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 第十六集 諸子百家

2023-08-08 18:12:00 字數 3818 閱讀 6032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有乙個時期至關重要,西元前500年左右,東西方群星璀璨,孔子、釋迦牟(mù)尼、蘇格拉底均在這個時期誕生,中國、印度、希臘三大古典文化中心最終形成。這個時代是人的發現和覺醒的時代,德國哲學家雅斯貝斯稱其為軸心時代。

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蓬勃而出。

在戰國時代被稱為諸子百家的各個學派,各種思想交錯碰撞,既彼此批評駁議,又相互吸收交融,形成了為後世所稱道的百家爭鳴。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寫下了最為燦爛的篇章。

稷下學宮包含儒、道、法、名、兵、農、陰陽等諸家學派。

孟子到達齊國後,受到很高的禮遇,他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抨擊最厲害的當數當時廣為流行的一種學說,即墨家。

孟子是鄒城人,墨子是滕州人,兩人的家鄉距離很近,均是師從儒家,但兩者秉承的學術思想卻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甚至完全對立。

戰國初年,楚國要攻打宋國,墨子乙個人風塵僕僕趕了十天路來到楚國,勸說楚國放棄攻打宋國的計畫,遊說楚國國君的同時,墨子和楚王請來的能工巧匠公輸班進行了一場模擬攻防戰,公輸班組織了九次進攻,被墨子九次擊破,公輸班的辦法已盡,墨子的應對之法還有餘,墨子依靠自己高超的防禦術成功化解了兩國的一場戰爭。

墨子的楚國之行是貫徹他的兼愛、非攻主張。

墨子是墨家的第一位鉅子,其內部有嚴密的法規,所有墨者均服從鉅子的命令。

在諸子百家當中,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無疑是最講究中庸之道的,他們不走極端,講究仁義禮樂,追求天下和諧的秩序,懷有救濟天下蒼生的遠大理想。

然而,在春秋戰爭禮崩樂壞,戰爭頻仍的時代,孟子和孔子一樣,雖然周遊列國,不憚艱險以弘揚儒家,但終究不能為用,晚年時也選擇了教學著述之路。

老子騎牛圖,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

傳說老子看到漢朝衰敗,騎著一頭青牛西出函谷關,老子騎牛,紫氣東來,這是後人為老子附會如神仙一般的描述。

老子的坐騎不是馬而是牛,據說也有特指,馬所代表的乾卦所生髮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合乎孜孜不倦地入世進取的儒家特點,而牛所代表的坤卦所生髮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精神,則合乎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主旨。

老子》又稱《道德經》,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的本質是無為而無不為,為此,老子主張順應自然之勢,放棄爭鬥,回歸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學者共同的理論基礎,莊子將這種思想發揚得更加綺麗多彩。

莊子與老子齊名,世稱老莊。

炎炎夏日,童子抵樹根而眠,莊周坦胸仰臥石榻,鼾聲醉人,其上一對蝴蝶翩然而樂,這是元代劉貫道所做的著名的《莊周夢蝶圖》。

生活在戰國末期的莊子,深深地體會到社會的動盪,和個人在現實面前的無能為力。於是,他主張追求精神自由,而在現實世界中,則要講究無用之用,隨波逐流,才能保全自己。體現了乙個學者在亂世的無奈。

惠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也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作為魏國的相國,當縱橫家張儀展開連橫行動時,惠施也在推動合縱抗秦之策,在對抗中,惠施處在了下風。曾在張儀的逼迫下改裝易行,倉皇逃出了魏國,在學問上,他遠勝張儀。惠施知識淵博,而惠施的著作大部分已經失傳。名家除了惠施,還有後期的墨家以及趙國的公孫龍。

公孫龍與惠施同樣好辯,當時趙國的馬匹流行疫病,為了防止這種瘟疫傳入秦國,秦國在函谷關口貼出了告示,凡趙國的馬不能入關。

這天趙國的公孫龍騎著白馬來到函谷關前,要入關。

官吏說:“你可以入關,但是你的馬不能入關。”

公孫龍說:“我騎的白馬不是馬,怎麼不可以過關呢?”

官吏說:“白馬是馬。”

公孫龍問:“我公孫龍是龍嗎?”

