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空間更為廣闊

2023-10-17 17:28:15 字數 2991 閱讀 4991

作者:周密(商務部國際**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

一帶一路」倡議作為新時代全球最重要的發展合作平台和空間之一,為發展階段、資源要素和產業基礎各異的經濟體提供了重要的合作平台,注入了合作謀發展的堅定信心。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獲得廣大國家和眾多國際組織的關注和積極參與。

一帶一路」成績斐然。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基礎上,加強巨集觀協同、改善微觀合作,為實現各方利益創造良好條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支援和促進了**發展,市場佔比持續提高。十年來,我國對共建國家進出口佔我國外貿整體的比重,從2023年的25%提公升到2023年的32.9%,各方之間的**優勢實現良好互補發展。在規模增加的同時,各國間**更趨平衡。共建國家之間的**實現穩健增長。

二是共建國家間的產業鏈**鏈更為強韌。十年來,共建國家之間進出口產品的互補性明顯增強。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共建國家出口中間產品1.1萬億元,同比增長18.2%,占同期我國對共建國家出口總值的54%。其中,汽車零部件、鋰電池、電氣控制裝置和音**裝置零件,出口增速分別達到.9%和21%。同期,能源產品、農產品進口穩步增長,分別進口5845.7億元、926.6億元,增速分別為.6%。

三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合作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十年來,我國與共建國家互聯互通的經濟社會效應日益凸顯,中歐班列、中老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持續發力,為我國與共建國家經貿往來注入新動能。我國與共建國家深化傳統基礎設施專案合作,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專案合作,打造一批標誌性工程,有力帶動了我國對部分共建國家相關領域出口。

四是雙向投資活躍,投資紐帶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企業以投資、承包工程和參股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共建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共建國家也加大了對華投資力度,通過獨資或與中國合作夥伴合資方式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和市場開放的紅利。

一帶一路」面臨新形勢。

經濟全球化進入新階段,單純減少**投資壁壘並不能保證各方都受益。近年來,不僅逆全球化思潮在不少地方湧現,一些國家公然採取違反多邊經貿規則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做法,保障自己利益優先,不顧其他國家和民眾感受,對以多邊經貿體系為代表的國際經濟秩序造成嚴重衝擊,損害了各方之間的相互信任。全球化的評價標準、主要經濟體的行為和市場預期都發生明顯改變。「一帶一路」倡議能否有效回應各方關切,反映多數國家的意願,對其有效性有著重要影響。

地緣政治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影響顯著上公升,「黑天鵝」事件在重要經濟體之間時有發生,增加了全球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大象打架,小草遭殃。」中國作為全球重量級的經濟體,經濟活動聯絡廣泛,本應因此承擔更多責任。但大國間的地緣政治衝突不僅概率不小,而且烈度不低。烏克蘭危機對歐洲國家造成巨大影響,巴以衝突則可能進一步導致海灣地區局勢更趨複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地緣政治衝突大多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並因新的矛盾愈演愈烈,致使國際經貿合作被迫陷入短期化狀態。

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各國心理預期。疫情在社會心理、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等多個層面挑戰原有的國際經貿合作體系。面對危機,不少國家主動或被動採取保護主義,試圖以有限的資源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一帶一路」倡議為衛生領域的合作提供支撐。但疫情之前的國際合作模式難以延續,疫後復甦路徑出現明顯分化,彌合分歧需要時間和各方共同意願。

技術進步加快行業轉型,為創新發展提供更多空間,影響經濟發展的模式與動能。近年來,大資料、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正在全球範圍加速改變企業的業務模式。創新企業通過新技術的率先實踐獲得更有優勢的競爭地位。但是,技術創新需要有充分的市場支援,如果市場被迫碎片化發展,創新的根本動力就會喪失,投資者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嚴重打擊。而創新的序貫效應會對決定創新能力的關鍵要素資源的集聚狀態產生深遠影響,使得發展水平較低的經濟體遭受更為嚴重和長遠的負面影響。

