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 乙個忠心耿耿的千古大奸臣(上)

2023-08-09 08:32:30 字數 1047 閱讀 2838

如果我問大家,諸葛亮是不是乙個忠臣?估計絕大部分的人都會罵我是個白痴,連小學生都知道諸葛亮是乙個大忠臣。

果真如此嗎?我咋那麼不相信呢?為此我翻遍有關諸葛亮的史書,包括正史和野史,又找到古代忠臣的評判標準,漢語詞典裡的釋義是古代忠於君主的官吏;的釋義更精準一些:忠臣是於君主,為君主效忠的官吏,什麼是效忠?詞典裡的釋義是一心一意為效忠,就是忠臣不能有貳心的!另外也有的釋義,加上忠於國家也是忠臣,其實忠於國家,忠於君主是同乙個含義,因為古代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忠於國家就是忠於君主。我們就用這個標準來看看諸葛亮是不是忠臣,結果是,諸葛亮是先帝劉備的大忠臣,又是後主劉禪的大奸臣。

乙個老野心家遇到乙個小野心家是會擦出火花的,所以劉備和諸葛亮一見如故,一拍集合。但劉備大半生四處征戰,顛沛流離,多次寄人籬下,練就了外圓內方,外慈內狠的馭人手段,雖然諸葛亮也有一顆極不安分的大心臟,但他也只能按捺下去,像蕭何輔助劉邦那樣一直效忠劉備,不敢有半分簪越,從未有貳心,為劉備督撫治下百姓,籌備充足的糧草;給劉備建議聯吳抗曹,並親自出使東吳,協助周瑜在赤壁大敗曹操,又輔佐劉備攻占益州,最終建立蜀漢,三分天下,傳一時君臣佳話,這樣的諸葛亮不是大忠臣,誰又是大忠臣呢?

但先主劉備死後,諸葛亮成了後主劉禪大臣,正如龍生九子種種不同,劉禪跟他老爸比各方面都要都要遜色,諸葛亮逮住了實現自己野心的機會,他的野心超級膨脹,管仲樂毅已經不是他人生的目標,他要獨攬大權,要超越皇權,成為異姓皇上皇。相比曹操的欺君罔上,飛揚跋扈,“挾天子以令諸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千八百年來,很多人都為諸葛亮不肯還政劉禪,是因為劉禪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從而掩蓋了乙個事實,那就是諸葛亮是乙個偏執的權力狂。劉禪真的難堪大任嗎?在劉備託孤之前,諸葛亮給劉備的信中說劉禪“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劉備死後,諸葛亮給杜微的信中說劉禪“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說明在諸葛亮的眼中劉禪:一聰明,二胸懷閎大,三對人仁愛包容,四不太成熟。不太成熟是指劉禪的政治上缺少治理國家的權力。

慾望,過分包容仁愛就會變得怯懦退讓妥協,諸葛亮敏銳地把握了奪取皇權的機會。

諸葛亮隆中對中有乙個致命的戰略失誤

劉備為什麼這麼信任諸葛亮?因為他在遇到諸葛亮時,與諸葛亮有一次深刻的談話。在談話中,諸葛亮為劉備預演了未來三分天下的世界。客觀的分析了當下天下的基本情況,預言劉備只要肯努力是有機會占領益州 荊州,進而與曹操正面對決的。後期的發展正如諸葛亮的預言,劉備不僅聯吳抵抗住了曹操的進攻,而且在戰爭中,成為最大...

諸葛亮精心挑選的姜維,為何後期不堪一擊?其實原因很簡單

於是,姜維毅然決然地跟隨諸葛亮前往成都,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在蜀漢軍隊中,姜維被諸葛亮重用,任命為護軍中郎將,參與了多次北伐作戰。然而,無論是在漢中之戰還是在狄道之戰,姜維都沒能取得勝利,反而讓蜀漢軍隊損失慘重。這就讓人不禁開始琢磨,這個曾經讓人刮目相看的青年郎,為何會屢戰屢敗呢姜維北伐 失利的原因...

三國的一位謀士,謀略不輸諸葛亮,被稱為曹操的「謀主」

荀攸,字公達,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謀士。作為荀彧的侄子,他在曹操的帳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被譽為曹操的 謀主 荀攸具有出色的智謀和軍事才能,善於制定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他在曹操的很多重大決策中都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為曹操的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荀攸的出身和背景非常出色。他來自名門世家,父母早亡後由祖父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