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柱香病原菌自述

2023-08-09 21:43:02 字數 1195 閱讀 2985

稻穗演變“一柱香”

文/向子鈞 圖/彭芳。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應當是一條定律。農民們種水稻自然想收穫稻穀,加工成大公尺。以往只要一到收穫季節,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株的腰,稻花飄香,稻浪滾滾,一片豐收景象。可是,自從水稻被我菌兒相中之後,農民們種稻再也得不到金燦燦的稻子。抽穗時,整個稻穗被菌絲纏結成圓柱狀,各個支穗無法散開,好像從前人們敬菩薩的線香,所以稱“一炷香病”。

農民這時在田間發現我,已屬病害晚期,這是最典型的症狀,此時已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

其實,我在抽穗前就可以表現症狀,被我們菌兒寄生的稻株,劍葉和葉鞘上常發生與葉脈平行的白粉狀條紋,這是病菌的菌絲和分生孢子。菌絲體就如打仗時的後勤部,是專門供給先頭部隊生活及有關物品的。分生孢子就是乙個個衝鋒陷陣的戰士,只要我一聲令下,我那些菌兒就一齊殺向水稻。一場惡戰之後,勝負已見端倪。如果我們打了勝仗,那稻穗就變成了“一炷香”,成片的水稻田成了我的“殖民地”;如果打了敗仗,說明水稻抗逆性強,或者早已採取了防範措施,我也只好鳴鑼收兵,敗走麥城,再尋覓新的進攻點。

我是一種真菌病害,由一種叫作半知菌亞門的寄生菌引起。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呈杯狀或凸出,圓形,黑色,直徑1-1.5公釐。分生孢子梗分枝,無色,集中在大本營——分生孢子座上。分生孢子著生在分生孢子梗頂端上,棒狀,單胞,直線或略彎曲,無色無味。就是這乙個個孢子,可以把稻穗像變魔術一樣變成“一炷香”,使農民有種無收。

我的發生特點是通過播種和土壤傳病,其中種子是主要傳播**,特別是靠人為調運種子傳播。過去,人們曾將我列為檢疫物件,嚴格將我禁止在很小的範圍內,使我“英雄無用武之地”。然而,隨著水稻種子的大調大運,有些經營單位見利忘義,只圖種子便宜,或圖省一點植物檢疫費,竟然不向我所發生的疫區行政管理部門要求檢疫。由於他們的主動逃檢,使我很順利地蒙混過了檢疫關,衝破了禁區,來到我嚮往已久、有待開墾的新根據地。這樣,我的地盤逐年擴大,到了上世紀中後期,已是“星星之火,遍地燎原”。有關部門發現檢疫已沒有必要,竟然對我寬大處理,對過去的劣跡既往不咎,將我從檢疫物件名單中一筆勾銷了。這真要感謝那些不履行檢疫手續的種子經營者,是他們使我能合法地遍遊神州大地。

我們分生孢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6℃,菌絲生長適溫為28℃左右,在低於8℃或超過34℃的環境中,我都要停止生長。除了水稻是我的寄主外,我還可以在稗草上過渡一下,以擴大我菌兒的生存空間。

目前對我家族的防治方法主要是種子處理,採用溫湯浸種。由於他們掌握了我怕冷怕熱的特點,就將種子先在溫水中預浸42小時,再在52℃~54℃的水中浸種10分鐘,方法看似簡單,卻足於殺死我那黏附在種子表面的菌兒。

淺析一下「水稻上山」的利與弊

水稻上山是指將水稻種植在山區或丘陵地帶,通過梯田種植方式實現農業生產。利 1 利用地形優勢。水稻上山可以利用山地 丘陵地帶的梯田地形,充分利用山地水源 土地資源等自然條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農業生產的空間。2 提高水稻產量。水稻上山的土壤質量比平原更好,同時氣候 日照等自然條件也更有利於水稻的生...

水稻「兩增一控」 曬田控苗,曬田要注意這幾點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了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農業專家們提出了 兩增一控 的種植管理法,即增產 增收和控制病蟲害。其中,曬田控苗 是 兩增一控 中的重要一環。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曬田控苗對於保證稻苗的生長健康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曬田控苗也有...

征戰天下,同霸關中,全員猛人的西魏八柱國(一)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在與權臣高歡的爭鬥中落敗,面對從晉陽而來的高歡大軍,元修慌忙逃入關中,投奔北方唯一能與高歡抗衡的力量 宇文泰。而宇文泰對這位投奔來的皇帝並不滿意,很快將其毒殺,另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從此,立國一百五十年的北魏政權變成了歷史,西魏正式建立。其後,宇文泰在西魏首創府兵制,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