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理論模型是什麼,在臨床應用中有哪些幫助呢?

2023-10-19 02:30:20 字數 3447 閱讀 3071

隨著時間的流逝,護理專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護理理論的衍生。這些理論為護理實踐提供了基礎,為新知識和新想法提供了框架。

近年來,有許多報道將imb模型應用到不同疾病管理中,普遍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因此,imb模型在護理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

今天就為大家整理了imb理論模型的相關創始、概述和應用,希望能對有科研選題需求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1. 理論創始:imb理論模型( 資訊-動機-行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ioral skills model,簡稱imb) 由jd費舍爾和wa費舍爾在2023年最早提出。2023年,jd費舍爾和wa費舍爾通過查閱大量的aids行為干預相關研究 (主要是針對危險性行為和靜脈注射毒品進行干預以降低患上aids的風險) ,在這些文獻的基礎上首次提出imb模型。該模型認為aids預防行為與人們現有的aids傳播和預防知識、參與降低aids感染危險的動機、實踐降低aids感染危險的特定行為技巧有關。imb模型將aids預防行為看做是由個體aids預防資訊、參與aids預防的動機和相匹配的特定行為技巧組成的乙個函式,並進一步假設預防愛滋病的資訊和參與預防的動機可通過行為技巧引發預防行為的啟動和維持。在對異性戀的大學生及男性同性戀者群體的aids預防行為研究中,利用結構方程模型的因子分析,上述假設已得到了支援性驗證。

2. 理論概述:與以往的健康相關行為改變模式相比,將影響行為改變的各種因素分為資訊、動機、行為技巧3個組分,準確的資訊作為理論基礎,個人和社會動機以及行為技巧可幫助個體本身產生積極的態度,並維持建立有效的行為,3個因素相互作用,促進個體行為方式改變。imb作為一種科學的技巧模型,已被應用於精神疾病、癌症等多領域**護理中,並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模型將aids預防行為分為3個組分:資訊成分,為預防行為的發生提供理論基礎;動機成分,旨在改變個體對預防行為的態度和行為準則,並進一步影響個體所在的社會支援網路的觀點,期望更安全的性行為;行為技巧成分,著重於教會個體如何在自己的社會交際圈中啟動和維持更安全的性行為,以及在自我效能和自制力方面產生有利於預防行為的影響。

3個組分在個體的行為改變中互相作用,首先提供具體的相關資訊、正面的社會準則和規範; 其次創造利於個體觀念轉變的氛圍,通過討論增強行為改變的動機; 最後給予特定的行為技巧;當資訊、動機和行為技巧達到一定水平後,行為改變發生。

imb模型結構3. 理論應用: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應用:慢性疾病患者需要接受長期**,在漫長的**過程中,受到疾病發展的影響,患者依從性會逐漸降低,做出不利於疾病控制的行為。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身執行與堅持某種行為且取得預期效果的一種主觀判斷,也就是對自身行為能力的信心,近年來相關報道稱imb模型應用到慢性疾病管理中能有效提公升患者自我效能感。[1]

(2) 心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發病率、致殘率與病死率均高的特點,患者得到**出院後仍舊需要長期進行 自我監測和管理,因此延續護理在這類患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有學者將imb模型應用到腦卒中溶栓患者延續護理中[2-3],並**該模型對患者生命質量與神經功能的相關影響,在其研究中,通過收集患者**與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無意圖訪談、動機訪談以及完善用藥方案和**計畫來提公升患者後續**訓練效果與自我管理能力,結果表明imb組**後nihss、mrs評分均明顯優於常規組。(3) *訓練中的應用:術後**訓練對減少術後併發症,提高手術效果至關重要,但常規的健康指導病人往往達不到滿意的**效果。有學者以imb模型為理論基礎評估了老年全髖關節患者的需求,[4]並根據需求給予針對性支援,通過動機性訪談引導患者表達意願,鼓勵患者參與決策,增強患者接受**訓練的信念與動機,並在術前術後分階段進行**訓練,結果表明imb模型的應用能有效提公升接受**訓練的患者的**依從性,進一步提公升關節功能恢復效果。另有研究也表明,在imb模型指導下進行**訓練,可有效促進腦出血術後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對聽神經瘤術後患者的吞嚥功能有改善作用。(4) 在婦產科及兒科中的應用:新生兒黃疸在臨床較為常見,[5]家長對疾病的認知影響到患兒疾病的**。有學者在其研究中將imb模型應用到早產兒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中,基於imb模型制定了針對黃疸發病病理、飲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內容,研究結果表明通過imb模型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能建立患兒家長與醫師的互動,調動家屬參與**的積極性,使其正確掌握相關日常護理知識。[6](5) 在癌症病人中的應用:有大量研究表明,以imb模型為基礎的干預及健康教育能提高癌症病人的生活質量,減少相應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具有較好的臨床借鑑意義。[7]

