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鏡頭 河西走廊行思錄

2023-09-15 08:44:15 字數 5241 閱讀 8356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實踐,將千年古絲路推向新的歷史機遇,煥發出全新光彩與魅力。古絲路重要組成部分——河西走廊,更是頻頻「出圈」,成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旅遊目的地和文博深度遊愛好者心中不能遺漏的打卡勝地。

城市,因文化而動人;文化,在發展中傳承。文旅融合發展進入「大ip時代」,地處西北,因遙遠遼闊而讓人誤以為缺少了一抹溫柔情致的河西走廊,是如何充分發揮歷史人文優勢,在競爭中佔據獨特位置甚至領先一步?又是如何點線結合,面向遊客群體,增強吸引力的?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一帶一路」上的河西走廊,追尋千年絲路古風新韻,開啟一趟文化擷英之旅。

漠風中的敦煌古樂,依然雄渾有力;雄關上的家國情思,依然壯懷激烈。還有那一連串魅力古城,在新時代放射出璀璨光芒,讓人忍不住久久凝望,無盡遐想……

9月13日,觀眾在甘肅省博物館聽講解員介紹文物銅車馬陣。河北**客戶端記者劉采萍攝。

敦煌新卷。千年敦煌,因文化守護,成為中華文化傳承篇章中的傳奇。

9月7日,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甘肅省敦煌市舉行,作為博覽會論壇活動之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可持續發展論壇上,著名敦煌學者常書鴻(由其外孫崔冬暉代領)、段文傑(由其子段兼善代領)和樊錦詩,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表彰。

三塊「傑出貢獻獎」的獎牌上,銘記的是幾代敦煌守護者為保護人類文明、重現文化勝景而付出的犧牲與努力。樊錦詩說:「我們要努力把莫高窟保護好,把莫高窟保護、研究和弘揚的關係處理好。」年事已高且十分瘦弱的她,面對台下充滿敬意的目光,囑託的話語中熱忱不減。

敦煌今日的光彩重現,固然令這些前輩學者欣喜、安慰,但敦煌文化未來傳承弘揚之路,才是他們心中最大的期待。

2023年1月,河北博物院的觀眾曾經迎來乙個令人驚喜的新春特展:敦煌研究院送展進冀,通過科技與藝術深入融合的手段,以動靜結合、虛實相宜的全新「博物館數位化」展陳方式,將莫高窟、榆林窟最具代表性的佛窟藝術,呈現在距離敦煌2000多公里的河北博物院展廳內。此次展覽社會效果良好,讓眾多河北的文博愛好者和旅遊愛好者燃起了對莫高窟、對敦煌的濃厚興趣。

而一旦走進真正的敦煌,我們會發現,原來這樣的敦煌藝術「異地重現」,只是敦煌研究院等機構多年探索敦煌文化藝術傳播路徑和方法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還有更多智慧型影像、數位技術等,被運用到與敦煌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播有關的領域。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中國敦煌」這顆絲路明珠,光芒長盛不衰,歷史永不湮滅。

9月7日下午,乾旱少雨的敦煌,出人意料地下了一場小雨。但這並不能阻擋中外遊客對莫高窟的嚮往,他們滿懷敬意奔向這座人類文明的寶庫。

曾曉煜是一位來自四川的95後遊客。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第一次在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球幕電影《夢幻佛宮》時的震撼感受:「太酷啦!洞窟裡的壁畫和彩塑,纖毫畢現、栩栩如生。我明明坐在座位上,卻感覺自己可以『飛』到各個有藝術特色的壁畫位置旁邊仔細欣賞。無論是位於窟頂的藻井、飛天,還是高大的佛像頭頂,全都一覽無遺。」她驚喜地表示,來敦煌之前,自己還曾擔心石窟內光線太暗,為保護文物又不允許隨意打燈,會看不清楚;或者遊客擁擠,不能仔細參觀。現在,這一切擔心都消失了。

夢幻佛宮》是「數字敦煌」的重要內容。它是全球首部以石窟藝術為題材的超高清8k數字球幕電影,由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拍攝製作。電影在20分鐘內,對莫高窟7大經典洞窟進行全方位展示,可謂莫高窟藝術濃縮而精微的呈現。

講好「敦煌故事」,不僅需要文物、文化學者攜手科技團隊,讓珍貴的歷史遺存得到逼真完整的呈現,同時也需要文藝創作者從歷史和傳統中汲取營養,創造出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優秀藝術作品和文化產品。點燃敦煌夜色、正在形成新的文化大ip的《樂動敦煌》等創新演出,正是當代敦煌文化傳承者們新的嘗試。

