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權貴中的異類之王莽

2023-08-09 00:02:11 字數 2411 閱讀 8057

王莽生於漢初元四年(西元前45年),父親王曼,兄王永,父兄早亡,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王莽跟隨叔父們一起生活。

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王家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族人多為將軍、列侯,生活侈靡,而王莽卻清淨簡樸,勤勞好學,與那個年代的貴族人物顯得格格不入。

對內侍奉母嫂及諸位叔伯,撫育兄長遺子;對外結納賢士,後來身居**也時常接濟門客和平民,王莽簡直就是大家族中的一股清流。

幼年王莽以超高的情商結交權貴及下士,一視同仁,不知其早懷**,還是性格使然。

漢成帝陽朔三年(西元前22年)至永始元年(西元前16年),在這六年間,王莽由最初的黃門郎,逐步被封為新都侯、騎都尉,光祿大夫、侍中,王莽的伯叔父王鳳、王商、王根相繼為大司馬輔政。

為官從政的王莽工於權謀,計殺表兄淳於長,後出任大司馬,這一年才38歲,大權在握後反而更加節儉,招賢納士。

綏和二年(西元前7年),漢哀帝繼位,王太后與丁皇后家族崛起,王莽卸職隱居,其子王獲殺人,王莽逼其自裁,獲得一致好評。

朝中大臣請其復出,漢哀帝重召王莽回京侍奉王太后,卻沒有官復原職,因此心生怨恨。

元壽二年(西元前1年),無後的漢哀帝去世,王太后經朝臣公卿舉薦,推舉王莽擔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兼管軍事令及禁軍。

只有前將軍何武與左將軍公孫祿反對,在王莽擁立九歲的漢平帝登基後,逼走叔父王立,同時交好大司徒孔光,**並罷免何武與公孫祿。繼而排斥異己,任用親信,任太傅領四輔,自此大權獨攬。

元始二年(公元2年),蝗旱四起,王莽捐錢獻田,帶頭吃素,並減收租稅,在長安城中專為災民建房,災民得到充分撫卹。

漢平帝外戚衛氏家族勢大,王莽驚懼,將其一族封到中山國,禁止回京。

王莽長子王宇多次勸諫讓權衛氏,但王莽不聽,想以血酒染門的異像迫使王莽改變主意,但事露被殺,受到牽連的衛氏一族遭到誅滅。

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網羅天下學者和能人異士數千人至長安,宣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

公卿大臣九百人請求為王莽加九錫之命。

元始五年十二月(公元6年),漢平帝病死,王莽立兩歲的漢宣帝玄孫劉嬰(即:孺子嬰)為皇太子。太皇太后秉承群意,叫王莽**天子朝政,稱假皇帝,臣民則稱王莽為攝皇帝,王莽自稱“予”。

此時王莽51歲,值公元6年,改元居攝元年。

同年,劉氏宗族率先發難,不攻自敗;次年九月,長安以西二十三個縣的“盜賊”聚眾造反,王莽調軍鎮壓,攻滅其眾。

平叛次年,王莽遂有稱帝之心。

西漢朝廷大臣與學者,大多認為災異是上天對人君失德的譴責,災異出,禪讓位,也為王莽進行代漢提供了便利條件。

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急不可耐的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受禪稱帝,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國號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長安為常安,稱“始建國元年”,王莽時年54歲。

中國歷朝除了貴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開篡奪之先例。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將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稱私屬,與王田一樣,均不得買賣。其後,改革幣制、官制,規定鹽、鐵、酒、鑄錢及山川河流收歸國有;同時,與民休息。

不過這些卻遭到士族階級強烈反對,刑法強推,上到諸侯公卿下到豪強百姓因違反朝令夕改的法令而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加劇社會動盪。

王莽加劇罪犯,強制移民至蠻荒之地的“西海郡”,又使邊疆常年陷入衝突,邊境戰亂不斷。

劉氏宗族和部分地主官僚以及下層反抗的普通百姓與王莽的矛盾已經開始逐漸激化,然而土地兼併及流民問題仍然沒有因為改制而解決。

王莽還大肆討伐匈奴和周邊少數民族,大興土木,重賦負、苦徭役,人禍天災,土地荒蕪,物價奇貴,流民驟增,人皆相食。

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各地數以千計的百姓棄城郭流亡為盜賊,數年間,反抗人群逐漸壯大。

琅琊海曲(山東日照)婦女呂母為子報仇,率眾攻破縣城,處死縣宰,自稱將軍 ,出沒於海上,其勢力迅速發展到數萬人。

呂母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農民起義的第乙個女領袖。

天鳳五年(公元18年),南北方向出現數十支起義軍,少則數千,多則數十萬,其活動範圍往往跨州連郡,在當時遍布全國的起義軍有兩支最大的隊伍,這就是南方的綠林軍和北方的赤眉軍。

地皇四年(公元23年),綠林義軍攻入長安,王莽及公卿大臣數千人出逃,千餘人被殺,王莽也被商縣人杜吳所殺,切食其舌,梟首棄市,**王莽屍體。

新朝滅亡,王莽頭顱被後來歷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晉惠帝時,洛陽武庫遭大火,遂被焚毀。

西漢建立,漢王朝的崛起

西漢,作為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的 王朝,由漢高祖劉邦建立,定都長安,歷時210年。在劉邦和項羽的反秦鬥爭中,分別發展了各自軍事力量。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最終建立了西漢。在漢初,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輕徭薄賦 休養生息的政策。文景二帝致力於勸課農桑,減省租賦,削弱諸侯王勢力,使得社會經濟迅...

西漢幸運兒衛青的不幸

衛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幸運兒,他出身貧寒,但卻憑藉自己的努力和機遇,成為了漢武帝的得力大臣,曾擔任過太尉 丞相等要職。然而,他的命運卻並非一帆風順,他的一生經歷了許多不幸和挫折。衛青年輕時曾在漢武帝的宮廷中擔任侍衛,後來因為表現出色而被漢武帝看中,逐漸得到了重用。他曾多次率軍出征,平定了西羌 匈奴等邊...

「肉台盤」是什麼?古代權貴的荒唐夜生活,奢靡程度想都不敢想

在我國古代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有許多糟粕文化與習俗,這些大多是封建社會對於人性的羈絆。然而,在女性身上,這種羈絆尤為明顯。當古代權貴將女子視為玩物時,他們並不在乎這些女子的內心世界,而是將她們當作一種工具,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慾。唐人用女子做 肉台盤 這種殘忍的行為,只是古代權貴荒唐的冰山一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