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句《道德经》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2023-10-31 09:14:25 字數 993 閱讀 4229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和敢都有有勇气,有胆量的意思。但勇更偏重于勇气,敢更偏重于胆量。

勇字有两种写法,第一种下面是力,代表力量。《说文解字》有云:“勇,气也。”气就是贯穿于天地之间和人体内的能量,代表力量。第二种是把下面的力字换为心字,写为 “恿”,表示勇由心生。中医认为,心主血藏神,负责血液循环,给全身输送营养,同时心还负责思考和情感。所以,勇是经过思考后充满全身的力量。

敢字像双手持**捕捉野兽,表现一种临危决断的能力,倾向于胆量。中医胆的作用第一是储存和排出胆汁,促进消化,胆道受阻食物就会郁结体内,疏通之后就会全身畅快。由此有了第二个作用,主决断。当危急时刻来不及权衡利弊时,有胆量的人敢于决断,这个时候往往是思虑不周的。所以敢字又引申出冒昧、冒犯的意思,例如岂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就是说,勇于冒风险的人死了,勇于不冒风险的人活下来。这两种情况,一种有利,一种受害。老天爷厌恶第一种人,谁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道德经》虽然在这里没有回答,但其他地方给出了答案。风险虽然带来超额收益,然而如果风险超出了能够承受的限度,就会失去生命。所以《道德经》多处指出了要避免风险,而避免风险的方式是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做到“毒虫不蛰,猛兽不据。”因为,“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虽置身于危险之中,也有能力全身而退了。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道德经》逐句解读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每天一句《道德经》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每天一句《道德经》行无行 攘无臂 扔无敌 执无兵。

每天一句《道德经》知不知 尚矣 不知知 病也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出自 道德经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 尚的本义是高,古时与上下的上通用。所以尚的本义是最高境界。知不知,历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知道自己有所不知,也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第二种解释,知道,却以为自己不知道。应该采取哪个解释为好呢?需要对照下一...

司马懿这五句话,每一句都是经典,值得大家学习

敬畏与耐心 司马懿的人生态度。在曹叡 ru 去世后,曹爽嚣张跋扈,独断专权,操纵朝政,将司马懿提拔为太傅,实质上是剥夺了他在朝堂的影响力。面对曹爽的强势,司马懿的学生钟会前来劝告 老师,你甘心就这样虚度光阴,只做一个虚位太傅吗?钟会的劝诫折射出他内心的不满,他希望司马懿能采取行动,夺回士族在朝堂的声...

以新视角阐释《道德经》四章 天道追求者的生命特征

原文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天道的追求者,因爱慕天道之义理与原则,所愿以此而活于世 正如船的锚一样,使其人生以稳定的方向与目标航行 则为天道所认定,因而天道塑造此同行者,使其不断前行。因此,凡愿与天道同行者,需要知晓天道之义理与原则,若非如此,无以同行 在此,老子说明追求者需经受的四种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