者經常聽到一句話:「比之前輕鬆多了。」據了解,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播種、澆水、施肥、嫁接等工作,現在都有配套機械進行輔助,工作效率相比人力也有了大大提公升,科技的進步,不但為農業帶來了發展,也讓農民的農活更加輕鬆。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報 記者 劉曉續 李新宇 通訊員 孟凡庚 萬源

夏季養生三伏如何養生

伏天裡大家談論最多話題就是食慾不振,精神不佳,天氣悶熱,防暑去溼健脾等等,而防暑祛濕健脾成了熱門話題。濕氣對人體的危害,上表中的危害只會造成身體的輕微或者中度的不適,但如果不及時去溼,將會帶來一系列更嚴重的後果,濕氣會侵犯脾胃,然後停留在腎,繼而濕氣會侵犯心肺,同時,濕氣下侵肝,膽,膀胱,五臟六腑,...

三伏 夏季高溫的“三度煉獄”

夏季是炎熱的季節,而在中國傳統節氣中,有乙個與夏天高溫不可分割的時段,那就是 三伏 所謂 三伏 指的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分為初伏 中伏和末伏,是夏季高溫的 三度煉獄 三伏的來龍去脈三伏是中國傳統農曆中的節氣之一,一般分布在夏季的六月 七月和八月。初伏在夏至後第乙個庚日 農曆六月初十 開始,中伏在夏至...

三伏天吃什麼最好

三伏天是夏季的最後乙個節氣,氣溫較高,人們在飲食上需要注意清熱降火,保持身體健康。以下是一些適合三伏天食用的食物 1.清涼蔬果 西瓜 冬瓜 黃瓜 苦瓜等蔬果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富含水分和維生素,能夠解渴又消暑,同時還能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2.涼拌菜 涼拌黃瓜 涼拌豆腐 涼拌海帶等涼拌菜品是三伏天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