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把注意力集中在拳上

2023-10-10 16:15:01 字數 2442 閱讀 9714

以前寫過一些文章,反對練太極拳時放**,反對集體練太極拳,反對在喧鬧的地方練……

究其根本,還是要追求心靜。道家認為靜是根本,是「覆命」。儒家認為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或是虛筆者按),慮而後能得。練拳要有收獲,必須心靜。

太極拳追求六合,其中內三合要求心靜,這是必然的。而外三合其實也需要心靜,不心靜根本注意不到身體是否協調,是否周身相合。

今天的題目,實際上還是同乙個問題,是從不同角度和側面闡述乙個意思,寫它的背景是今天早晨與拳友一起練拳,他隨著我練。他自己感覺不好,我自己也感覺不好。不如各自練拳自在,並有感覺。因為他得將就我的速度,我也得將就他的速度。注意力就會分散,不能全部集中在拳上。

這件事啟發我練太極拳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太極拳上。

打拳的時候,全神貫注,專注一方,專注哪一方?

專注打拳。

專注打拳,並不只是專注動作。初學者要專注動作。熟練後心有空閒了,也可以注意拳意,注意斂氣,注意勁路,注意周身的配合,這一切都屬於專注太極拳,因為注意打拳時自身的狀態才可能做到拳人合一。

總之,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內部,不要被外界所擾,不要分散到外物。

聽**,注意力會分散到**的節奏上,因為必須隨**打,沒有多餘的注意力去理解拳,體驗拳,所以不可能理解拳意。集體練拳或者跟隨別人練拳都是這個道理,都會分散注意力。

上次那篇反對打拳用**伴奏的文章,有的人說**對人有益,還有的人說宗教也有宗教歌曲。這都是強詞奪理,牽強附會。

*對人有益,那就專心聽**。

宗教有歌曲不假,那也是一種修行,但他們打坐時和懺悔時也不放**。

人要修煉,必須先練專一,專一的程度高到了一定境界,就達到了虛無(這是我認為虛而後能得的原因)。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做到專一,因為有的人通過動來練習,有的人通過靜來練習,到底哪一種才對?

其實無論動還是靜,都是一樣的,動中求靜與靜中求靜,都要先用意,後無意。說靜中求動的,那是噱頭,都是求靜。

所謂的動靜,既是相對的,又有不同的指向。

外形的動或者不動,是動靜,但內心追求的是不動,這是一以貫之的。也即外形可以動,也可以不動,但最終追求的是心的寧靜。心動也好,不動也好,最終也是為了不動。這裡所說的不動,不是不跳動了,而是不慌不亂,不妄動。相當於氣定神閒,內心寧靜,意志堅定。只要氣不動,意不動,心就能定能靜。

因此,打坐也好,站樁也好,外形不動,實際上也是專注打坐,專注站樁,與打拳實質上並無兩樣。打拳專注動作或者勁路,或者拳意,都是為了意有所寄。打坐實際上在入定之前也是要專注某個方面,比如數息,比如守念,比如守丹田。站樁也是同樣的道理。

綜上,打太極拳一定要專注於拳,專注於自身,不要去關注外界。這跟讀書一樣,專心讀書才能理解書中的意思。三心二意不行。練拳是為了弄懂拳,也是通過拳讓自己的意有所歸,意有所寄。圖熱鬧,那是消遣,那不是積蓄。

很多人以為只要活動身體就是健身,只要淌汗身體就有益,這是乙個很大的錯誤認識。楊小樓先生演武生,他練功不可謂不勤奮,天天唱戲,無論是氣息鍛鍊還是活動手腳身體,都不少。但是,有段時間他戲都唱不了了,跟著陳發科先生學太極拳後身體才又**,又重登戲台。

大家不知道傑克遜也曾經學過太極拳。他的舞蹈非常好,那些動作一般人都會覺得很健身。可是他的身體卻垮掉了,失眠,精神也不好,最終五十多歲就去世了。

運動健身,這是乙個最廣為人知的結論。「生命在於運動」,這是乙個最可怕的口號。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科**動才健身」,「生命在於正確的運動」。健美運動員天天運動,健康嗎?長壽嗎?體質虛弱的**汗行嗎?

健身養生是最高的科學,哪有這麼簡單?隨便運動就健身,就養生是不可能的,很多是有害健康的,運動損傷比比皆是,並不僅限於身體的某個部位的傷害。

多數運動,只是提高了器官的功能,提高了生活質量,對養生毫無意義。甚至太極拳也不一定養生,練得好只是有助於養生。因為壽命這事兒,所有的有益養生的條件達到極致也只是必要條件,成不了充分條件,而有害生命的因素,達到極限,每乙個都會成為害死人的充分條件。

太極拳名師張吉平」(我沒聽說過)才去世了,享年六十八歲。楊澄甫宗師享年五十多歲。那些認定太極拳「延年益壽不老春」的人,不知作何感想。

練太極拳,內固操守,精神內斂,抱元合一,只是精神不渙散,有益於身體而已。如果練得不對,精神外逸,那是消遣娛樂罷了。既不能領會拳,得到心領神會的愉悅,也不能得到精神安寧,獲得健康的身體。

太極拳的力量怎麼練

太極拳的力量怎麼練?太極拳的力量怎麼練太極拳是一種強調身體力量 平衡和柔韌性的傳統中國武術。在太極拳中,力量的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不僅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掌握技術,還可以增強你的身體素質。以下是一些太極拳的力量練習方法 1.基本的身體訓練太極拳需要靈活的身體和敏因銳此的,反基應本能的力身。體訓練是太...

太極拳 舞出健康與平衡

在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追求健康和內心平衡成為人們的共同訴求。而太極拳作為一種古老而又深受人們喜愛的養生運動,正逐漸成為現代人追求健康和平衡的理想選擇。讓我們一起探索太極拳的魅力,舞出健康與平衡的人生。太極拳 和諧的舞蹈,身心的修行 太極拳起源於中國,被譽為 內家拳 的代表,強調內在的平衡與和諧。...

太極拳“合的是整勁”

太極拳的對拉勁和陰陽變化與放鬆息息相關。放鬆不是隨便鬆懈,而是在不影響身體結構的前提下,讓手腳關節自然鬆開,骨骼肌肉得以生動地聯絡成一整體,能夠更好地協調運動。對拉勁是陰陽互動作用的結果,勁道的大小取決於它們的平衡與鬆沉自然。整套太極拳的合勁必須貫穿始終,能夠從落空合入手,引發爆發力,實戰應用起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