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丨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

2023-10-19 19:01:45 字數 2025 閱讀 3652

近日,《求是》雜誌發表***總書記重要文章《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文章圍繞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進一步明確理論創新的方位、方向、方法,為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提供了科學指南。今天,黨建網圍繞文中提出的四個要點,梳理了***總書記的部分相關重要論述,與大家一同學習領會。

始終堅守理論創新的魂和根。

理論創新必須講新話,但不能丟了老祖宗,數典忘祖就等於割斷了魂脈和根脈,最終會犯失去魂脈和根脈的顛覆性錯誤。

2023年6月30日,**在**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個重大命題本身就決定,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守好這個魂和根,是理論創新的基礎和前提,理論創新也是為了更好堅守這個魂和根。

2023年10月15日,**署名文章《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及時科學解答時代新課題。

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要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解決中國的問題,而不是要背誦和重複其具體結論和詞句,更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成不變的教條。我們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科學認識,形成與時俱進的理論成果,更好指導中國實踐。

2023年10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用以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必須反映時代的聲音,絕不能脫離所在時代的實踐,必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將其凝結成時代的思想精華。理論的飛躍不是體現在詞句的標新立異上,也不是體現在邏輯的自洽自證上,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回答實踐問題、引領實踐發展上。

2023年10月15日,**署名文章《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著力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

各級黨校特別是**黨校要進一步拓展研究闡釋的深度和廣度,充分發揚理論聯絡實際的優良學風,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科優勢、學術優勢、話語優勢,加強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闡釋工作,在體系化、學理化上下功夫,把黨的創新理論的時代背景、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原創性貢獻研究深、闡釋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其中的道理學理哲理講得令人信服,切實把鮮活的思想講鮮活,把徹底的理論講徹底,有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

2023年3月1日,**在**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推進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途徑。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影響深遠,在於其以深刻的學理揭示人類社會發展的真理性、以完備的體系論證其理論的科學性。

2023年10月15日,**署名文章《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

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絡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2023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人民群眾身處實踐最前沿,對實踐變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聰慧,只要走到人民群眾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能豁然開朗、找到答案。我們的各項工作實踐要走好群眾路線,推進黨的理論創新也要走好群眾路線,決不能閉門造車、坐而論道、流於空想。

2023年10月15日,**署名文章《開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認真學習黨的創新理論 踏實推進體系化學理化

作為黨員和小學數學教師,我深刻認識到著力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的重要性。我們黨的創新理論體系是指以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偉大成果。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斷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向著強國建設 民族復興的巨集偉目標昂揚奮進,並宣傳黨的創新理論體系,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首先,作為黨員,我們應該...

堅持學習黨的理論知識 提高黨性修養

學思想是社群黨員幹部要堅持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提高黨性修養,增強黨性意識和黨員意識,以更好地履行黨員的職責和使命。社群黨建工作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在社群黨建工作中,黨員幹部要堅持學思想 強黨性,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社群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學思想是社群...

巾幗大學習丨黨的二十大精神解讀(37)

黨的二十大精神解讀 37 婦聯心向黨 護航新征程 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 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的良好環境,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這些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