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 山雨欲來

2023-08-09 13:32:44 字數 1639 閱讀 6489

今天,地產市場上的一則重磅新聞,無疑引起了圈內外人士的關注:

碧桂園回應了兩筆美元債利息未付的訊息,“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疊加各類資金監管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流動壓力”。這算是正式承認了目前公司已經產生了流動性危機。

曾經民營地產行業中的“巨無霸”——宇宙第一房企”,以委婉的方式,向世人說明了當下地產開發商的困境:缺錢。

眾所周知,自“三道紅線”以來,疊加之後口罩因素的影響,地產行業迅速下墜,從烈烈火烹油變成了悽悽慘慘戚戚。

各大開發商雷聲不斷,前不久恆大更是以2.4萬億債務,2年內8000億的虧損震驚世人:作為國內經濟最發達省份之一的廣東省,一年的gdp也不過2萬億左右。

眾所周知,在前些年地產的“大躍進”過程中,恆大、碧桂園採取的是相同的戰略:重倉三四線城市、縣城,通過拿到便宜的土地,以品牌溢價抬高房價,賺取利潤。

很多縣城的房價出現翻倍的上公升,而房價的迅猛**,與當地經濟發展並不匹配。很多人口淨流出縣城、人均收入常年沒有提公升的縣城,房價卻在幾年內翻番。

為了擴大規模,“高周轉”成了各大開發商競相使用的“法寶”。所謂“高周轉”即通過少量資金,或者借貸來的資金,拿地之後迅速開發,迅速進入市場**,回籠資金,然後用這一筆錢再拿地、開發、銷售。通俗的講就是10個大鍋兩個蓋子。

碧桂園在業內以“高周轉”聞名,曾經傳出過拿地當晚出圖紙,4個月開盤,5個月資金回籠,6個月資金再利用的“456模式”。這無疑導致企業的整個現金流非常緊張,到處都是嗷嗷待哺的專案,到處都需要現金的“牛奶”。

在地產繁榮的時候,高周轉無疑是企業擴大規模、賺取利潤的利器,然而在行業蕭條的時候,高周轉也成為套在開發商脖子上越來越緊的繩索。一味地追求規模,在最初的時候,就給今天的結局埋下的大雷。

在國內融資政策收緊,融資渠道不暢的情況下,諸多民營開發商紛紛借美元債。然而從2023年開始,民營開發商在資本市場紛紛成為圍獵的物件,通過下調評級、股債雙殺等一系列手段,諸多開發商紛紛違約暴雷,一地雞毛。

諸多以高周轉模式邁入“千億俱樂部”的民營開發商,已經紛紛倒下。而發明“高周轉”這一模式的碧桂園,如今也陷入泥潭。山雨欲來,碧桂園將會如何,我們只有一起等待了。

碧桂園挺住啊

最近網上開始瘋傳碧桂園要暴雷的訊息,而且有模有樣。不知道是真是假,也可能是真的,因為恆大在暴雷前網上也是傳得沸沸揚揚,結果恆大就真的暴雷了,但我希望是假的。都知道近年市場經濟低迷,每天都有公司破產,但是也會有新的公司成立,新舊交替本是自然現象,但為啥這次碧桂園只是兩筆美元債票息未付就會鬧出這麼大的動...

碧桂園危機 惠譽下調其子公司碧桂園服務評級為BB

信用評級機構惠譽 fitch 週三 8月23號 下調了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子公司 碧桂園服務 信用評級,理由是其 流動性壓力增大 其財務健康狀況正引起市場擔憂。碧桂園集團一直被認為財務穩健,但在本月初令人驚訝地爆出無法償還兩筆貸款利息。在 9 月初到期的 30 天寬限期後,如果再不還款,該集團將正...

碧桂園,真的不能倒下

碧桂園對小城市的居民居住環境提公升有重大作用,對城建面貌有重大貢獻,對財稅有巨大貢獻,房地產出現整體性問題主要是拿地成本 融資成本 需求端下降期的建設週期 銷售週期延長導致周轉變慢 配套收費高 各種各樣的稅費高,受益拿大頭,企業只要幾個樓盤開發失誤就會陷入困境,致使地產商不得不繼續擴大規模應對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