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文字意識該如何培養?

2023-09-21 19:33:20 字數 4417 閱讀 7243

「文體意識」指對語言的各個層面上能夠體現特定文體功能的文體標誌和文體特徵具有高度的辨別能力和敏感性,並以此為基礎合理進行文體分析的能力。

文體學理論和「文體意識」還是相對較為陌生的概念很少有學者進行文體和英語教學關係的相關研究。

在現實的教學中,中學英語教師較少運用文體學的理論知識,國內中學英語教學在完全達到。

課程標準的要求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本文試圖把文體學理論與高中英語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如何將文體學理論知識運用於高中英語教學,以期幫助教師拓展教學思路,培養學生文體意識,完善課堂教學效果。

高中學生在現實的人際交往和語言的實際運用中,往往感覺自身儲備的語言知識很難幫助他們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意願,經常出現語言表達不太恰 當或言不達意的現象。

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究其原因是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對語言的表達方法和效果的重視。

因此用文體學的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和學習語言,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同時培養中學生的文體意識也是可行的首先。文體學對於語言教學的作用得到國內外學者的認可。

其次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較為紮實的語言基本功,比如較好地掌握語言形式(即語音、基本詞彙和語法等),較為熟練地運用語言的基本技能(即聽、說、讀寫),完全可以接受文體學方面的知識。

文體分析是語言研究的重要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對各種文體在語言運用方面產生的表達效果和交際功能進行分析。

文體分析必須在「語音書寫詞彙,語法篇章結構等各個層面進行其重點是分析其具有文體意義(stylistic significance)和美學價值的那些語言特徵。

從那些被「前景化的語言特徵(foregrounded features)人手挖掘作者的語言意圖和語用效果,以便達到鑑賞的目的」。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stlistie awareness)文體洞察力(stylistie insight)和進行文體分析的能力(stylistie competence)」上,從而幫助學生了解和說明為什麼和怎麼樣才使文字獲得其特定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提高語言使用,交際和鑑賞能力,必須在文體分析的實踐過程中同時進行。

說明這一路徑 是提高學生文體分析能力語言運用和鑑賞能力的有效和必要方法。

同時在這一方法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文體意識:首先,幫助學生在語音、書寫、詞彙,語法篇章結構等各個層面進行語言描寫時,能快速辨認那些具有文體意義和美學價值的,前景化了的語言現象。

培養學生對違反語言常規的語言形式的敏感度。

其次引導學生在文體闡釋的過程中學會兩種對比分析一種是常規語言和非常規語言的對比。

一種是相同概念的不同表達方式之間的對比,從而提高學生對於不同表達形式的理解和認知。

最後通過對文字的描寫和闡釋,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社會文化特徵等因素啟發學生進一步**文字語言對於特定語境的適合性,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觀點、意圖和情感態度從而對語篇進行客觀全面的鑑賞和評判。

學生文體意識和文體分析能力的提高最終都要體現為以語言描寫和闡釋為基礎 的語言鑑 賞和評判的能力,這一點在前文所述課程標準的要求中也有充分體現。

綜合以上分析下文試從語言形式的各個層面(如語音語相、詞彙、句子和語篇)來探索在中。

例如某書本選修7第五課 trarelingabroad 課後閱讀有一篇文章是介紹秘魯國家總體概況的,其語言簡潔、句式簡單,有利於想去該國旅遊的讀者迅速捕捉到所需的相關資訊,提高閱讀效率。

口相較之下選修6第五單元 the powwerofnature 課文講述了一位火山學家親曆一次火山噴發並有幸觀察熔岩動態的故事,在行文上就大量使用了復合句,以突出作者工作的複雜性。

再比如必修5第四課 **the news 是對話體裁的文章,有很多簡單句、倒裝句、省略句,給人明快、流暢的閱讀感受,語體隨便,體現了現實生活中同事之間對話的典型語言風格。

與之迥異的是,第二單元 the united kingdom 作為講述英國歷史的說明文,在造詞造句上則更講究語體風格的正式性,在句式選擇上多以複雜句和復合句等長句為主,有利於向讀者傳遞複雜、豐富的資訊。

