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声一天不如一天

2023-10-31 00:39:19 字數 2937 閱讀 8473

相声走到今天的地步不是偶然的,当然要不是郭德纲的横空出世,它本应该更萧条。如今互联网和**高度发达,本应该是语言类节目的红利期,但相声却几乎无人问津,只是有一些人偶尔会听听德云社的相声,但这些人并不是相声爱好者,而是郭德纲的粉丝罢了。

究其原因,相声已经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本钱,语言类节目也好,曲艺类节目也罢,要让观众从中获得什么,才会有票房。我们听一段赏心悦目的**会或节奏明快的大鼓,我们从中得到了精神的陶冶,我们听评书,在故事中得到了升华,甚至获取了知识,这就是价值。而我们能从相声中得到什么?

相声也好,小品也罢,对我们的唯一价值就是好笑,至于说教我们做事,真的不需要。用赵本山的话说:“我们365天都在受教育,演个小品就别教育人了。”所以相声虽然属于曲艺类,但本质应该属于娱乐类,因为百姓听相声就是为了能笑一笑。

实际上逗人笑是世上最难的艺术,喜剧演员的演技也严重被低估了,而我们经常树立一些正剧演员,觉得他们演技好。实际上一件事能让我们哭一次,就能让我们哭无数次。比如nba巨星科比的去世,每每想到这里,球迷都会为之动容。但喜剧基本上逗笑人一次就失效了。

人之所以会被逗笑,就是因为实际发生的事情和预想的不一样,因此出乎意料的结果才会让人发笑,如果所有事都是中规中矩的发生,那么谁也笑不出来,并且人们如果知道这件事的结果,也不会笑得出来。

而相声发展了一百多年,该出的作品已经出现了,好笑的包袱也被一用再用,观众甚至听到上半句,就知道下半句演员要说什么,这怎么能笑得出来?著名评论家梁宏达曾说过狠人有人能逗笑他,因为他对这行太熟悉了,演员下一句话要说什么,他都了如指掌。而对于很多观众来说也是如此。

都说相声的四门功课是“说学逗唱”,其实明显就是故弄玄虚。因为相声本来就不是什么高雅的艺术,但为了给一个所谓的艺术形式建立“人设”,就必须有一些所谓的理论,就仿佛《疯狂英语》,说白了就是让学习者多读多说罢了,而乐嘉所谓的颜色心理学也不过是一般的心理测试,只是为了吸引人,尤其是女人,而创造的一个花里胡哨的概念罢了。

上面已经说过,相声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逗人笑,因此“说学逗唱“中只有逗才是核心,如果非要说其他三个功课有用,也只能是为“逗”去服务的。“学”其实就是普遍意义上的唱,唱流行歌曲、唱戏曲都是“学”,而不是“唱”,但观众花钱买票是听业余歌手和戏曲人员来唱歌和唱戏的吗?显然不是!如果我们喜欢听唱歌,为什么不找歌手,喜欢听唱戏,为什么不听专业的戏曲呢?

而相声所谓的“唱”就是太平歌词,客观地说,太平歌词并不好听,流传至今的也并不多,至于为什么传不下来,原因不言自明,不好听。所以作为相声演员来讲能安家立命的只有“说”和“逗”,而“逗”是通过“说”来完成的。

放眼近代相声史,能把“说“和“逗”发挥到极致的只有马三立和刘宝瑞两位大师,前者不疾不徐的给我们讲故事,包袱量并不多,却恰到好处,最后抖出一个大包袱,出乎观众意料之外,又让人觉得在情理之中。后者也会给我们讲一个更长的故事,然后把包袱放在故事中。两位大师的区别是,马三立的核心在于“逗”,搞笑为主,而刘宝瑞的核心在于“说”,听故事为主。

因此,评论区有人说侯宝林的相声不好笑,我是表示认可的,毕竟他的包袱不够“响”,对于观众来说相对没那么好笑。但侯大师说的是地地道道的传统相声,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说到这里,相声为什么越来越没劲,这个问题就被解释一半了,就连大师的相声都入不了我们的耳朵,更何况其他人的相声?

说白了,建国以后的相声本身就不那么好笑,特别是受到侯宝林等大师的“改良”,把一些所谓的“糟粕”剔除掉,搞笑效果减半。因为要想好笑就必须有一些“超尺度”的东西,都是中规中矩的语言和故事是不可能太好笑的,这也是郭德纲好笑的重要原因,他的相声中掺杂着太多低俗和屎尿屁的内容,因此对于俗人的我们来说很好笑。

相声本身就是旧社会天桥的把式,跟耍狗熊、卖大力丸是一回事儿,而相声想摆脱所谓的“地摊货”的属性,自然要牺牲很多好笑的成分。但又要保持传统,因此就必须维持所谓的“说学逗唱”,但这条路走得很难。

戏曲本来就不是大众都喜欢的艺术,再由不专业的相声演员来演绎,很少有人愿意花时间去欣赏。印象中能把“学”和“逗”结合得最好的有两人,那就是侯宝林和师胜杰,二人正好也是师徒关系。除此之外,很少有人能唱完一段戏之后还能留住观众的注意力,包括郭德纲。

因此,相声如今明显干不过脱口秀,因为脱口秀想说什么说什么,说到哪算哪,也不讲究什么说学逗唱,更不需要所谓的字正腔圆,门槛很低,却很受用。而现在的一些相声也在效仿脱口秀,这不得不说是相声的退步,虽然相声一直在走下坡路,但绝不能按照脱口秀的方式去搞,因为那样就成了笑话串烧,就不再是相声。

那么相声的真正出路在哪呢?

练车为什么不能天天去

对于 练车为什么不能天天去 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 .技能巩固 练车是为了提高驾驶技能,掌握驾驶技巧,熟悉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如果每天都去练车,那么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达到巩固和提高的效果。因为技能的掌握需要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如果每天都去练车,那么每次练车时都是在重复相同的内容,而没有足够...

明天为什么不放假?

今天周日,明天周一,更重要的是,明天还适逢重阳节,多么适合继续放假的一天啊!真不是地理君痴人说梦,这么 重中之重 的节日,外加这么合适的周一,不用进行任何调休,为什么不放假呢?为什么重阳节不放假?它早在先秦时就已存在,早在汉魏时就已定名,是古人认为 九九重阳 的重要日子,也是中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今天,为什么要吃一碗羊肉面?

今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别忘煮一碗羊肉面。是这个日子的老讲究。重阳节为什么要吃羊肉面?面条外观细长视为 瘦 而 瘦 字谐音 寿 吃面自古就是长寿之意。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 与 阳 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 是 百 字去掉顶上的 一 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 九九 之典。在 本草纲目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