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主食,是养生还是害人?吃得越饱,死得越早?现代研究来了

2023-10-30 19:44:15 字數 3557 閱讀 2488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各种美食**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很难抵挡住大吃大喝的**。

然而,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吃那么多呢?吃得多是否就意味着吃得好呢?不吃主食,是养生还是害人?吃得越饱,死得越早?这些问题,可能困扰着很多人。

主食是指以谷类、薯类、杂豆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土豆等。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不吃主食,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以下影响:

1. 缺乏能量。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被人体分解为葡萄糖,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如果不吃主食,人体就会缺乏能量**,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长期不吃主食,还可能导致低血糖、肝糖原耗竭等危险状况。

2. 缺乏营养。主食中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如果不吃主食,这些营养素就会难以得到补充,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尤其是维生素b族和矿物质钙、铁、锌等,它们对维持神经系统、血液系统、骨骼系统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3. 缺乏纤维。主食中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排便,预防便秘和肠癌等疾病。如果不吃主食,膳食纤维的摄入就会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健康。

4. 缺乏满足感。主食可以给人带来口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让人感到饱腹和舒适。如果不吃主食,人就会感到饥饿和空虚,容易引发情绪波动和暴饮暴食等问题。

综上所述,不吃主食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养生方法,反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在正常的饮食中适当摄入主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一步。

很多人认为吃得多就是健康的表现,但事实上过度进食会增加患病和死亡的风险。最近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就证实了这一点。

该研究用800只小鼠进行了晚期饮食限制转换的实验,发现如果小鼠在成年后的进食量比随意进食的小鼠减少40%,有进食限制的小鼠老年时能够活得更健康且寿命更长。

如果进食限制的小鼠一段时间后改为随意进食,死亡率则比之前增加很多,也就是说,要持续的减少食物摄入才能获得长期益处。另外,如果老年小鼠在年轻时随意进食,老年后才转变为限制饮食,就算后来体重减轻了,但脂肪组织的基因活性还是和随意进食的小鼠相似,这是因为脂肪组织是有记忆效应的。

因此,在生命早期就建立起长期坚持的减少食物摄入量,对老年健康和延长寿命有着有益的影响。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partridge教授表示:“我们应该在生命的早期建立健康的行为。晚年才开始改变饮食对健康可能没有那么好。老年的健康是一件终生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吃得多会导致死得早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增加肥胖的风险。过度进食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超过人体消耗的热量,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存储在体内,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而肥胖本身就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肝脏病等多种疾病的风险。

2. 增加氧化应激。过度进食会导致人体内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不稳定的分子,会攻击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和分子,造成氧化应激。氧化应激会损伤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加速衰老过程,增加患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风险。

3. 增加代谢紊乱。过度进食会导致血糖、血脂、胰岛素等代谢指标失衡,造成代谢紊乱。代谢紊乱会影响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和激素平衡,增加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失调、抑郁等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吃得越饱,死得越早,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因此,为了保持健康和长寿,我们应该控制饮食量,不要过度进食,并且尽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本文的科普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不吃主食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养生方法,反而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而过度进食则会增加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控制饮食量,不要过度进食,并且尽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饮食呢?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简单的建议:

· 选择健康的主食。主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一些健康的主食,如全麦面包、燕麦、紫米、玉米等。这些主食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素,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血糖和血脂,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

· 控制主食的份量。主食的摄入量应该根据个人的体重、年龄、性别、活动量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来说,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该占总热量的50%~6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每天需要2000千卡的热量,那么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该在250~300克之间。这相当于每顿饭吃一碗米饭或者两片面包。

· 配合其他食物主食不能单独吃,还要配合其他食物,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全面。一般来说,每顿饭应该有三分之一的主食,三分之一的蛋白质(如肉类、豆制品、奶制品等),三分之一的蔬菜和水果。另外,还要适当摄入一些健康的油脂(如橄榄油、花生油、核桃油等),以及适量的水分。

· 注意进食时间和速度。进食时间应该固定规律,不要过早或过晚吃饭,也不要暴饮暴食或者长时间不吃。一般来说,早餐应该在起床后一个小时内吃完,午餐应该在中午12点左右吃完,晚餐应该在下午6点左右吃完,并且晚餐应该比午餐少吃一些。进食速度也要适中,不要吃得太快或太慢。吃得太快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胀,吃得太慢会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和血糖升高。

节食养生?吃得少活得久,是真相还是谣言?

万物为什么 有人说一生当中只吃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长辈中也流传着 吃得少,活得久 的说法。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真的有科学依据吗?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间歇性的禁食能够保护体内的线粒体,使细胞保持年轻状态,从而减缓身体的衰老速度,延长寿命。同时,身体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在禁...

吃西瓜养生还是吃西瓜皮养生?

西瓜是夏季的一种常见水果,它不仅味道甘甜多汁,而且有清热解暑 止渴利尿 降血压等功效,是人们喜爱的养生食品。但是,你知道吗?西瓜的皮也有很多的营养价值和作用,甚至比瓜瓤还要高。那么,吃西瓜养生还是吃西瓜皮养生呢?西瓜每百克中含有蛋白质.克 碳水化合物.克 胡萝卜素微克 维生素c毫克 钙毫克 铁.毫克...

天天吃素还是得了高血脂,这样“养生”太坑人!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会选择素食来保持身体健康。然而,天天吃素却得了高血脂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有很多。首先,虽然素食对于控制体重和改善血糖控制有一定的好处,但并不意味着吃素就一定能避免高血脂。事实上,有些素食者往往过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