面對新的形勢,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參與相關合作的意願、能力和供需關係都將發生較大改變。從主動應對角度,一些國家會基於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調整短期與中長期任務重點,減少對大型基礎設施等專案的需求;債務的持續積累將從政治和市場等多層面影響各國建設基礎設施的意願和能力,進而改變承包企業提供承包服務的方式。其他國家的政策變化,共建國家也需要應對。伴隨全球**鏈網路重構加速,一些國家加快製造業本土化,發展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試圖將價值觀附加到經濟活動之上,以掩蓋其發展劣勢。而這些做法會在更大程度上影響市場資源要素配置的效率,降低供需之間的匹配效率,使得全球**鏈變得更為脆弱。更多國家為了減少受到的衝擊,將更有意願通過合作「抱團取暖」,這也將為「一帶一路」合作創造更為廣泛的參與基礎和更強的合作意願。

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面對新的外部形勢,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基於發展共識可能採取更為廣泛的共同行動,不僅可以做大經貿合作規模,更可為促進社會福利提公升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模式。

第一,強化關鍵、重要的經貿聯絡。全球產業鏈和**鏈重構之勢已成,但新的平衡遠未達成。中國具備優勢的產業鏈在全球競爭中必然還會發展演化。國際產業轉移的程序不會停止。應聽從市場聲音,促進產能國際合作,圍繞重點國別、區域、產品和方式,發揮參與方的各自優勢,形成互補配合,為效率提公升創造條件。對於合作意願強的經貿夥伴,應加大合作力度,使得整合水平更高的多方市場為發展提供穩定保障,為重要原材料、中間品、製成品和加工裝置的穩定、安全**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二,著力開拓有利、有效經貿路徑。重視重點區域和次區域、雙邊和諸邊制度建設,為新領域經貿合作創造條件。**協定對經貿活動的良好發展有著全域性性的重要作用,不僅要搭建平台,更要保護創新。「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對重要區域和次區域的經貿環境還應加大保障力度,為企業可能面臨的**投資壁壘和衝突提供解決渠道,減少擔憂、提高效率。共建國家對於經貿合作的關注重點不同,利用國際規則的能力也有較大差異。根據各方需求,提供必要的能力建設支援,有利於更好發揮規則的效用,加快跨國營商環境的優化。

第三,動態發展、創新合作空間。要努力增強中國企業全球產業鏈、**鏈影響力,增強企業合規發展動能和風險應對、處置能力。應加大培育中國跨國公司的力度,鼓勵企業積極探索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和新模式,適應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增加附加值,為**鏈上各方帶來更多的福利。通過企業集群式發展穩定動能,減少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

山高路遠,道阻且長,無限風光在險峰。作為各領域全面協作的倡議,「一帶一路」需要各方共同投入,更需要面對可能困難和挑戰的毅力與決心。在這種行動的支援下,「一帶一路」活力將有望繼續增強。以互聯互通和協作共贏為模式的發展之路將在共建國家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中產生更多共鳴,釋放更強能量。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一帶一路」鋪就幸福路

十年前,中國提出共建 一帶一路 倡議,為世界描繪了互聯互通 合作共贏的巨集偉藍圖。十年來,共建 一帶一路 推動各國共享機遇 共謀發展 共同繁榮,鋪就出一條幸福之路。第三屆 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只要各方攜手同心 行而不輟,就能不斷戰勝各種風...

義大利外長訪華,“一帶一路”續簽困難?但中國還有後手

利劍計畫 中國剛剛送走了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義大利外長塔亞尼又對中國展開了訪問。這次中意兩國是否續簽 一帶一路 則是塔亞尼訪華的重點議題,雖說從近期的風向來看,續簽的可能性很小,但中國還有後手。在本月3日,塔亞尼就已經抵達北京。在疫情解除後,外國來訪的領導人也越來越多。近日,中意兩國就是否續簽 一帶...

「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 解鎖「她」力量

一列列中老班列飛馳而過。她和同事用日復一日的堅守。確保鐵路供電穩定。肯亞斯瓦克大壩工地上。她熟練操縱挖掘機。為國傢工程付出汗水和辛勞。中國景德鎮。她傾心陶瓷藝術。用新視角和創造力。融匯東西方藝術之美。在舞台上 在錄音棚裡。她用美妙的聲線 動情的表達 架起文化溝通之橋。在埃及紅海之濱。她努力實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