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抽象能力?

2023-09-04 16:37:44 字數 4441 閱讀 1840

前言。

數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科,它要求學生能夠從具體的事物中提取出一般的規律,從而形成數學概念、定理和方法。數學抽象能力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能夠運用抽象思維,對數學物件進行概括、歸納、推理和創造的能力。數學抽象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未來參與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的必備技能。

初中階段是學生數學抽象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數學教育改革的重點領域。如何有效地評價和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是當前數學教育研究和實踐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旨在**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的構建方法,以期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乙個科學、合理、有效的評價工具,從而促進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提公升。

數學抽象能力的內涵和層次。

數學抽象能力是乙個多維的復合概念,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數學物件抽象:指從具體的事物或現象中提取出共同的特徵或規律,形成數學物件(如數字、圖形、函式等)的過程。

數學語言抽象:指用符號、文字、影象等形式來表示和表達數學物件及其關係的過程。

數學思維抽象:指運用邏輯推理、證明、演繹等方法來**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

數學創新抽象:指在已有的數學知識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新的問題、新的方法或新的結論的過程。

根據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本文將其劃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初級層次:指初中生能夠識別和理解基本的數學物件,能夠使用簡單的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和表達,能夠運用直觀或具體化的思維方式進行簡單的推理或解決問題,能夠在教師或同伴的引導下進行一定程度的創新活動。

中級層次:指初中生能夠掌握和運用多種型別和形式的數學物件,能夠靈活地轉換和運用不同的數學語言進行交流和表達,能夠運用一般化或形式化的思維方式進行較複雜的推理或解決問題,能夠自主地進行一些創新活動。

高階層次:指初中生能夠發現和構建新的數學物件,能夠創造性地使用和發展新的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溝通,能夠運用深化或擴充套件化的思維方式進行高層次的推理或解決問題,能夠主動地進行多樣化和開放性的創新活動。

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的構建原則。

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是指用來評價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標準、方法和工具的綜合體系。構建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應遵循以下原則:

科學性原則:評價模型應基於數學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理論,反映數學抽象能力的本質和特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驗性。

發展性原則:評價模型應關注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發展過程和規律,促進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提公升和完善。

多樣性原則:評價模型應包含多種評價方式和手段,適應不同的評價目的和物件,體現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多維性和複雜性。

互動性原則:評價模型應強調教師、學生、家長等各方的參與和合作,建立有效的評價反饋機制,實現評價的互動和共享。

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的構建步驟。

根據上述原則,本文提出了以下四個步驟來構建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

第一步:確定評價目標。根據數學抽象能力的內涵和層次,制定具體、明確、可操作的評價目標,即要評價初中生在數學物件抽象、數學語言抽象、數學思維抽象和數學創新抽象四個方面的表現,以及在初級層次、中級層次和高階層次三個層次上的水平。

第二步:設計評價內容。根據評價目標,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評價內容,即要選擇能夠體現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具體任務或問題,如數學概念或定理的歸納或發現、數學語言的轉換或創造、數學推理或證明、數學創新或**等。

第三步:選擇評價方法。根據評價內容,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如筆試、口試、觀察、訪談、問卷、作品等,以獲取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多方面和全面的資訊。

第四步:制定評價標準。根據評價方法,制定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評價標準,如設定不同層次上的分值區間或等級劃分,以及對應的描述性語言或示例,以便對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進行客觀和有效的判定。

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的應用和效果。

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不僅是乙個理論性的構想,而且是乙個實踐性的工具。它可以幫助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評價和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具體來說,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可以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診斷性評價:指在教學前或教學過程中,利用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對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進行測試和分析,以了解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的現狀、優勢和不足,從而為教學設計提供依據和指導。

過程性評價:指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對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進行持續和動態的觀察和記錄,以反映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的發展和變化,從而為教學調整提供依據和反饋。

終結性評價:指在教學結束後,利用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對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進行總結和評估,以檢驗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的達成和提公升,從而為教學效果提供依據和評價。

