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助力農業發展,“四步走”促進鄉村振興

2023-08-28 11:38:50 字數 3550 閱讀 7383

大連理工大學建藝學院“智慧型助農,以心築夢”社會實踐團暑期活動紀實

為了響應**號召,關注鄉村振興工程,關心農民子弟,大連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智慧型助農,以心築夢”社會實踐團開展“三下鄉”主題實踐,以“強國有我,青春有為”為主題,堅持問題導向、科技導向、品牌導向,助力大連當地農業發展,通過“以學鑄魂、以行促幹、以講增智、以智惠農”四步走,以理論學習、實地調研、學術研討、科技研發等形式,為促進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大連市普蘭店農業生產基地合影。

實踐初準備學術沙龍

為強化朋輩影響,形成科研助農合力,實踐團隊面向大連理工大學全校師生,主辦“‘凌碳’智慧型微生態全自動種植”學術沙龍活動。

2023年7月6日晚18:30,“凌碳”智慧型微生態全自動種植學術沙龍在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b312拉開帷幕。團隊成員張昊男作為“碳凌禾”智慧型種植團隊的創始人之一,向現場同學介紹了該項技術的研發背景、研發過程、所獲成果。“致力於解決農作物生長依賴土地環境、氣候環境的市場痛點,為農業市場提供隨時可種植、隨處可安放的智慧型農業種植解決方案。”在詳細講解之下,現場每一位參與者都深入了解了智慧型微生態全自動種植技術,實踐團的各位成員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本次暑期實踐的核心技術。

學術沙龍現場,團隊向觀眾展示了目前團隊已經取得的種植成果,並邀請觀眾品嚐智慧型種植櫃培育出的新鮮蔬菜,讓觀眾親身感受智慧型種植帶來的便利與優勢。

圖為學術沙龍現場實踐團成員講述智慧型微生態農業櫃設計方案。

實踐培訓會大工風采

為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重實踐”的要求,深刻領會***總書記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大連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智慧型助農,以心築夢”社會實踐團一行15人,在孫嘉成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去下鄉 去基層 去一線 在學思踐悟中涵養清澈純粹”暑期社會實踐培訓會。

2023年7月12日下午,暑期社會實踐培訓會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如期舉行。實踐培訓會由孫嘉成老師主講,各個實踐團隊積極參與。本次培訓會旨在幫助同學們更好地了解與掌握暑期社會實踐的相關細則和研究方法,保障同學們的安全,規避實踐中可能遇見的問題。

以思想理論為帆,專業知識為槳,孫嘉成老師表示,“行事要謹慎,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要心存僥倖,不要忽視安全問題。要善於借助指導老師的力量,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鼓勵同學之間積極進行切磋,通過線下會議‘打磨’出更優秀的成果。行穩致遠,志在青雲。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穩步前進。不僅能達到團隊理想的成績,還可以用實踐助力地方發展,以青春力量展大工風采”。

圖為培訓會現場。

實踐在路上——基地調研

為學之實,固在踐履。東北地區冬季農業生產受溫度影響不能維繫,東北地區百姓冬季菜蔬飲食面臨漲價問題,同時因水熱條件不佳,絕大多數熱帶水果不能在北方種植,運輸、貯存等成本也潛移默化地使相關農產品的***為探訪、解決相關問題,大連理工大學“智慧型助農,以心築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重點訪問了普蘭店某火龍果種植生產基地。

2023年7月13日上午7:00,“智慧型助農,以心築夢”暑期社會實踐團赴大連市普蘭店農業生產基地調研,重點詢問了農作物(火龍果)種植、基地生產模式、植物最佳生長條件等相關事宜。

在此次調研中,該生產基地內主要負責人向實踐團成員詳細講述了火龍果種植所需的作業條件。據悉,該生產基地主要採取大棚作業,在北方溫度較低的環境下可以利用大棚保證熱帶水果生長所需溫度和濕度,同時棚內也可以為火龍果生長提供相對獨立的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此外,該生產基地每個塑料大棚都配備兩名作業人員,負責觀察火龍果的生長狀態並進行施肥、灌溉等工作。該農業生產基地所使用的肥料為火龍果花發酵而成的酵素,並且在大棚中也會放養一些公雞防止火龍果蟲害,整個生長過程天然無公害。

