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05 《红楼梦》开篇为什么要写一个神话故事?

2023-10-31 20:15:13 字數 2550 閱讀 5833

以金瓶为钥,开红楼秘闻。大家好,我是扫痕,今天咱们来看《红楼梦》这本书的第一回内容。我们都知道,红楼故事的开篇写的是神话故事,作者大费笔墨讲述了一段顽石过往,这块顽石无材补天,于机缘巧合下投身人世间经历了一番梦幻,并重回故地。出走半生,归来已不再是少年模样,小顽石变成了老顽石,老顽石与小顽石的区别就在于因着下凡游历的缘故致使老顽石身上刻上了一套故事,后来这身故事被一位道人见到,最终道人抄录了顽石身上的这套故事,从此,该故事被流传开去。

听了我的讲述,其实大家很容易就能搞清楚,所谓的神话外衣只是作者使用的障眼法而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著书写故事的作者自己,所以我觉得读懂第一回的神话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该书的作者。古人著书写作,需要在精神层面解决为什么而写的问题,我们不能拿现代人的现代价值观去讨论这个问题,该问题在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序志篇”里有体现: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一作“同”,按骈文特性,“甚”比“同”更合适)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注意我“标蓝”的文字: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形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

翻译一下:宇宙浩渺无穷,人世间有形形色色之人,纷纷扰扰,庸智并存。其中能够出类拔萃者,靠的是智慧与才能而已。可是,岁月飞流易逝,人的那点智慧与性灵终究无法常驻永存,要想让自己的名声与事业得到长久流传,就只有走著书立说这条路了。人呐,其生命之脆弱比草木更甚,而名声却比金石更坚,因此君子立于天地间,当存树德建言之志。

大白话讲就是,人生天地间很脆弱,你要留下点什么,最好能留下作品。

树德建言”这四个字背后体现的是古代读书人皆认可的“三不朽思想”,即:立德、立功、立言。这个没有争议哈。三不朽思想出自《左传》,传统士人不会不认可三不朽思想,就像我们现代人不会不认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样。

但,三不朽思想是有上中下顺序的,上立德,中立功,下立言。什么叫立德?“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什么叫立功?“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什么叫立言?“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这三样真实现起来都挺难的,不过看起来立言要好操作一些。当然,也有人觉得立言比立德与立功更难实现。曹丕在《典论·**里讲:“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自传于后。”看见了没有?这思想是不是和刘勰要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时间来到现代,即便是我这么一个小小写字人也会怀着这样的“不朽”思想,我曾不止一次在日常散文里说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太容易形神俱灭了,与其追求其他的东西,不若追求肉体上的长寿与精神上的长生。所谓肉体长寿,也就是如道家所倡导的那样性命双修;所谓精神长生,也就是留下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呢?诚如刘勰所言: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你得制作呀,于是《红楼梦》的作者就制作出了一部《红楼梦》。

以上所讲,看起来好似跑题了,但我真心觉得理清“作者为何而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这远比我引导大家猜谜什么叫“一从二令三人木”重要的多,也有意义的多了。

废话不多说,下一期咱们就进入第一回的神话部分。哈哈,讲了好几期了,还没进入文本正题呢,下次一定,决不食言!

喜欢本节目别忘了关注我,一定要关注我,这个很重要。伙计们,下期见。

红楼梦为什么又叫石头记

红楼梦 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然而,这部伟大的 还有一个别名 石头记 那么,为什么 红楼梦 会被称作 石头记 呢?石头记 这个名称的出现,与 本身的内容和作者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三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绘了封建社会家庭的荣辱兴衰。而在这部 中,石...

红楼梦87版为什么只有36集?

红楼梦,属实好看!但距今版本有五个,两个是香港的,两个是大陆的,还有一个是戏剧!那为什么年的红楼梦,短短的就只有集呢?一集仅仅只有分钟呢?而且耗时年呢?一 资金不足。首先大家都能想到的就是资金不足,的确,每一个行业运营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当时,拍红楼梦的时候,不管是设备还是道具都比较落后,需要大...

细说《红楼梦》 一块鹿肉,为什么让王熙凤顶风冒雪跑来抢吃?

作者 君笺雅侃红楼。插图 孙温 绘全本红楼梦 前言 芦雪广 y n 联诗前,贾宝玉和史湘云弄了一块鹿肉,吩咐人烧炉子 烤起来吃。引得平儿众人都吃,连说不来的王熙凤都被吸引,披衣趟雪的过来分食。吃烤肉虽让李婶娘这样江南大族看着新奇,对贾府却实属平常。但细看这块鹿肉引来的 分食 者,才发现并不简单。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