4. 小結:

imb模型從提出到運用至今,已經成為一項成熟的行為改變理論模式,相較於其他行為干預模式,該模型的結構更加簡要,能提供可遵循的研究程式,有更強的可操作性與普遍的適用性。該模型十分強調行為技巧與動機的重要性,因此該模式的效果需要在特定的疾病或人群的行為干預中才能得以顯現,其外延性則需要進一步驗證。imb模型通常採取現況調查,而預防行為的啟動與維持是乙個動態變化過程,因此,關於imb模型應當如何與縱向行為改變相結合仍需進一步**。此外,該模型對文化因素與社會環境的作用並未納入充分考慮,因此,其有效性仍舊需要進一步探索。1. 許偉珠,黃燕芬,陳淑懷。基於imb模型的延續性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誌,2021,27(15):83-86.

2. 趙巨集宇,王名銘,王秀蓉等。基於資訊-動機-行為技巧模型腦卒中患者家庭照顧者延續護理方案的構建[j].護理學報,2022,29(17):65-69.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2.17.065.

3. 紀玉桂,羅青,王東亞等。資訊-動機-行為技巧模型在腦卒中病人早期**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18,32(12):1870-1873.

4. 趙媛,王燕,廉軍孝等。資訊-動機-行為技巧模型在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早期**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護理雜誌,2014,49(08):952-956.

5. 王紅,張城,宋源源。資訊-動機-行為技巧模型對黃疸患兒家長健康教育效果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03):114-116.

6. 鄭佳穎,張靜,李鵬等。基於資訊-動機-行為技巧的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父親支援母乳餵養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誌,2023,58(12):1427-1434.

7. 連亞強,張芳平,劉林梅等。資訊-動機-行為技巧模型護理干預對肝癌晚期病人心理、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2,36(19):3566-3569.

編輯丨frank

臨床技能 聽診訓練模型

臨床技能之一的聽診訓練模型sam ii 被開發為簡單和易於操作。開箱即用的sam ii 可以連線並設定教所需的心 肺 腸或雜音。sam ii 旨在為使用者創造簡單而難忘的聽診培訓體驗,消除整理複雜配件的擔憂。在多人情況下,可以進行公開培訓,也可滿足個人自主學習實踐。聽診是評估和監測病人病情所必需的一項...

數字能量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導讀 數字易學風靡於台灣,傳到大陸後備受關注。可這門學問到底有什麼理論依據呢?我們老祖宗的知識先流傳到台灣,再傳到大陸。然後我們為之瘋狂,也是挺諷刺的。今天就為大家講下數位化命理學的 順便普及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知識。這是一節枯燥無味的篇章,寫出來只是為了讓大家明白,數位化命理學是有依據的,而且還涉及...

性選擇理論是什麼?它對交配行為有何影響?

性選擇理論是一種進化生物學理論,旨在解釋為什麼個體在選擇交配伴侶時傾向于表現出某些特徵或策略。該理論認為,性選擇是通過兩種方式實現的 競爭與選擇。競爭主要發生在雄性之間,而選擇則由雌性實施。這種選擇過程可能會導致性別間的差異和一些顯著的行為 外貌和性特徵。性選擇理論最初由達爾文提出,側重於解釋性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