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綠色建造 加快低碳轉型

2023-10-19 17:36:40 字數 1647 閱讀 5068

本文**:人民**。

中建集團推進新型建造方式變革——

聚焦綠色建造 加快低碳轉型。

本報記者 徐雷鵬。

人民** 2023年10月19日 第 17 版)

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北岸,一座層層疊疊錯落分布的現代建築格外引人注目。綠意盎然的屋頂花園、沿著玻璃幕牆垂直而下的藤蔓,遠遠望去,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濱湖設計總部像是穿上了一件「綠色外衣」,防曬降溫又節能。

樓頂,800多平方公尺的單晶矽光伏板實現零碳發電,年發電量可達12.9萬千瓦時;地下,大型儲能設施調節不穩定的光伏發電,相當於乙個大型「充電寶」,共同組成了大樓的光儲直柔系統。通過保溫隔熱、自然通風採光以及光儲直柔等一系列技術舉措,大樓每年可節省用電約186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1000多噸。

建築業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行業,建築業節能降碳將帶動相關行業共同節能減排。近年來,中建集團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加快綠色建造技術創新,積極助力建築行業工業化、綠色化、智慧型化轉型公升級,推進新型建造方式變革。

加快科技創新,推進智慧型建造。中建集團致力科技創新驅動,著力攻堅建築領域關鍵技術,掌握了行業領先的工業化、智慧型化建造技術。

前不久,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樟坑徑「華章新築」迎來了首批住戶。不少業主在現場感嘆:「這房子像汽車一樣,是在流水線上建出來的。」該專案首次應用中建海龍科技***研發的高層建築混凝土模組建築體系,將5棟99.7公尺高的建築拆分為6028個獨立模組單元,每個模組單元內的結構、機電、裝飾裝修等大部分工序都可在工廠預製,最後現場施工形成完整建築。數位化貫穿專案設計、生產、運輸、現場施工安裝等全過程,實現了建築工業化和智慧型建造的有效融合。

同時,中建海龍科技還運用綠色建造技術,使專案在廢棄物、材料損耗、碳排放、能耗、水耗等指標上取得低碳環保成效。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該專案建造階段減少碳排放約4190噸。

拓展綠色發展賽道,努力推動低碳發展。中建集團加快探索綠色建造方式,改造提公升傳統業務,持續打造新業態。

碧水藍天,葦草搖曳,泛舟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梁素海,一片煙波浩渺的美麗景色。作為中國第八大淡水湖和黃河流域最大淡水湖,烏梁素海對於維繫生態安全有著重要作用。然而,以前由於湖區面積急劇減少、生態功能退化,烏梁素海生態環境一度呈現惡化態勢。

為了改變烏梁素海面貌,中建一局三公司創新生態修復治理施工模式,做好標準化沙漠治理、林草修復、礦山治理、海堤施工等工作。專案完工後,「北方防沙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提公升,每年可減少100萬立方公尺的黃沙流入黃河,使黃河中下游水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當好建築產業鏈「鏈長」,協同上下游產業節能降碳。中建集團加快構建現代建築產業體系,通過提公升基礎固鏈、技術補鏈、融合強鏈,不斷增強產業鏈**鏈韌性。同時立足建築行業全發展周期,加強與上下游企業聯動,協同推動建材、能源、施工、運營等環節減碳。

中建電商(雲築網)根據集團綠色**鏈體系建設方案的要求,研發上線了綠色建材**,其中包含廠家專區及中建自營「雙碳」專區,目前已有近百家企業入駐,產品品類超500種。**按照中建集團綠色建材標準,認證綠色建材品牌**商,不斷充實綠色建材產品庫,促進企業產業鏈和**鏈的協同發展。

中建八局先後主編7部標準、8部綠色施工技術手冊,打造291個綠色示範工地,力爭從綠色施工向綠色建造轉型。同時,中建八局還引進院士資源和技術,採用技術應用推廣、工程應用示範、尋求產業孵化的模式,不斷加強技術引進。

我們將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公升級,讓更多人擁抱綠色低碳生活。」中建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

今年上半年,在一系列重大工程帶動下,我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新型儲能裝機規模保持快速增長,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有力支撐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新突破。在浙江台州黃岩區江口街道蘆村港區內的台州上峰水泥 倉庫屋頂,一排排光伏面板整齊排列,將光能轉化為綠色電能,源源不斷地供給港口...

數字建造助推綠色低碳發展

導語 10月11日至10月13日,全國智慧型建造與數位化轉型技術論壇暨專案觀摩會在廣州召開。本論壇聚集了來自 高校 企業及行業的近500人參加,共同分享數字建造 智慧建造 工業化建造的經驗,推動全國建築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數字建造已成為實現建築業轉型公升級的重要途徑,本文將為你帶來論壇的亮點...

實施綠色低碳評價 推動低碳城市發展

城市作為人類活動的主要場所,是現代社會經濟的聚集地,其執行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城市的碳排放佔整個碳排放的70 80 碳足跡比農村大兩倍。隨著城市化程序的不斷加快,城市變得越來越脆弱,因此,城市低碳化發展在全球的碳減排中意義日漸凸顯。低碳城市意味著城市經濟發展必須最大限度地減少或停止對碳基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