樂動敦煌》又被稱作「敦煌第736窟」或者「活的敦煌」。莫高窟目前有明確標號的洞窟共735窟,「第736窟」,實際上是人們對這部沉浸體驗劇形象的概括。

這部劇借助了中外學者對莫高窟壁畫和古籍的深度解讀,活化運用了敦煌古樂器、古樂譜的諸多研究成果,結合全息投影、3d威亞等技術手段,在如夢如幻的場景中,演繹了乙個「西域少年追夢藝術」的感人故事。觀眾置身逼真的「洞窟空間」和「敦煌舞美」設計之中,沉浸於敦煌古樂、古舞和古代生活場景,或行或站、眼觀耳聞,與演員和場景頻繁互動。在美妙的感官體驗之中,對敦煌歷史文化產生憧憬與喜愛之情,並自然而然地尋根溯源,對祖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產生高度認同和強大自信——這正是把像敦煌這樣珍貴的歷史遺跡和文物,保護好、利用好的實際行動。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敦煌。走進敦煌是知識之旅,也是心靈之旅。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的故事讓我們思考:究竟該如何將從敦煌接收到的精神力量,融入自我發展的實踐之中?

嘉峪關。河北**客戶端記者劉采萍攝。

雄關情思。9月9日,嘉峪關關城西門外,一對身穿大紅色中式結婚禮服的年輕人,正在拍攝結婚照。

曾經被晚清名臣林則徐形容為「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的天下雄關,如今早已成為遊客流連忘返的旅遊打卡勝地,不復舊時的肅穆之氣。

嘉峪關下,嘉峪關市文旅局副局長李進賢,與記者聊起了另一座享譽世界的長城關隘——山海關。雖然兩座名關相距超過2000公里,但李進賢說,嘉峪關市和秦皇島市「是被長城拴在一起的兩座城市,永遠也斷不開緊密的聯絡。」迄今為止,他去過山海關五次,「非常關注山海關保護修繕的做法」。

李進賢說:「山海關從保護的角度看,把控得非常好。你看,山海關多少年也沒啥變化,因為他們把保護區做得非常好。」另外,他認為,山海關在古關城利用方面做得比較好,文旅業態也比嘉峪關關城景區更豐富一些。

兩座長城上的雄關,自古雄霸一方。當長城的作用隨時代發生了改變,兩地、兩城、兩關,對長城文化的保護、挖掘與利用,都在逐步走向深入。

長城,凝聚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思想、情感、道德和文化精髓。河西走廊上的人民,對於長城的感情也極為特殊。

9月12日,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八步沙林場。驕陽下,一棵白榆樹綠意盎然,枝葉稠密而舒展。在這片令人生畏的戈壁上,它彷彿在用自己強悍的生命力,鼓舞身邊那些低矮的檸條等灌木,以及匍匐在地的沙漠草本植物。

八步沙林場位於騰格里沙漠南緣的甘肅省古浪縣土門鎮。昔日這裡風沙肆虐,群眾基本生產和生活都受到風沙威脅。2023年春天,當地六位老漢自發組織起來,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投身沙害治理。經過三代人長達四十多年的共同努力,終於讓八步沙的一片沙海,披上了綠衣。

這棵白榆樹,就是六位老漢最初植下第一批樹中長得最好的一棵。

你別看這樹的高度沒法跟大平原上的樹相比,但有了這10來公尺的樹,再配合兩三公尺高的灌木和沙地上的草,就構成了喬、灌、草防沙體系,擋得住騰格里沙漠吹來的漫天狂沙。」說這話的人叫郭萬剛,他是六位老漢之一郭朝明的兒子,也是八步沙林場現任場長。

郭萬剛讓記者向南遠望。蔚藍色天空下,巍巍祁連山像一道牆,聳立在天邊。祁連山前,隱約看得見一段建築物,「那裡是明長城遺址」,郭萬剛證實了記者的猜測。

如果沒有八步沙林場目前的7萬多畝綠盾奮力阻擋,隨著黃沙推進,那段民族歷史的重要見證——長城,也許早就湮滅無跡了。

一年的沙堆起來有二三十公尺,叫做沙牆。」郭萬剛回憶,八步沙過去沙害的嚴重程度,到了一場沙塵暴就能封門掩屋——如此沙害如果放任不管,「埋掉長城」是遲早的事。

現在,長城依然在我們眼前。曾經風沙肆虐、寸草難生的戈壁沙漠,卻變得滿目綠色、風沙不起,似乎祁連山都因這綠色的襯托,而多了幾分溫柔氣息。

從嘉峪關高高的城樓上,看不見八步沙林場的白榆樹,看不見白榆樹身邊的沙棘、紅柳和花棒……然而,正是這些倔強的守護,讓雄關屹立不毀,終於等到被世人重新認識和走向世界的時代。這,也是河西走廊上的人們,對萬里長城乙份特殊的浪漫與情意吧。

9月7日,下雨沒有阻擋住中外遊客對莫高窟的嚮往。河北**客戶端記者劉采萍攝。

絲路明珠。9月13日下午,甘肅省博物館社會教育部講解員金傑玉,陪同一位特殊的遊客,「參觀」了位於甘肅省博物館二樓的一組天梯山石窟彩塑菩薩像。

她們觀展的方式很奇怪:女遊客幾乎不停地向金傑玉講解著幾尊菩薩像的歷史,包括塑造時代、藝術特徵甚至衣飾區別,等等。金傑玉則聽得認真,不時拋出冷門的問題,還會一針見血地指出對方所說內容的錯誤或含糊之處。其實,這位「遊客」是一名導遊。

