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先有錢後有格局還是先有格局後有錢?

2023-10-19 13:40:06 字數 2449 閱讀 3838

先有錢再有格局還是先有格局再有錢?這個話題是很多人一直糾結的,就像是在討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

其實我覺得,格局和金錢沒有必然的關聯。現實生活中,有錢的人不一定格局大,格局大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富豪。

格局指的是乙個人的心胸,眼界,思維方式,屬於內在的修養,又跟後天的教育,生活環境,接觸的人事物有關;金錢呢,雖然可以為我們帶來物質的保障,但是無法直接提公升乙個人的格局,有錢的人不一定慷慨,大氣,很多有錢人是「鐵公雞」、「守財奴」;而貧窮的人反而更加的寬容,大度,善良。錢雖然對格局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有錢不代表有格局,有格局不代表一定就有錢。

我們的開國領袖***當年也是農民出身,當時被同學們戲稱:「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但正是這樣乙個身無分文,心懷天下的人,組建了乙個十多個人的強健隊伍,成就了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還有號稱「前秦諸葛亮」的王猛,生於亂世,家貧淒苦,靠著手藝販賣簸箕換盤纏與父母勉強糊口度日。但王猛本人人窮志不窮,即便生於亂世,卻有經世之才,無論嚴寒酷暑還是冰天雪地,有空就堅持學習,強烈的自覺性和求知慾使他視野開拓,增長見聞,立志要成就一番偉業。

雖然他的知識,才幹,志向,在達官顯貴,豪門子弟裡一文不值,但王猛氣度非凡,根本沒將這些酒囊飯袋放在眼裡。沒有共同語言的,不管對方是達官顯貴、富家子弟,還是文化書生,王猛都懶得與之交往,對舉目皆是的行屍走肉萬分輕蔑。

一次,王猛聽到桓溫兵至關中,也不收拾打理,直接一身破爛衣服去見桓溫。與桓溫面談中,王猛一邊與之滔滔不絕的縱論天下大事,一邊在破爛的衣服上捉蝨子。旁人看他這舉動,在邊上憋笑。王猛是充分發揮了別人不尷尬我就不尷尬,別人尷尬我也不尷尬的精神,旁若無人,神情自若,侃侃而談,乙個個被捉的蝨子彷彿隨手捉到的王侯貴冑,桓溫和旁人不禁對王猛這種睥睨天下的神態,暗自心驚。

經此一見,桓溫再三邀請王猛同往江南,並許以**厚祿,最終王猛還是謝絕了。這就是著名的「王猛捫蝨論天下」的典故。也是比較典型的,先格局後有錢的案例。若非王猛格局先到,桓溫也不會賞識他。

**和王猛,都是窮得叮噹響就擁有了心懷大志的格局。

其實有錢和有格局雖說沒有必然的聯絡,但也是相輔相成的,絕大多數人是有錢了才開啟格局,有多少錢,格局就有多大,口袋和格局成正比,認為沒有錢談格局是空談,吹牛。由此可見,錢在一定程度上對格局的確起到了促進作用。

格局大,對你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公升職比同級快,掙得也比別人多。有錢後,就有了底氣,看事就會更加的長遠,寬泛。大多數人是隨著財富的累積,一點點漸漸的開啟格局,多少財富,多少格局,這些是比較務實的。

反之,格局一開始就像王猛,**這樣的,很少。

先有錢再有格局是現實,先格局後有錢是夢想,兩者並不衝突,看個人的觀念,1000個人就有1000種觀點。現實和夢想不衝突,看現實是對的,腳踏實地務實派;有夢想的人也是對的,人生有盼頭,未來有憧憬,有闖勁,也是很好的,雖然架不住一些人說成好高騖遠。

通過歷史可以看出,大多數開國皇帝是有錢人家出身,只有劉邦一開始就是格局很大的,因而常常被嘲笑自不量力,空口說白話。而朱元璋一開始也只是想混口飯吃,隨著地位慢慢的提公升,格局才漸漸的開啟,說明只有極少數人,格局是天生大的。

格局是什麼?乙個人的眼光,胸襟,氣度,智慧,對待得失的看法,把這些弄通透了,就是乙個人真正甩開膀子大幹特幹的時候。

人生因為有了高度,才不會一直盯著雞毛蒜皮揪心。二樓看到的風景跟十樓、二十樓、三十樓看到的始終不同。諸葛亮格局也大,但劉邦死後,諸葛亮大小事務事必躬親,全權包攬,這點上我覺得他其實是拎不清的,當乙個人過分專注細枝末節,不懂適當放手,就會消耗自己,最後諸葛亮愣是把自己活活累到生病累到死,諸葛亮就是很典型的,格局從大到小的典型。

人的格局不同,高度不同,結局就不同。打工人的格局和老闆的格局,小老板的格局和大老板的格局,資本家的格局和企業家的格局,完全不在乙個平面上。

有了格局,能吸引金錢,名利,權勢;但是有了金錢,吸引到的不一定是格局,可能是利欲熏心,喪盡天良,比如近期的許某某。

生活中我們也會見到一些人,公司面臨危機,遇到棘手的問題,面臨企業倒閉,但是哪怕心底早已萬馬奔騰,但是我們看到的他,依舊平靜如水,沒有任何頹喪的影子,就像王猛一樣,再窮怎麼滴,擋不住爺腹中有貨,架不住爺格局大,渾然天成一股:「我在,千軍萬馬在」的氣息。

你說,你相信這樣的人沒有東山再起或者鹹魚翻身的一天嗎?

在我看來,錢和格局,格局先行。

這個世間,永遠是無形的力量勝於有形,抽象,看不見摸不著的勝於看得見摸得著的。比如:思念,思維,情緒,這些看不到的東西卻主導了我們的言行舉止,整個人的精神狀態。

錢是有形的,格局是無形的,無形可以顯化有形,而有形最終也可能化為無形。比如有錢了,就容易孤單寂寞冷,長期有錢後,有的人就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了,這個時候就開始邁向心靈,精神的追求,而心靈、精神也是無形的東西,所以最終還是回到了無形。

總結就是,無形大於有形,格局大於金錢。

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一起**!

先“有份工作”還是堅持“找到理想工作” 年輕人該如何選擇

7月21日,浙江省金華市舉辦 人才夜市 高校畢業生專場,求職者在了解崗位資訊。視覺中國供圖。7月20日,南京國際博覽中心,2023 芯機會 芯人才 全球積體電路人才專場招聘會,求職者在尋找就業崗位。視覺中國供圖。一直將考進體制內單位視為理想工作的碩士畢業生張炎,在考編頻繁受挫後 看開了 最近,她如願...

先有長安三萬里,後有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同意麼?

隨著 長安三萬里 火爆全網,大家對詩詞的態度才從無聊到感同身受,潸然落淚。這是教育的必然還是悲哀呢?狹隘的來說,像古詩詞中的懷才不遇 愛國情懷,不得重用 傷春悲秋 思鄉情思 離愁別緒 觸景傷情等等這些細膩的感情和描寫都是從未改變的,它一直在那裡,不是因為有了 長安三萬里 才有了 輕舟已過萬重山 那為...

世界格局究竟被誰在左右?

本篇文章將 最近備受關注的國際軍事熱點問題,其中包括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戰略 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中東地區的衝突。文章將介紹這些問題的歷史背景 現狀和可能的影響,同時分析各方的立場和可能的解決方案。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戰略。近年來,美國一直在加強其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