在與生產基地工作人員的交流過程中,團隊成員獲益匪淺,掌握了許多關於火龍果生長種植的知識。並且在工作人員的盛情邀請之下,實踐隊員們共同品嚐了該生產基地種植的火龍果,其顏色、味道、口感獲得了團隊成員的一致好評。

圖為生產基地大棚內火龍果生長情況。

實踐進行時精準問題

通過對普蘭店農業生產基地的調研,實踐團成員掌握了火龍果生長和種植的相關知識,同時也挖掘出人工種植火龍果所面臨的一些困境:溫度掌握不精準,人力耗費以及受天氣影響,大棚可能會遭受損毀等問題。於是團隊據此提出應用數位化手段助農、利農的想法,向基地工作人員介紹了蔬菜的水培技術的具體原理、特有優勢,同時也介紹了團隊研發的vegesense智慧型農業櫃的優勢 :演算法精準控溫,人力耗費小;室內生長,受環境影響較小;綠色環保汙染小,環境友好。生產基地工作人員對此很感興趣,並與團隊成員針對智慧型農業櫃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圖為團隊老師與基地工作人員交流。

實踐進基層——智慧型助農

為響應國家科技興農號召,推廣立體種植,節約土地資源,利用先進農業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打破農業生產的時空壁壘,實踐團隊應用數位化手段助農、利農,研發智慧型自動化種植技術,推出智慧型農業種植櫃。

種植櫃有著完善的智慧型生態種植系統,它通過智慧型化的植物生長監測系統、精準的調控技術以及靈活的種植結構,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和資源利用的最優化。此外,種植櫃能進行生產環境的全方位監控,即採集12種環境指標資料全方位、多角度、大量程、高精度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狀況,並利用植物生長週期自動調節微生態環境,力求打造適宜的生長環境,與此同時,以獨家秘製的植物營養液作為輔助,保障作物純天然無公害。

圖為種植櫃內植物生長情況。

快來看我們新架設的智慧型種植櫃!”遼寧省大連市普蘭店區大劉家街道窪子店村,在大連理工大學“智慧型助農,以心築夢”實踐團的支援下,農戶李大爺家中新架設了團隊自主研發的垂直農業種植櫃,有效解決人工種植環境溫度控制不精準的問題,李大爺正翹首以盼,通過智慧型化技術提高作物產量。

團隊將針對目前農業生產困境進一步優化智慧型種植系統,將智慧型助農落到實處,向農村地區推廣先進水培技術,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推廣種植櫃,助力東北地區菜蔬、水果**,為農業生產提供新方向。

以學鑄魂,弘揚實踐精神;以行促幹,錘煉實幹品格;以講增智,凝聚創新合力;以智惠農,助推鄉村振興。智慧型助農,以心築夢,大連理工大學暑期實踐團隊用實際行動助力農業生產,用創新技術促進農業進步,為新時代農業發展貢獻智慧型!

人科學子三下鄉 圍坐暢談,助力鄉村發展

旅遊景區作為旅遊業的核心,對於某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於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新的景點和旅遊資源層出不窮,如何更好地研究旅遊景區,開發和管理旅遊資源,已成為乙個值得深入 的話題。為深入了解苗族特色旅遊業的發展,更加促進各民族的相依相融,2023年7月7日,勇擔青春新使命,民族團結...

人科學子三下鄉 走進花田鄉,感知鄉村發展

2023年7月7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的 勇擔青春新使命,民族團結我踐行 三下鄉實踐團將徒步前往重慶市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巖參觀村史館。這次實踐活動旨在加深團隊成員對當地歷史文化的了解,並促進民族團結。重慶市酉陽縣花田鄉何家岩村史館,記錄了該地區的歷史和文化。此次參觀村史館,可以讓實踐團成員更加深入地了解...

暑假“三下鄉” 回望艱苦歷程,促進鄉村振興(十三)

少有擔當多壯志,青春聚力正當時。為提高當代青年服務群眾的能力,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 大思政課 中 受教育 長才幹 作貢獻 2023年8月2日至5日,濰坊學院建築工程學院2021級土木工程2班一組開展以 回望艱苦歷程,促進鄉村振興 為主題的暑假三下鄉活動。學生通過到當地鄉村參觀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