根據一些實證研究 ,應用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可以取得以下一些效果:

提高初中生的數學興趣和自信:通過多樣化和互動化的評價方式,激發初中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初中生對自己數學抽象能力的認識和信心。

促進初中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通過發展性和開放性的評價內容,培養初中生運用抽象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激發初中生創造新的數學物件、語言、方法或結論的能力和慾望。

改善初中生的數學成績和素養:通過科學性和有效性的評價標準,提公升初中生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技能、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水平,提高初中生解決實際問題和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的存在問題和改進方向。

儘管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有著明顯的優勢和效果,但是它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例如:

評價目標不夠清晰和具體:有些評價目標過於巨集觀或籠統,沒有明確指出要評價哪些具體的數學物件、語言、思維或創新方面的內容,導致評價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評價內容不夠豐富和貼近:有些評價內容過於單一或刻板,沒有涵蓋多種型別或形式的數學物件、語言、思維或創新方面的內容,導致評價缺乏多樣性和實用性。

評價方法不夠靈活和有效:有些評價方法過於傳統或簡單,沒有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或多**手段,導致評價缺乏互動性和效率。

評價標準不夠科學和合理:有些評價標準過於主觀或模糊,沒有建立在數學教育理論或心理學理論的基礎上,導致評價缺乏客觀性和公正性。

針對這些問題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以下一些改進方向:

明確和細化評價目標:根據初中數學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結合初中生的數學抽象能力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制定具體、明確、可操作的評價目標,即要評價初中生在數學物件抽象、數學語言抽象、數學思維抽象和數學創新抽象四個方面的表現,以及在初級層次、中級層次和高階層次三個層次上的水平。

豐富和貼近評價內容:根據初中數學教材和教學實際,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評價內容,即要選擇能夠體現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具體任務或問題,如數學概念或定理的歸納或發現、數學語言的轉換或創造、數學推理或證明、數學創新或**等,並盡可能與初中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聯絡起來,增加評價的貼近性和吸引力。

靈活和有效評價方法:根據不同的評價目標和內容,採用多種評價方法,如筆試、口試、觀察、訪談、問卷、作品等,並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或多**手段,如計算機、網路、**等,增加評價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科學和合理評價標準:根據數學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理論,制定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的評價標準,如設定不同層次上的分值區間或等級劃分,以及對應的描述性語言或示例,並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和個體差異,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正,增加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結語。本文**了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評價模型的構建方法,提出了基於科學性、發展性、多樣性和互動性原則的四個步驟:確定評價目標、設計評價內容、選擇評價方法和制定評價標準。本文旨在為初中數學教師提供乙個參考性的評價工具,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促進初中生數學抽象能力的發展。當然,本文僅是乙個初步的嘗試,還有許多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希望本文能夠引起更多人對這一課題的關注和研究,為初中數學教育改革貢獻自己的乙份力量。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孩子數學思維差怎麼辦

很多家長提起來數學就頭疼,很簡單的問題講了很多遍就是聽不懂,考試總是不及格。這個時候家長不要著急,要及時調整孩子對於數學的認知和態度,慢慢的給孩子找規律。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呢?孩子數學思維差怎麼辦?1 激勵信心。讓基礎薄弱同學樹立學習信心,必須從知識輔導與心理啟迪雙管齊下。通過揭示數學問題...

團隊合作,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資訊時代,社交能力不僅僅侷限於面對面的交往,還包括 交流 團隊合作和跨文化溝通。對孩子來說,社交能力不只是為了與人相處,更是為了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與他人協作 解決問題。因此,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每一位父母和教育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下面是一些建議和方法,幫助孩子在不同的階段和場合下培育這一關鍵...

培養孩子的自我分辨能力

在當今資訊 的社會中,培養孩子的自我分辨能力變得尤為重要。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能夠獨立思考 辨別真假,並做出明智的決策。如何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自我分辨能力,引導他們成為獨立思考的個體。第一部分 培養批判性思維。1.提問和探索 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並引導他們主動尋找答案。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激發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