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腳殺手 “獵豹”自行反坦克炮

2023-08-09 21:33:02 字數 1177 閱讀 9791

“獵豹”(德語:jagdpanther)自行反坦克炮是二戰時德國以“豹”式坦克車體為藍本開發的一款自行反坦克炮,效能出色,但產量極低。從效能上來講,“獵豹”自行反坦克炮是二戰時德軍最成功的自行反坦克炮之一。

獵豹”自行反坦克炮由克虜伯公司於2023年1月開始設計,11月16日製成全尺寸模型,2023年10月20日,在阿利斯試驗場向希特拉展出樣車。獲得批准後,該**於2023年12月17日定名為“獵豹”自行反坦克炮,編號為“sd.kfz.173”;2023年2月正式投入生產。

獵豹”自行反坦克炮主要配發於重裝甲獵兵營並在東部戰線服役,但也有相當數量的“獵豹”投入了西線作戰。盟軍第一次在西線遭遇“獵豹”是在諾曼第戰役中,德軍第654重裝甲獵兵營出動12輛“獵豹”對抗英軍。

獵豹”自行反坦克炮採用“豹”式中型坦克的底盤,保留了原車的動力裝置和低矮的車體,增加了一種新的上部結構。“獵豹”可搭載乘員5名:一名車長、一名駕駛員、一名通訊員、一名炮手及一名裝填手。單從外形上看,“獵豹”的前傾斜甲板一直延伸到頂部,可謂簡潔明快。基本型的底盤略有不同,使其前後生產型的外觀特點也有所不同,如早期的“獵豹”有乙個整體炮身及兩個駕駛員觀察鏡,後期生產型則只剩乙個觀察鏡。

獵豹”自行反坦克炮的主要**為一門與“虎王”坦克相同的88公釐71倍徑坦克炮,並配備一挺自衛用的mg34型7.92公釐機槍。“獵豹”擁有良好的功率負載比以及威力強大的主炮,可以擊毀盟軍大部分的坦克,同時由於車身低矮,也很容易進行偽裝掩護。由於其使用既有的“豹”式坦克的車體,所以也沒有遭遇太多的機械性問題。總體來說,“獵豹”的效能出色,但由於生產數量有限、裝備德軍的時間較晚,所以根本無法阻擋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盟軍坦克。

“獵豹”自行反坦克炮(左)與美國的m36“傑克遜”自行反坦克炮(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