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水產養殖管理技術要點

2023-09-05 14:48:22 字數 1524 閱讀 7060

入秋後,氣溫、水溫逐漸回落,高溫天氣逐漸減少,淡水水生動物又迎來了乙個最適生長期。此階段晝夜溫差較大,魚類攝食量較大,生長最快,糞便排洩量也最多,加強生產管理極為重要。

提醒廣大水產養殖戶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飼料投喂。

入秋水溫逐漸下降後,魚蝦蟹等水生動物迎來了最適生長期,因此要抓緊時機,投喂適宜的飼料,促進快速育肥,以便及時達到上市規格。適時增加精飼料的投喂量滿足養殖物件的需求,不僅能增加產量,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水產品的出塘規格、質量和養殖效益。如河蟹目前就要增加動物性餌料投喂比例以增重其蟹黃蟹膏。

二、加強水質管理。

入秋後魚類攝食量大、排洩物同時增多,不少池塘水體呈富營養化,且進入冷暖空氣交替階段,早晚氣溫溫差會比較大、池塘上下水層易形成對流,如遇到悶熱、暴雨等不利天氣,極易發生水質惡化,引起養殖水產品缺氧浮頭甚至泛池等重大水產品養殖事故。所以,應加強水質管理,調控水質。

一是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消毒養殖水體;定期沖水換水,並用微生態製劑調節水質,使養殖水體始終保持“肥、活、嫩、爽”狀態。二是科學開啟增氧機,做到晴天中午開,陰天次日清晨開,陰雨連綿半夜開,溫差大時及時開,早上日出後不開,陰雨天白天不開,惡劣天氣提前開。

九月、十月份要加強巡塘,勤觀察養殖物件的攝食、活動及水質情況,對河蟹、小龍蝦、甲魚等易逃養殖品種注意檢視防逃設定和池埂有無漏洞;加強夜晚防逃、防盜巡塘。注意收聽、收看氣象資訊,做好惡劣天氣防範工作。

三、加強病害防治。

九月、十月氣候適宜,細菌、寄生蟲等大量滋生繁殖,易發生寄生蟲和細菌性病害。養殖戶應遵循“預防為主、科學診斷、對症下藥”的原則,加強水質調控,減少病害發生。同時結合內服抗病提高免疫力的藥物預防魚病。蟹、蝦養殖池塘要合理控制水草密度和分布,多餘和已死亡的水草及時撈出,減少水草的腐爛引發的病害及耗氧等。九月十月易發草魚出血病、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河蟹顫抖病、河蟹水鱉子病、列印病、細菌性敗血症、中華鰠、錨頭鰠、車輪蟲、魚鯴病等,及時採取綜合性**措施,防止病害蔓延產生損失。另外預防、**的水產藥物應選用無公害漁藥,並注意上市水產品的休藥期,嚴禁使用禁用藥物。

四、適時上市銷售。

九月份、十月份養殖的水產品達到上市規格就可以適時提前上市,及早做好銷售前的準備工作,充分利用中秋節、國慶節抓緊銷售大閘蟹、鱖魚等名優水產品,降低養殖風險,提高養殖效益。

國際水產前瞻 水產養殖 旅遊業,“希臘模式”何以實現雙贏?

01 水產養殖旅遊業 概念介紹 水產養殖和旅遊業看似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一些領域,這兩個行業可以找到共同點。在乙個以環境可持續性和體驗式旅行為趨勢的時代,希臘的水產養殖和旅遊業領域正在融合,以實現互惠互利。藍色經濟包括可持續利用海洋資源促進經濟增長 改善生活和就業情況,該專案正在推行中,其關鍵...

水產養殖乳酸菌正確使用方法

水產養殖乳酸菌正確使用方法。一 施用時間。乳酸菌不能在養殖水體中經常 大量使用,其最佳使用時間應該是養殖水體出現異常情況時,因為養殖水體常態時,它的氨氮 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都較低,乳酸菌分解作用很小,得不到充分發揮。二 與漁藥的使用規範。乳酸菌在使用時,應避免與氧化性消毒劑或抗生素等同時使用,...

你想做好水產養殖,要注意方法技術

羅非魚,這淡水之寶,擁有著生長迅速 適應力頑強 抗病力超群等諸多優點。它如一位游泳健將,在池塘 河流和湖泊中自由穿梭,給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收穫和歡樂。羅非魚的身軀強健,對水質要求不高,因此成為了許多地區的主要水產品之一。在適宜的環境下,羅非魚不僅能夠快速生長,而且肉質細嫩 鮮美可口,是一道上佳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