官吏愣住了。

公孫龍說:“白是指顏色而言,馬是指名稱,名稱和顏色不是一回事,所以說白馬不是馬。”

官吏被公孫龍的高談闊論攪得暈頭轉向,居然放馬過關了。

白馬非馬確實是公孫龍名聲大噪的命題。

公孫龍的理論力圖把物體的概念和物體本身區分開來,其中包含了邏輯學方面的探索,但是他過於強調概念的存在,使自己陷入了詭辯。

陰陽家學派鄒衍,鄒衍吹律的背後,其實是利用了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鄒衍是一位主張陰陽五行,五德終始的學者,鄒衍喜好談天事,創立了金木水火土,五德相生相剋的理論,後來被用為王朝更迭的理論依據。

鄒衍總結了前人對地理知識認知的基礎上,加以推理想象,提出了驚世駭俗的假說大九州說。

他認為中國叫赤縣神州,在中國之外還有九個像赤縣神州一樣大的州,合成乙個大州。而這樣的大州又有九個,大瀛海環繞四周,是為八極。中國只是整個大九州中的八十一分之一。體現了戰國時期的學者對世界的思考。

荀子,名荀況,趙國人,出身法家人物輩出的三晉,荀子卻心向儒學,荀子提出了性惡說,他認為趨利避害,追求享樂是人的天性,只有通過後天的努力才能夠使人向善,正因為如此,所以需要禮義來教化民眾,需要法令來制約民眾,禮法是統治的要義。

荀子有兩位著名的**,韓非子和李斯,他們提供了一套緣法而治的統馭之術。

韓非出身於南韓的貴族,和老師荀子一樣,韓非子的學說也融合了諸家之長,在取向上,韓非子拋棄了老師倡導的禮儀,轉而宣傳法治,成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韓非子認為,沒有法令,即使是堯舜這樣的聖賢之君,也不能治理好國家,而受到法令的約束,即使是桀紂那樣的暴君,也不會把國家亂到難以收拾的地步。而且像堯舜那樣的聖君百年難遇,像桀紂那樣的暴君也是世所罕見,大部分的國君都是中人之姿,乙個中等的國君,守著法來治理國家,就好比乙個笨拙的工匠,守著規矩尺寸來做工,怎麼也是大致不差的。

韓非提倡君主的極端**,剪除私門勢力,選拔法術之士,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禁止私學,厲行賞罰,獎勵耕戰,謀求國家富強。

戰國法家反對思想自由,法家本身卻是百家爭鳴的產物,其對自然、人性、政治、社會等做了深入地思考,提出了有價值的理論觀點。

軸心時代的中國,既是乙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又是乙個眾說融匯的時代。戰國時期,學者們各執一詞,既相互批評又相互交融,用百家爭鳴這樣的詞來形容並不誇張。

兩千多年之後,曾經建高門大屋有康莊之衢的稷下學宮,早已變成了一抔黃土。但這黃土孕育和見證了那樣乙個諸子蜂起、百家迭出的精彩時代。

即便此後,秦始皇焚書坑儒,私學被禁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盛況成了千古絕響。

諸子百家異彩紛呈的思想文化遺產,不僅儲存於千古流傳的豐富典籍,而且綿延不絕地影響歷代文壇士林,他們一起塑造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獨特風貌,塑造了這個民族的歷史及未來。

中國通史 第十七集 秦國崛起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戰國是乙個天崩地坼的時代,東周瓦解,群雄逐鹿,戰事不斷,諸侯兼併,弱肉強食。異常險惡的局勢,使各諸侯國常常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強者並非總是強者,弱者也可以通過有效的變法成為強者。秦國的崛起尤其出人意料,這是乙個國家由弱變強的奇蹟。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結束了數百年諸侯割據的混戰局...

中國通史 古代史

中國通史 從古至今的華夏文明之旅。中國,這個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古國,其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傳承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而中國通史,則是一部跨越千年的鴻篇巨著,它記錄了中國歷史的變遷 朝代的更替 人物的興衰以及文化的傳承。在本文中,我們將沿著中國通史的軌跡,領略中華大地的輝煌歷史與文化。新手扶...

中國通史 第十五集 戰國七雄

2500年前,中華文明走到了乙個史無前例的轉折點。春秋末期,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的權威地位,早已喪失殆盡,各諸侯國之間大大加快了以強並弱的步伐,進入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紛紛進行變法改制,追求採用富國強兵之策,並先後稱王,意圖兼併天下,平一宇內。中國版圖上,眾多諸侯國爭相稱霸的格局,向七雄並立一決雌雄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