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 颱風會對供電用電產生哪些影響?要做好哪些保障?

2023-07-27 20:59:40 字數 2748 閱讀 4031

***政策例行吹風會

7月14日***常務會議對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新聞辦公室7月26日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有關情況。一起來看——

q1q: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如何落實國常會要求,做好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工作?

a:

當前,迎峰度夏已進入關鍵時期,經濟回公升疊加高溫天氣,能源電力安全保供的複雜、艱鉅程度明顯加大。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部署要求,充分發揮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作用,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力做好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工作。

一是持續加強燃料**保障。強化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監管,增加頂峰發電天然氣**,確保一次燃料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二是督促各類發電機組應發盡發。確保火電出力保持在歷史較好水平,優化執行方式保持水電頂峰出力,促進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多發多用。

三是加強排程促進省間餘缺互濟。發揮大電網統一排程優勢,做好重點地區重要時段供電保障,組織跨省跨區餘缺互濟,提公升全國電力安全保供能力。

四是立足底線思維做好應急預案。指導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動態優化調整需求側負荷管理預案,努力做到既盡量不用,又確保極端條件下民生及重點用能不受影響。

q2q:高溫、颱風等天氣會對能源保供、電力設施執行帶來哪些影響?

a:高溫天氣都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今年以來,我國高溫熱浪出現時間早、範圍廣、區域疊加、極端性強,全國共出現了6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高溫天氣對能源保供從供需兩個方面都會帶來影響。一方面從負荷側來看,高溫天氣會導致群眾生產生活用電負荷增加,給能源保供帶來壓力。另一方面從供電側來看,溫高雨少會導致水力發電出力不足,給蓄水發電保供帶來影響。

除高溫天氣以外,颱風等氣象災害也將對電力設施安全執行帶來影響,對能源保供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氣象部門和能源管理部門保持密切的溝通協作,及時通報最新的預報**情況,採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天氣對能源保供的影響。**氣象台預報,今年第5號颱風“杜蘇芮”可能於7月28日早晨到上午,在福建晉江到閩粵交界沿海登陸,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可達14-15級。28號以後“杜蘇芮”將深入內陸北上,還將對我國東部地區造成進一步的影響。此次颱風過程,總體有利於海上風力發電,但仍需關注颱風登陸前後大風對風電機組安全執行的影響,建議福建、廣東一帶提前做好風電切出準備。此外,大風和強降雨可能對光伏電站、輸電線路、變電站等電力設施產生破壞性影響,建議提前做好電力設施的檢修和執行監控。

q3q:在調節電力需求側管理方面,將有哪些舉措?

a:

電力需求側管理是指加強全社會用電管理,通過綜合採取合理可行的技術、經濟和管理措施,實現“削峰填谷”,緩解用電高峰**壓力,是國際通用的應對尖峰負荷最經濟的手段。

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組織修訂了《電力需求側管理辦法》,已完成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將加快推動印發。

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需求側資源開發利用力度。近年來,電動汽車、新型儲能、分布式電源、虛擬電廠等需求側新主體新業態不斷湧現,我們鼓勵各類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市場化需求響應,通過自主降低用電負荷來獲取相應收益。預計到2023年,各省需求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40%的省份,需求響應能力將超過5%。

二是完善需求響應激勵政策和市場機制。在認真總結近年來一些地方探索實踐的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電價政策和市場機制,引導電力使用者優化用電方式,主動削峰填谷。

三是持續推動全社會節約用電。會同有關部門在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積極推廣節能技術、推動節能改造、優化用能結構。引導企事業單位、社群、家庭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營造節約用電、合理用能的社會風尚,助力建設節約型社會。

q4q:如何推動儲能行業發展?

a:

儲能是促進新能源大規模開發消納、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執行水平的關鍵技術和基礎儲備,對深入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儲能技術路線比較多,包括常規抽水蓄能,以及現在新興的電化學儲能、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技術路線,我們高度重視各類儲能技術的創新和產業發展。在新型儲能方面,2023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先後出台《關於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新能源基地送電配置新型儲能規劃技術導則》等一系列政策檔案,圍繞新型儲能的規劃配置、專案管理、排程運用、市場機制、安全管理、人才培養和標準體系等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和有關重點任務安排。為各級**、行業企業推進技術創新、應用示範和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

近年來,受風電、光伏發電大規模開發消納需求驅動,並在相關產業政策支援下,我國新型儲能快速發展,裝機規模快速增長。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超過1200萬千瓦,全國各地對新型儲能重視程度持續提高。目前超過十個省份正在開展新型儲能試點示範,帶動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技術路線快速發展,相關產業鏈體系也不斷健全完善。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