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业对外开放之际,对商业银行如何承担风险呢?

2023-10-28 02:40:32 字數 4048 閱讀 7006

近些年金融业对外开放也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表现为外资金融机构进入规模迅速增长,进入的层次更深、范围更广、速度不断加快。

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在享受外资给其经济金融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使本国金融体系风险不断积聚,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社会融资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势必会受到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影响。

金融业对外开放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相伴而行,金融业对外开放本身是一个过程,中国也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开放策略。

不同时期的学者根据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特征事实对金融业对外开放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目前大多数文献在研究金融开放时从微观角度界定了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内涵。

金融业对外开放度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业开放的程度。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商业银行本质上是经营风险、通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工风险的机器;经营的风险是银行盈利的手段,但如果管理不当,就会使银行面临破产的风险,因此对风险承担的度量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三大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还面临着诸如信用风险、汇率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等风险,风险代表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银行风险承担就是银行在面临这些风险时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国内外学者衡量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指标主要有四种,分别为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z值和资产负债率。

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的背景下,金融业对外开放在给我国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时,也可能会增加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许多学者认为金融业对外开放对商业银行风险有正、负两方面影响,正面影响包括鲶鱼效应、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市场化改革效应,负面影响包括短期成本上升、挤出效应。

*开放和金融业开放是一国金融发展的两个必要条件,在信息披露、合同执行较差等金融发展较落后的情况下。

由于金融发展会提高国内产业和金融业的竞争,并打破垄断,凭借市场势力获得高额垄断租金的现有产业和金融业利益集团会阻碍金融业发展。

在一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扩大加剧了本国银行业的竞争和促进了本国金融发展和产业竞争,使得现有产业和金融业利益集团失去垄断租金。

这恰恰是这两个利益集团所不愿发生的,于是有动机阻碍金融业发展。但**开放加剧了国内企业的产品竞争,国内金融业发展落后使得企业难以以合理的成本融到资,迫使企业不得不进行外部融资。

而金融业对外开放能够让优质企业可以获得外资金融机构支持,而非优质企业则很难获得融资,因此会转向支持金融发展。

现有金融机构面对客户的流失,为了保持住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即银行利差缩窄,或者寻找年轻的新公司,将其作为未来潜金融发展的利益集团理论在客户。

由于这些新企业信贷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只能被迫进行加强信息披露、合同执行等制度改革,以进一步促进银行业竞争,降低银行的垄断租金和净利差,促进金融发展。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经济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序幕。

进入90年代,随着上海浦东开发建设、2023年***同志南巡讲话和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金融业开放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

2023年我国加入wto,承诺在过渡期内(5年)逐步放宽银行、保险和**行业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并在2023年基本实现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表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篇章,金融业开放的范围更大、程度更深。

2023年以来,金融服务业迎来新一轮深化开放措施。主要涉及进一步放宽外资对银行、**保险和**等业务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和增加外资对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

至今,银保监会共批准新设外资法人银行2家、外资分行30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增加了10家,外资保险省级分公司增加了74家。

金融业对外开放起步阶段,我国金融机构竞争力和金融监管能力不强,为了抑制金融业对外开放导致我国金融体系风险不断积累,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特点相适应。

这一阶段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也循序渐进的展开。

从试点到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从允许外资设立代表机构到营业机构;从允许经济特区开放扩展到沿海城市,又进一步扩展至内地城市;从允许外资经营外汇业务扩展至人民币业务;客户从外商投资企业扩展到国内客户和企业。

这种渐进式对外开放策略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对外发展,还带动了我国体制变革,抑制了开放过程中的风险累积,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稳健和高效运行。

过渡阶段,金融业对外开放相比于起步阶段范围更大、程度更深。

5年“过渡期”内逐步取消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2023年我国实现金融业全面开放;过渡期内,允许外资银行和外资**以入股参股形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同时“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并举;

通过在银行、**保险和**等金融行业推出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措施,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不断上升,地域覆盖逐渐拓宽,业务发展迅速,我国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确保过渡期内金融机构的安全,我国延续了渐进式的开放策略。

过渡期内我国金融业的开放,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和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还促进了国内整个金融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变革;中国金融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023年以来,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融业开放是大势所趋,不会停滞不前,更不会倒退,未来对外开放的空间依然非常大。

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社会融资规模大部分由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开放程度和广度无疑更深,势必会使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受到外资金融机构挤压,尤其是存贷款业务,使利息收入作为主要收入**的商业银行整体的利润效率受到冲击,风险水平上升。

我国各类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同,非国有和非上市的小银行受到的利润负面影响会更大,更容易受金融行业开放的冲击。

一些内部关联交易严重、被大股东操纵、长期业绩较差、存在违法违规等行为的地方性城商行可能面临破产关闭的可能性。

在我国金融业对外加速开放背景下,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能够完善和丰富新时代金融业对外开放、商业银行利差和商业风险承担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为监管当局合理安排金融业对外开放速度和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比如商业银行应借助金融科技,推动业务转型、提高金融市场的融资效率;监管机构应完善银行管理基础设施,健全安全评估评价体系;重点关注中小银行风险承担行为,适时逐步放开金融混业经营;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无人问津?

近几年,第三方支付,理财服务平台,融资服务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层出不穷。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年度银行办理移动支付业务共计.亿笔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 和. 非银行支付机构办理网络支付业务共计.亿笔 金额为.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和. 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其在促进经济快...

商业银行“银税授信” 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期,银税授信合作持续及创新突破对破解小微客户融资问题应对国内经济恢复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国内金融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银税互动探索区域合作模式与发展,从纳税信用管理体系助推信用中国建设,从银税信贷产品为切入点分析银税互动贷款对象的征信情况,并提出银税合作完善征信体系的建议。国内...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创新催生了诸多金融衍生工具,资产 化作为其中一种,不仅使商业银行盘活存量资产 增强流动性,而且越发受各大银行青睐。年始,我国大部分上市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不同规模的资产 化业务,小部分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原因并没有加入该行列。那么,资产 化是否有助于 提高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效率呢?资产 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