而選修6第四單元 global warming 是一篇科普文章。

文章大多數句子為較長的、資訊量豐富的右分支句式,句子完整,較少出現口語體中常見的省略句。

同時在時態使用上一般現在時貫穿始終,表達了全球變暖的現象已經是非常普遍而被人們廣泛認知的事實了,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

另外文中還多輔以**和資料來表達主題思想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其他體裁如公眾演講介於口語和書面語之間,句子稍長,規範完整,且多使用陳述句以增加莊重感,也會利用較多的祈使句來更好地激發聽眾的熱情。

詩歌中多出現重複句子以加強語氣和前後呼應,因此排比句被廣泛使用。

語篇是建立在句子之上的完整的語義單位,但不是句子的任意堆砌。

構成篇章的句子應該是意義相關的整體,這種相關性要通過銜接(cohe-sion)和連貫(coherence)兩種手段表現出來。

其中銜接手段包括照應關係、替代關係、省略關係,連線關係、詞彙照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關注如連線詞、代詞、關鍵詞的重複副詞、省略等話語標記,來幫助學生準確把握句子之間的語義關係,使他們更好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完整的思維脈絡。

以連線成分為例。連線成分表達的是語義上的關係,諸如遞進連線、轉折連線、因果連線和時間順序上的連線等。

一般來說,多表現口語體的是 so,but,and,yet,al-so ,in other words ,on the other hand, in addition 等這些小詞(minor terms)或由小片語成的短語,而以however,nevertheless,consequently, thereupon ,furthermore,under the circumstances 等大詞或由這些大片語成的短語多用於書面語或非常正式的文體中。

仍以***the news 一課為例,but 出現了5 次,so出現了3次,頻率是較高的,體現了日常對話的口語體風格。

與此對照,在科技體課文global warming 中,but 並未出現,取而代之的是however 的使用,so 也只用了兩次。

另外描寫和說明文中連線手段的使用率較低,而說理、論證的文章中因果連線和轉折連線使用較多。

比如必修5第五單元的first aid 是一篇說明如何對燙傷進行急救的文章,該文中乙個連線詞語也沒有出現,行文緊湊,表明情勢緊急,行動高效。

一般來說不論哪種型別的語篇,都在長期的使用中形成一種較為固定的模式,具有區別於其他語篇的組織結構。

比如一則新聞可能並不按時間排列,而是按新聞性的大小來排列。

說明文的語篇模式比較固定和整齊,一般是先提出一種論斷,然後分別從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議**以提出問題一反駁與論證一結論的模式構建,**因其結構千變萬化而很難概括其具體的語篇模式,但是其基本成分為背景(setting)、人物(partici-pants)、事件(events)、結局(conclusion)、評論(evaluation),並且最常見最普通的排列順序也是如此。

文體學本質上是一種分析方法,其最終目的(就中國的外語教學而言)應該是在廣大英語教師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運用這種分析方法,以便進行有效的、得體的交際」。

誠如王佐良、丁往道所言,英語文體學能幫助中國學生加深對各體英語的表達方式的認識,同時又提高他在不同社會環境中運用得體的英語的能力」。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在學習諸如**、詩歌、戲劇、新聞、邀請信、求職信、演講稿等各種文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去發現和分析在語言的各個層次上的文體特徵,培養文體意識,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語言之美司時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哪些好方法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在當今社會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學習英語不僅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可以提高綜合素質,增強競爭力。因此,培養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是英語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然而,由於各種原因,許多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甚至產生厭惡和牴觸情緒。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英語成績...

中學生物教學期刊發表

中學生物教學期刊發表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究竟 中學生物教學 雜誌是一本正規的期刊嗎?這個問題並非無解,事實上,中學生物教學 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 陝西師範大學主辦的乙份中等教育類教學期刊。這個由國家教育部主管 陝西師範大學主辦的雜誌,在教育界非常有影響力,被許多教育工作者廣泛接受。期刊投稿發...

談色彩教學對中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公升和好處

色彩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無處不在的一種現象,它不僅能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還能影響人的情緒 思維和行為。色彩教學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旨在培養學生對色彩的認識 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的色彩感受力 色彩表現力和色彩創造力。色彩教學對中學生審美素養的提公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審美素養是人的一種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