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的轉變 從“扶不起的阿斗”到“樂不思蜀”

2023-08-08 23:02:09 字數 1436 閱讀 2896

《三國演義》中塑造的劉禪是乙個軟弱無能、貪圖逸樂的昏君形象。然而,真實的後主劉禪並非如此。他在歷史上被記載為乙個聰明機智、善於韜晦的君主。所謂的“樂不思蜀”只是為了保全大局不得已上演的一幕戲。

在《三國志》中,諸葛亮曾對射君稱讚劉禪的智量,這也得到了劉備的認同和欣慰。劉禪登基後,他牢記劉備的遺詔,始終徵求諸葛亮的意見,並對諸葛亮充滿尊敬和倚重。儘管諸葛亮功高震主,有時也顯得專橫,但劉禪始終隱忍不發,謹守父親的遺命。

劉禪即位時年僅十七歲,對國家大事稍顯稚嫩。他託孤於諸葛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成熟並對國家大事有了更深的了解。然而,諸葛亮始終不放心將政權交給劉禪,一直親自掌握國家大權。

儘管劉禪對此有些不滿,但他始終保持謙卑恭順,始終尊重父親的遺命。直到諸葛亮去世後,他廢除了丞相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實行了分權制衡的政策。

劉禪對待其他大臣也非常寬厚仁愛。他念及魏延先前的功勞,將其厚葬。雖然劉禪對諸葛亮的窮兵黷武政策有所反對,但由於劉備生前的遺志和諸葛亮的名望,他不得不忍耐。直到親自執掌國政後,他改變了北伐的方針,提出了休養生息的政策。然而,由於軍隊控制權的問題,他無法對急於北伐的將領施加過多壓力,導致施政方針的混亂。

樂不思蜀”背後是劉禪的無奈。作為亡國之君,他不得不在曹魏的包圍下開門投降,以保護百姓的生命和財產。他的投降並非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了造福蒼生。

在與司馬昭的交往中,劉禪不得不裝瘋賣傻,以減輕司馬昭的疑心。這種行為並不是出於軟弱或無能,而是為了保護百姓和維護大局的明智之舉。儘管司馬昭試圖試探劉禪,但劉禪始終保持冷靜,並成功地獲得了司馬昭的信任。

有一次,司馬昭設宴招待蜀國君臣,故意讓人奏起蜀地**。滿座君臣都不禁懷念故國,表露出悲戚之情。然而,劉禪深知自己的一舉一動意味著什麼,他不敢流露出憂思,因為這不僅會危及自己的生命,還可能給百姓帶來大禍。因此,他不得不強忍悲痛,故意傻笑,擺出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

司馬昭對劉禪的反應出乎意料,他大為驚訝。雖然一直以來看到劉禪都傻乎乎的,但他沒想到劉禪會如此無恥。於是,司馬昭問道:“你難道不想念蜀國嗎?”劉禪立即回答:“此間樂,不思蜀。”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從此認定劉禪沒有反意,可以放心了。

然而,許多衛道士卻揪住這一句話不放,將“扶不起的阿斗”這個稱號死死扣在劉禪頭上,絲毫不考慮當時的情景。他們忽略了劉禪在保護百姓和維護大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只看到了片面的表象。

劉禪的統治時間最長,他的決策和行動都是基於保護百姓和維護大局的考量。歷史對他的評價應更加客觀和公正所以僅從“樂不思蜀”一事便將其歸為昏君,實在是有違史實。

扶不起的「阿斗」,劉備一共有三個親生兒子,為何選擇劉禪傳位?

三國時期的歷史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的精彩的,不僅僅是諸侯之間的互相討伐,還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人物故事。比如長坂坡七進七出的趙子龍,青梅煮酒曹操,溫酒斬華雄的關羽,白衣渡江的呂蒙 今天我們來聊聊被後人詬病的那個扶不起的 阿斗 其實劉備一共有三個親生兒子 劉禪,劉永,劉理 乙個義子 劉豐 可是劉備為什...

中藥奶茶 從養生到奢華的轉變

奶茶行業的巨大成功讓人們對茶飲品有了全新的期待。然而,隨著新茶飲不斷湧現,奶茶似乎在面對消費者對健康和養生的需求時顯得力不從心。為了填補這一空白,一些老牌藥業紛紛涉足茶飲市場,將傳統養生藥材融入中藥奶茶中,希望通過創新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然而,目前市場上的中藥奶茶大多僅僅是在普通奶茶基礎上加入一些中...

妲己 從戰利品到絕代豔后的轉變

妲己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備受爭議的女性人物,她在文學作品和傳統故事中被描繪為迷惑紂王 禍國殃民的蛇蠍美人和九尾妖狐。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妲己與這種形象存在很大的差異。根據史料記載,妲己是一位被作為戰利品進獻給商紂王的女孩,她並非有意 紂王,而是陷入了悲慘的命運。根據史書的記載,妲己是乙個有蘇氏部落女的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