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中老年人 3类药吃久了,服用时要谨慎!

2023-10-27 22:50:29 字數 4305 閱讀 4020

你是否也曾在电视上看过这样的广告——中老年人吃了某种药后,精神头愈发强劲,神清气爽的模样。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吃药能增强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那岂不是很好吗?

但医生再三提醒,很多药物长期大量使用,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带来心脏衰竭的严重后果。心脏衰竭的危害有哪些?又有哪些药物会增加心脏衰竭的风险?

心脏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统计,美国有550万以上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心脏衰竭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气短、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代谢性酸中毒,危及生命。

心脏衰竭可分为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左心衰竭时,左心室功能不全,使肺循环出现阻塞,表现为肺水肿、呼吸困难等。右心衰竭时,右心室功能下降,出现系统性静脉高压,表现为全身水肿、肝脾肿大等。

心脏衰竭可由多种心血管疾病引起,较为常见的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后心肌病变、各类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变、心包炎等。这些疾病可以不同程度地导致心肌细胞减少或心肌细胞功能障碍,使心脏的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下降。

心脏衰竭较多发于中老年人。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心衰患病率超过10%。随着年龄增加,心脏舒张功能减退、心肌细胞逐渐丧失、心输出量下降等生理变化,加之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存在,使得老年人更易患上心力衰竭。

预防和积极**基础心血管疾病,对于降低心脏衰竭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人群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些药物长期使用的危害!

1、利尿剂

利尿剂是临床上**心力衰竭常用的药物,包括呋塞米、螺内酯等。它们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促进身体排出过多的水分,可快速减轻心脏充血和水肿,但是长期应用利尿剂也会增加心脏衰竭的风险。

相关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导致2型肾小管功能增加,反射性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出现电解质紊乱,最终导致心脏再度衰竭。

具体机制是长期使用利尿剂会降低细胞内钠含量,导致体液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这会刺激肾小球的压力感受,释放肾素。肾素又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细胞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会促进肾脏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以补偿有效循环血容量。

最终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又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脏再度衰竭。因此利尿剂只宜短期应用以**急性心力衰竭,长期应用须谨慎。

2、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使体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而前列腺素具有舒张血管、抑制水钠潴留的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导致前列腺素下降,会限制肾小球的血流量,降低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出现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相关研究显示,老年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较不使用者心衰发生率增加1倍以上。

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也可能增加心脏衰竭风险,这类药物包括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

它们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但是也会刺激肾脏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长期使用导致循环血容量增加,心输出量持续升高,加重心脏负担,最终诱发心衰。

除了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会增加心脏衰竭风险外,以下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病理状态也会成为诱发心力衰竭的调节因素。

1、肥胖可直接增加心脏的负担和心输出量

肥胖时,大量脂肪组织会形成对心脏的机械压迫,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同时,肥胖也会增加人体正常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为提供身体组织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心输出量需持续增加。长期处于这种高输出状态,心脏负担过重,最终导致心脏功能衰竭。

2、贫血也被认为是诱发心脏衰竭的一个因素

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液携氧能力降低。为维持身体对氧的需求,心输出量需要增加,心脏负担加大。长期贫血状态持续增加心脏负荷,可能导致心肌细胞功能障碍。

贫血而导致的组织氧合不良也被认为会刺激肾脏保留的盐分和水分,这些都可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力衰竭风险。

3、过度的体力活动

短时间内的高强度体力消耗,会使机体对氧需求量急剧增加,为尽快运送氧至各组织器官,心输出量大幅提高,心率明显增快,这些都会加重心脏负担。

同时过度运动还可能引起心肌细胞缺血、心律失常,直接导致心脏功能障碍。这对于心脏功能已经存在障碍的患者更为危险,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或发作。那么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呢?

目前医学认为,心脏衰竭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过程,当心肌细胞受损后,无法再生。但可以通过积极的**措施来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主要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以及手术**。

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任何阶段的心脏衰竭患者都非常重要。这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适当进行一些低强度的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脏的损害,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有利于延缓病情恶化。

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根据病情情况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通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输出量,控制症状。

利尿药也可短期使用以减轻充血和水肿,但应注意长期使用的***这些药物联合使用能更好发挥作用,需要医生进行评估调整,随访监测药效和不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严重的慢性心力衰竭,当药物**效果欠佳时,可考虑手术**。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心脏转流手术、心脏移植手术以及心脏再同步**。

心脏转流手术是将体循环血流模式改为与心脏相接,减轻心脏工作负担。心脏移植可完全替代衰竭的心脏。心脏再同步**通过植入心脏再同步装置,协调心室收缩,提高心脏泵血效率。但这些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

心脏衰竭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我们要提高警惕,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上述药物,同时积极控制体重、改善贫血状态等,以减轻心脏负担。发生心脏衰竭后,需调整生活方式,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病情,积极配合**,方可有效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侯继增。 利尿剂长期使用与慢性心力衰竭。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84-88.

陈志华。 非甾体抗炎药与心力衰竭。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8):166-168.

王小明。 心脏衰竭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心血管病学杂志, 2017, 35(4): 380-384.

医生提醒 建议中老年人多吃3样,益气养血免疫力高少生病

王大爷,岁。入秋后常常感到疲劳,容易感冒,身体抵抗力下降,他平时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爱吃油腻食物,还有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习惯。入秋后的疲惫状态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经常出现一些小毛病,家人劝王大爷调养一段时间,于是王大爷决定去医院检查一下。王大爷来到医院就诊,我们发现王大爷身体状况较为...

建议中老年人 秋天要多吃3类,少吃2类,养胃润燥,健康过秋

秋天是南瓜的丰收季节,它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b c和e,以及铁 锌等多种矿物质。而且,南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作,促进肠道健康。因此,中老年人在秋天多吃南瓜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食材 老南瓜胡萝卜 小葱 鸡蛋 食盐 胡椒粉 十三香 面粉 植物油。 将...

“升糖大户”被揪出,提醒中老年人,3种食物别再碰,别不当回事

升糖大户 被揪出,揭示历史真相,提醒中老年人,种食物别再碰,别不当回事。大家好,我是历史学家纳撒尼尔 麦克雷迪。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一场关于食物与历史的旅程。食物,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满足我们生理需求的一种消耗品,更是文化 社会 甚至是历史的展示窗口。因此,今天我要向大家揭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