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減負 「加法」賦能

2023-10-16 23:15:06 字數 1253 閱讀 4023

馮華。

要繼續為科研人員「減負賦能」,讓廣大科研人才的創新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創造出更多新知識、新技術、新發明。

最近,不少地方相繼推出減輕科研人員負擔的政策舉措。例如,江蘇省制定《減輕科研人員負擔重點事項清單》,從精簡優化科研業務管理、改革科研經費和財務管理等六方面為科研人員「減負」;廣東省印發《省級財政科研專案資金管理監督辦法(2023年修訂)》,落實科研經費「放管服」改革舉措,為科研人員「賦能」;河南省鄭州市發布了《關於改革完善市級財政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優化市級科研經費管理。

這些改革舉措指向明確,在落實**政策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創新科技管理、評價、激勵等,為科研人員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切實保障科研人員將時間和精力主要用於科研工作,進一步激發創新創業創造活力。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科技領域的「放管服」改革,開展多輪減輕科研人員負擔行動,產生了積極效果。科研專案和經費管理不斷優化,取得顯著成效;人才評價「唯**」等現象得到進一步糾偏,逐步建立起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同時也要看到,科研專案申報材料多、評價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離廣大科研人員的減負賦能預期還有一定差距,改革仍有很大空間。

科技興**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始終是乙個國家、乙個民族走向繁榮的重要動力和引擎。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我們要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

更大限度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要真正讓政策、制度、經費等圍繞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近期出台的一些政策檔案都強調了要保障科研人員的科研時間。把時間「還」給科研人員,需要主管部門、科研單位、高校等的政策、機制進行保障,在專案申報、科研評審流程、經費管理等方面繼續精簡優化。比如,探索更為寬鬆、柔性的科研經費使用管理方式,實行經費使用「負面清單」等,建立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

做「減法」的同時還要做「加法」賦能,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排程權等。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的創造性活動,離不開科研人員的自由探索。要充分尊重科研規律,充分信任科研人員,在人財物等方麵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權、更大的自由度。近年來,我國試點推行科研經費「包乾制」,實施「揭榜掛帥」「賽馬制」等以結果為導向的專案組織方式,效果明顯。可進一步總結經驗、擴大試點,建立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務導向型科技專案分類評價制度,釋放更多創新活力。

當前,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要繼續為科研人員「減負賦能」,讓廣大科研人才的創新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創造出更多新知識、新技術、新發明。

人民** 2023年10月16日 19 版)

古培鎮 “智慧型鄉村”為基層減負“賦能”

汨羅融 訊 記者 周小珺 通訊員 彭希 8月22日,古培鎮啟用 智慧型鄉村 系統開展戶廁摸排工作,通過將系統資料庫中已有資料自動匹配到戶廁調查表中,全面提高了基層幹部的工作效率。古培鎮 智慧型鄉村 小程式。摸排人員只需要上戶核實補充少部分資訊就可以完成一次摸排工作,上戶摸排時間從以前5 10分鐘 戶...

賦能課程 團隊賦能與自我賦能課程

研究發現,一般的領導者,只發揮了員工20 50 的能力,而賦能領導者通常能發揮員工70 100 的能力,這兩者之間相差近兩倍。企業不是缺人才,而是缺乏人才管理的賦能力 員工不是缺能力,而是缺乏釋放能力的驅動力。因此,提公升領導者的賦能水平就顯得尤為重要,且刻不容緩。本課程主要闡述如何讓團隊自主驅動,分...

佳沃數智化賦能平台賦能鄉村產業公升級

隨著雲端計算 大資料 物聯網 ai等數位技術的蓬勃發展,產業數位化已成為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公升級 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十四五 規劃明確指出,要促進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公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據中國信通院資料 到2025年,中國產業數位化規模將高達50萬億,gdp佔比高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