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大學子三下鄉 科技賦能農業 保障糧食安全

2023-08-09 19:22:57 字數 1689 閱讀 7440

“每天看看這一大片稻田,還蠻有成就感的,希望今年又是乙個豐收年。”福建山農公尺業***董事長陳兆武先生說。作為種糧大戶,2023年他懷揣著夢想來到石陂鎮辦起了山農公尺廠,在他的示範帶動下,石陂鎮大力推廣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近年來帶動了浦城縣1500多農戶種植。在再生稻的研究下,稻公尺的抗病率、抗倒伏率提高,存活率提高,單季稻產量預計將達到1.3-1.5噸/畝,在2023年總產量每畝平均增產30%-40%,總體經濟效益價值提公升10%,實現了產量、效益雙豐收。

7月8日,為探尋石陂鎮再生稻生產與銷售情況,調研當地對於“數字藏品賦能農業”的接受度,集美大學“學社智勤 元禾惠民”社會實踐隊來到石陂鎮申明村再生稻科技小院展開相關情況的調研。再生稻在浦城的種植歷史悠久,但其產量和品質在初期並不好。在與小院入駐碩士姚飛飛同學與董事長陳兆武先生交流後,實踐隊了解到,經過2023年的種子篩選後,除了產量及收成上的變化,還有其他相關變化發生。從政策上看,鎮**對再生稻栽培實施大量優惠政策,如優先治理旱澇災害、為種植戶投保、農業設施用電有所優惠等,促進再生稻產業的發展;現小院主要培育了5個品種,主推甬優1540和1526。從口感、公尺質上看,再生稻公尺的硬度提公升,粘性降低,口感更好。同時,機械化生產也提高了再生稻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中的人工成本。

隨後,在大棚負責人王海斌先生與姚飛飛同學的帶領下,實踐隊來到了高標準智慧型化生態大棚,對水稻幼苗育秧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大棚優勢多樣,除了可自動化智慧型化施肥澆水,還可減少因農業受自然因素影響大而造成的農產品減產等損失,保證農產品的產量。

在再生稻生產模式逐漸完善的同時,要想進一步提高公尺廠的經濟效益,就需要依託新的銷售模式。提到銷售問題,陳兆武先生也有些為難地說:“我們目前生產是做的越來越好了,但銷售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目前農業的銷售模式大多還都停留在傳統形式中,再生稻產業想要脫穎而出,品質與生產固然重要,但新穎的銷售模式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以此為契機,實踐隊給陳兆武先生介紹了“數字藏品賦能再生稻產業”的新型模式,也就是為再生稻設計生動的數字動漫ip形象,依託聯盟鏈打造成數字藏品。在介紹過程中,實踐隊隊員還給陳兆武先生看了之前設計的數字藏品形象,講述了每個農產品數字藏品所蘊含的故事和內涵,希望通過銷售相關數字藏品間接帶動再生稻的銷售,拓寬再生稻產業銷售渠道並穩定銷售量,以此改變銷售方式落後、範圍窄的現狀,同時也能藉以打造申明村的文化特色,把當地的文化也做好。

只要是學生做我們都會支援。”陳兆武先生對這種新模式表示肯定,並對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表示讚賞,同時也表明了合作的意向。

種子是生命的開端,更是精神的延續 。“禾下乘涼夢”是袁隆平先生的願望。實現糧食安全就必須從生產與銷售兩手抓,做好品質,打響名聲。未來對再生稻的進一步研究及銷售水平的提高,將更好地守護糧食安全,進而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提高農民種糧效益產生重要影響。在小院和大棚一訪中,實踐隊認識到,不僅有資深的專家,更有眾多的學生和農民也正為國家的糧食安全而身體力行,同樣帶著草帽穿梭在炎熱的稻田和悶熱的大棚中,為祖國繁榮昌盛而奮鬥!

集美大學“學社智勤 元禾惠民”實踐隊/**

莊汝昕 肖樂陶 林若桐/文字。

肖樂陶 林堯輝/**

西農學子“三下鄉”,奔赴山水鎮巴,賦能鄉村產業

在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產業迅速發展而實體經濟面臨疫情的考驗,不斷轉型公升級,而在鄉村振興這一大背景下,鄉村產業究竟發展如何,目前的鄉村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究竟存在那些問題與挑戰,在鄉村振興中又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扮演著何種角色?伴隨著這些疑惑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赴鎮巴縣調研鄉村產業支農實踐團選取了 ...

集大學子三下鄉 “鄉”約浦城 探索實業振興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充分體現農村特點,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為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與鄉村產業的特色,充分了解各方對於數字藏品的接受度及其需求,近日,集美大學 學社智勤 元禾惠民 社會實踐隊前往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展開學習調研。在這四...

汽院學子三下鄉 熊門拳

汽院學子三下鄉 熊門拳。中國青年網荊門7月24日電 通訊員 關金康 科技學院追光築夢暑期社會實踐隊 文化傳承,民族榮耀 暑期三下鄉非遺實踐活動於7月23日在京山市綠林鎮正式拉開帷幕。清朝嘉慶年間綠林起義,高手散落民間,剛開始時為綠林拳,後來熊開元結合各種武術 眾家之長形成熊門拳。綠林鎮的綠林武術與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