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覆 后车诫”,复旦教授建议恢复中专,大学生太多不是好事

2023-10-27 09:05:18 字數 1830 閱讀 8386

要说二十年以前,那个时候,学校还没有现在这样先进,家里能出一个大学毕业生,就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一拿到学校的入学通知,就得放上三天三夜。

曾经的中专时代,管饭管饭,现在遍地都是大学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而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造成了人才的短缺,企业的招工需求也越来越高。

按照统计,现在整个国家的高校总数,大概有3000多所,近两年来,这些高校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扩招,也就是说,现在的高校,基本上就是在招收学生,而不用去找工作了。

如今的大学生,一旦出了校门,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的甚至要先回家再找工作,要么再安排工作,等于是将就业风险全部压到了学生身上,这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自己决定,又是对大学生的一种极大的浪费。

复旦大学的一位教授建议,应该重新开办技工学校。

关于“大学生堆”的讨论由来已久,几乎每个人都认为:“知识可以让生活发生变化!”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在校的学生数量比较稀少,所以才会有一些空缺,而不会太多。

每个人都在努力地读书,为的就是将来能有更好的前途,却只会造就一具冷漠无情的“学习机器”。

反倒是,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学历也越来越低,现在的大学学位,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随便找份工作,最低也得是学士学位,稍微好一些的,直接就能招到硕士或者博士。

复旦知名教授葛剑雄就面临着各种招聘需求,他主张,以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原复旦中国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等,主张应当恢复高等职业院校。他是一位博士研究生,对于今天的教育现状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他看来,就算是发达的国度,也不至于需要这么多的学生。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当今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这一点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每个人都要努力十几年,才能够考出一张毕业证书,可是,这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能够就业,特别是如今,这个时代,就业难,就业难。

如今,许多企业都以文凭为第一标准,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无论多么出色的人才,最终都会被剔除,有些人,可能连大学都没有。

葛老师建议,要尽早开办技工学校,让他们提前参加工作,有了工作经历后,再去寻找出路,不用再去跟这些大学生对着干。

恢复中专”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要由豪华向豪华过渡并非易事。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一块,参加考试的人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已经超出了整个社会的容量,这就给他们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因此,不止是葛老师,还有很多人建议“恢复中专”,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这些毕业生再次变成紧缺的劳动力,保证他们将来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有些遥遥无期。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是困难的。现在条件好了,谁还肯去读专科学校,本来还想着将来能有个好前程,结果一有了,就什么都不干了。

尽管很多人觉得葛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也认同他所提议的“恢复工作”,但是,如果真的发生在自家子女身上,家长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因为别的不说,就这一个专业,就远远超过技工学校。

文末。恢复中专”这个口号,现在喊起来,其实还很遥远,其实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家长们为了给自己的子女争取一个好的环境,但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葛先生提议“恢复中专”,你同意不同意?

“前车覆 后车诫”,复旦教授建议恢复中专,大学生太多不是好事

若是回到二十年前,人们还不像现在这般重视教育,一家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简直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喜事,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恨不得大摆三天三夜的宴席,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学生的地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中专都包分配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形势,面对逐年增长的大学...

复旦教授呼吁恢复中专教育,大学生人数过多引担忧

复旦教授呼吁恢复中专教育,大学生人数过多引担忧。如果回到二十年前,人们还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教育,一个家庭能出一个大学生,简直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恨不得大摆三天三夜的酒席,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大学生的地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配中学学位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严重影响...

复旦教授倡导“恢复中专”,社会发达也用不上那么多大学生

复旦教授倡导 恢复中专 社会发达也用不上那么多大学生。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数据显示,普通教育毕业生这一昔日的 标准正在丧失。不要说普高毕业生,即使是高校 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也没那么容易,很多学生满怀信心走出校园,结果在就业过程中却碰了一鼻子灰。从一开始,他们满怀理想,但到最后,理想和抱负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