甘肅省博物館從今年8月開始,接受社會導遊的報名並對其進行考核,通過者可以在博物館內為遊客講解。鑑於今年的甘肅旅遊熱及甘肅省博物館在全國省級博物館中的火爆程度,這項考核對許多導遊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到目前為止,一共有25名導遊通過了甘肅省博物館的考核。

金傑玉最終向那位女導遊提出了中肯的指導意見,並建議她預約下週的正式考核。

隨著國內文博深度遊的公升溫和遊客群體的豐富化,許多博物館的管理者意識到,他們的職責不僅僅是把文物擺出來,還必須注重知識傳播、文化傳承的效率與質量,注重觀展者體驗,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精神需求。

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班睿,以該館去年一炮而紅的文創產品「小綠馬」為例,介紹了甘博的探索。甘肅省博物館經過調查統計發現:25歲至35歲的年輕人,是當前博物館文創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開發必須圍繞他們的喜好和要求。因此,甘肅省博物館在推出文創產品時,主打乙個「萌」字,拉近了與年輕觀眾的距離。

甘肅省博物館文創開發已經探索了大約20年。我們的初衷就是想滿足『觀眾把博物館文物帶回家』的需求。」班睿說,目前甘肅省博物館開發的文創產品已有千餘種,爆款走紅,實乃厚積薄發。

同為歷史文化積澱深厚的河西走廊名城,武威、張掖等城市,在文旅資源挖掘與融合方面,則有別於蘭州這樣的中心城市。

以武威為例。武威古稱涼州、雍州等,自古就是連線西域、連線歐亞的交通要衝。多個王朝曾在武威設郡置府,加之絲綢之路橫貫武威,使其既為軍事要地,又是商埠重鎮。

但是,武威也有與國內一些歷史悠久的非一二線城市同樣的尷尬。那就是,重點文物往往被調撥省級博物館,導致本地文物資源吸引力不足,無法滿足深度遊遊客的胃口。

武威的探索可謂另闢蹊徑。

許多遊客或許並不太了解,我們熟悉的「馬踏飛燕」(又稱銅奔馬),是甘肅省的歷史文化符號,它正是從武威市的雷颱漢墓出土的。後與銅車馬等其他許多武威的文物,一同入藏甘肅省博物館。

如何在本地講好這些文物的故事,讓歷史在生活中,看得見、摸得著、能品味?

武威正在探索一條「歷史+創新」之路:在其新城區東北部,離著名的雷颱漢墓遺址不遠,建設了三大主題展覽館——大漢賦、天馬歌、涼州詞。這組展館是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新型文化旅遊綜合體,重互動性、創意性和沉浸體驗,設定了多種多樣可賞可玩的參與性活動,對年輕觀眾非常有吸引力,目前已經成為武威歷史文化推廣以及河西走廊旅遊的一張新名片。

漫漫河西走廊,像是一本讀不完的書。開啟她,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撲面而來。但是,今日這片廣漠大地上,人文風土的美與暖,已不僅僅來自她的歷史敘事。河西走廊,等著我們用嶄新的眼光,去認識她、思考她、學習她。那樣的話,或許她會在下乙個篇章,帶給我們更多面向歷史也面向未來的思考。

河北**、河北**客戶端記者 劉采萍。

關注河北**,了解更多權威資訊。

《河西走廊》 我們的路,還需慢慢走

一部八年前的紀錄片,再看的時候,我仍然覺得有初見時的感動。河西走廊,並不陌生的名字,我離它一千多公里,卻好像從未仔細感受過它的魅力。它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有一條長約900公里的狹長平地,其形如走廊一般。這條 走廊 南北介於祁連山 合黎山之間,寬不過數十公里,最窄處僅有幾公里。因位於黃河以西,故...

河西走廊,穿越歷史與自然的交匯之地,領略大自然的壯美

涵蓋千年歷史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這條連線東西方的古絲綢之路樞紐,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作為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河西走廊承載了中國同西方世界 往來和文化交流的重任。漫步河西走廊,我們可以一睹這條路上的無數瑰寶,這些瑰寶見證了中國不同時期盛世的輝煌。若說河西走廊最著名的景點,一定是舉世聞名的...

關於清代,康雍乾時期河西走廊屯田研究,以及分析

屯田,是以國家強制手段進行或以國家信譽為擔保,將勞動力和土地等生 產資料結合在一起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自西漢起,河西走廊便因其重要的軍 事地位成為屯田的重點地區,到了清代,跨越康 雍 乾三朝的平準戰爭,使 得河西走廊在延續歷代屯田傳統的同時,也呈現出許多新的時代特徵。戰爭結 束以後,河西走廊改變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