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不能一统三国?他有三个缺点,每一个都很致命

2023-10-30 17:59:13 字數 2863 閱讀 7118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一生为了实现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而努力。他不惜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生命,曾先后六次率军北伐曹魏,试图打破三国鼎足之势成就霸业。

然而由于国力悬殊、地理不利、粮草困难等原因,北伐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诸葛亮自己也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逝于军中,令人扼腕叹息。

都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为何诸葛亮没能替刘备打下江山呢?对于这个问题曾经伟人给出过自己的观点。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诸葛亮北伐的战略目标是攻取关中平原,夺取曹魏的政治经济中心长安,并进而威胁洛阳和许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必须先攻占祁山,这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也是曹魏防御蜀汉进攻的重要据点。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被称为“六出祁山”,但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只有两次,其余几次都是在陈仓、五丈原等地作战。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率主力攻祁山,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然而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司马懿所败丢了街亭,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

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并在渭滨屯田。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一直到八月诸葛亮病重去世,杨仪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

以上便是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全部过程,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敌我国力的巨大差距。曹魏拥有中原的广阔土地和庞大的人口,其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远远超过蜀汉。

蜀汉虽然号称天府之国,但其实是一个山区小国,人口不足百万、军队不过十万,粮食匮乏物资缺乏,诸葛亮虽然能够调动全国的力量,但也难以与曹魏抗衡。

其次是地理条件的不利,蜀汉与曹魏之间隔着险峻的秦岭和陇山交通困难,粮草运输更是艰难,魏国进攻蜀国很难,蜀军远征曹魏同样困难。

不仅要翻越高山峻岭,还要面对魏军的坚固防御,诸葛亮虽然想打破僵局,但受制于地形和粮草,往往不能久战而只能撤退。

再次是时势局势的稳定,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方互相制衡,形成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诸葛亮虽然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但吴国并没有真正配合蜀汉的北伐,反而多次与曹魏和谈或停战,这使得蜀汉无法形成对曹魏的合围之势,而只能单打独斗。

最后是诸葛亮自身的局限性,他虽然是一位全才,但也有自己的短板和失误,关于这一点伟人就曾指出过。

诸葛亮身为蜀汉的丞相,在治理国家和排兵布阵方面的确很有能力,比如发明木牛流马、大搞屯田制等,很好地解决蜀汉行军粮草不济的问题,可惜他在用人方面却屡屡食物。

赤壁之战后关于荆州由谁来镇守这个问题,本身是诸葛亮与关羽共同防卫,然而庞统死后孔明入川,不仅没有把关羽带走,反而还将荆州全权事宜交给他。

关羽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诸葛亮不可能不知晓,即使如此他依旧这样做,只能说是用人不当、识人不明。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街亭是蜀汉进退的咽喉要道,此地易攻难守需要沿路扎营,赵云已老、马超又不在身边,选择大将魏延最为合适合。

可是,诸葛亮却选择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刘备明明告诉他此人可用但不可重用,奈何孔明依然将此重任交给对方,以至于大意失街亭影响整体的战略布局,而这也是最有希望出祁山的一次北伐。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不仅是对手下的重用,也是让自己放权能够节省精力做更大的事情。

对于一个团队、一个项目而言,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但孔明在这一方面却偏偏事必躬亲,似乎不相信任何一个人,也为后来的累死埋下伏笔。

曾经诸葛亮派一个使者去司马懿军营纳降,司马懿什么都不问,仅仅说“诸葛亮能吃多少饭”。得知他每天事必躬亲,但却吃的很少,他便说孔明活不长了。

就连司马懿都知晓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会消耗大量精力,诸葛亮岂会不知,只是他的心理作祟,再加上固执己见最后被活活累死。

事必躬亲很好,但对于一个大项目而言,将所有的事情全部包揽是弊端、是缺点,诸葛亮从来都不尽信身边的任何一位将领,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在战略方面庞统与诸葛亮不同,庞统认为荆州因赤壁之战早已不适合当立足之地,但诸葛亮却依然和关羽坚守荆州,这是他对局势的不明。

隆中对》前荆州的确很富裕,但赤壁之战后局势发生变化,这是一个是非之地,与巴蜀之地相隔甚远,蜀汉本身就弱小,却要相隔千里防守两个敌人,根本就兼顾不了。

果不其然,关羽死于荆州的问题上,刘备也因荆州与关羽之事导致夷陵之战的大败,几十年的积累一朝散尽,从此蜀汉再也没能走出衰败。

假如说诸葛亮听从庞统的建议舍弃荆州、专一发展蜀地,关羽不会死、庞统不会死,更不会有夷陵之败,兴复汉室则有很大的可能性,这也是他的弊端之一。

总的来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英雄式的悲剧,展现他的智慧勇气忠义和毅力,也暴露他的缺陷错误和无奈。

这些小问题平时不显现,可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就很致命,这也是导致诸葛亮无法击败魏国、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诸葛亮为何没有统一三国?毛主席给出评价 他犯了3个错误

博学多识,对中国古代的历史非常熟悉,经常评价历代名人,如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唐高祖李渊等历代帝王,都曾详细评价过他们。汉末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出现了许多有能力的人,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诸葛亮是一个能力全面的人,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就连 也多次在干部面前夸诸葛亮。年月的一天,看着 三国演...

诸葛亮不及他,曹操想杀他,他是三国的第一奇才

三国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之一,几位英勇的领导人争夺天下的历史令人着迷。而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仅有诸葛亮这样的知名智者,在奇才的行列中,还有一个人与诸葛亮齐名,他就是左慈 历史上有很多人谈到三国时期的奇才,肯定会提到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在历史上的才能排名前十。然而,在这个才华横溢的时代,除了诸葛亮...

诸葛亮的两个致命失误 蜀汉一统三国之悲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备受推崇的谋略家,但即便如此,他也犯下了两个致命的错误,误杀了两位重要人才 刘封和马谡。这两个失误最终对蜀汉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一段悲剧。刘封,一个被曹操幸免于难的小姑娘,长大后成为刘备的妻子,生下了刘备非亲生的儿子刘禅。尽管不是血缘亲子,刘备对刘封充满宠爱,寄予了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