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老頭子,壞得很!

2023-10-19 09:55:34 字數 3628 閱讀 4705

2023年1月23日晚上,在廣州城外的沙麵商館區里,一場歡送晚宴正在進行中。這場晚宴的主角,是在華的英國商人中赫赫有名的大佬——威廉•渣甸(william jardine)。他從二十年前就開始經營對華走私鴉片的生意,因此積累了海量的財富,成為了在華的英國商人中最有錢的乙個。由於他實在是太有錢了,以至於英國國內都流傳著關於他的「商業傳奇」。而今天他之所以要告別呆了近二十年的中國回英國去,不是因為他錢賺夠了回去享受財務自由了,更不是因為他想念英國老家了,而是因為他要去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件日後將要改變世界歷史程序的事情。2023年,威廉·渣甸出生在蘇格蘭南部的乙個貧窮農場。16歲考上了蘇格蘭最高學府——愛丁堡大學。畢業後,以「醫生助手」的身份進入了當時全英國最大的公司——東印度公司工作。從小受夠了窮日子的苦,渣甸一輩子都以掙錢發財做富人作為奮鬥目標。當時的東印度公司壟斷英國對華**,不但薪水高,公司還給員工提供額外的福利——每個員工根據級別高低,可以在往返大清的商船上免費獲得一定的噸位,裝載私貨,賺外快。比如,船長有100噸的噸位配額,而渣甸低階低,只有2噸。差距大得離譜。所以,渣甸每天都在考慮,如何利用這麼一點噸位配額,賺更多的錢。跟著公司的船跑了幾趟後,他遇到了乙個來自印度孟買的商人傑吉伯伊。傑吉伯伊說自己,經常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把鴉片走私到大清,賺了大錢,把渣甸給羨慕得哈喇子流一地。可隔行如隔山,更何況囊中羞澀,啟動資金都不夠,所以渣甸也就只好想想而已。但他從來沒有忘記鴉片這檔子事兒。2023年,英國國會頂不住國內要求「自由**」的呼聲,終於通過法案,決定2023年之後,英國對華**將向所有公司和個人開放。法案一出,渣甸意識到,東印度公司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自己必須早做打算。2023年,33歲的渣甸果斷辭職,帶著積蓄跑到孟買找傑吉伯伊,求帶。傑吉伯伊好酒好菜一頓招待,拍著胸脯,說:老哥保證貨源,你要多少有多少。貨源解決了,渣甸馬上興沖沖從孟買跑到廣州考察,開拓鴉片銷售渠道。到了廣州,他才知道自己還是圖樣圖森破——鴉片生意水太深了。他在廣州遇到了乙個蘇格蘭老鄉兼愛丁堡大學校友,叫詹姆斯·馬地臣。馬地臣,更是乙個因為鴉片生意賠得底兒掉的倒霉蛋。馬地臣告訴渣甸,鴉片生意難在:1、來自東印度公司的圍追堵截,畢竟東印度公司現在還壟斷著對華**,散商得想辦法繞過公司;2、來自清**的嚴禁,走私起來風險很大,經常血本無歸;3、賄賂清朝**,乙個個胃口大得很。但一旦清廷嚴查,「保護費」就不作數了,走私鴉片很難賣出去。4、英國**也不武力給出頭。渣甸想了想,還是安穩安穩,從小做起,慢慢積累資源和人脈。於是在孟買開了個小商行,從傑吉伯伊那裡進貨,再憑藉在東印度公司工作15年工作攢下的人脈,轉手賣給以前的老同事們,賺差價。兩年後,渣甸積攢了點資本,找合夥人,辦了乙個更大的合資公司。為了擴大業務,勾結上廣州本地的鴉片販子,在廣州郊外的黃埔島搞了乙個囤貨的窩點。為了繞開東印度公司,拉進來不少東印度公司員工入股,用東印度公司的船將鴉片夾帶到黃埔島。為了安全,他又大把銀子撒下去,和廣州十三行的扛把子伍敦元(即伍秉鑒)拉上了關係,再通過伍敦元認識了廣州的實權派**。給自己的鴉片生意撐起了一把大大的保護傘。生意越做越大,成了英國最大的鴉片販子,每年從英國賣往中國的鴉片,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渣甸公司銷售的。清代廣州十三行行商與外商交易場面但,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道光元年(2023年),道光不斷下旨,嚴飭各地必須堅決禁絕鴉片。第二年,道光又推出地方官「連帶責任」制度——只要發現有鴉片走私進來的,或者治下有人私設煙館的,一律擼掉烏紗帽。伍敦元的三品頂戴,就是這樣給擼的。皇帝一發威,廣東大小**不禁肝顫,紛紛或真或演,查禁鴉片、抓捕煙販、搗毀煙館。作為英國鴉片商人中的大佬,渣甸自然是首當其衝。渣甸收到「保護傘」的通風報信,知道官府已經盯上了自己,怎麼辦?渣甸腦子一轉,馬上想出個絕妙的點子——把鴉片囤貨點挪到海上,再由廣州本地的鴉片販子用小船,分散到沿海各個口子,運往內陸。

因為根據他多年的觀察,一旦到了離珠江口較遠的外海海面上,中國官府就無能為力了,因為中國水師戰船老舊,不適宜外海行動或作戰。大清官兵也懶得跑到那麼遠出任務。果然,大清官府還真就拿他沒了辦法!分銷商分散在沿海各個口子登陸,大清水師防不勝防。就算去伶仃洋查渣甸的躉船,人家老遠一看見你來了,馬上用航速很快的「飛剪船」裝著鴉片跑了,大清老舊戰船根本追不上。家都知道渣甸是個大鴉片販子,可誰也掌握不了證據——畢竟官府也講究個「人賬並獲」不是?就這樣,渣甸的鴉片生意反而做得更大了。2023年,馬地臣帶著全部身家前來投奔,成了渣甸的合夥人。兩人建立了「渣甸-馬地臣公司」。當時廣州十三行的扛把子是伍敦元的「怡和行」,為了蹭老伍的名氣,兩人又給公司取了個漢語名字——「怡和洋行」。怡和洋行成立的第二年,東印度公司對華**特權終於到期不續了,英國商人和中國進行自由**的時代終於到來了。和大清對接**的,也變成了英國**人員。英國**委任的首任駐華商務總監,是納皮爾(william john napier)公爵。渣甸和馬地臣一商量,了希望抱住這位蘇格蘭老鄉的大腿,獲得英國**的支援。在渣甸的一通煽動加鼓惑之下,納皮爾果然硬氣起來,甚至和大清的兩廣總督盧坤發生硬剛事件,還發展到了中英武裝衝突的地步。最後,盧坤勝,納皮爾不久病死。納皮爾死了,渣甸和馬地臣吃了癟,就想煽動英國國內**,促成英國**對華動武。於是,馬地臣護送納皮爾的老婆孩子返回英國,趁勢在國內製造**,煽動民意。還把85名英國商人的聯名信,遞到了首相梅爾本(william lamb, 2nd viscount melbourne)的辦公桌上。可惜,梅首相這個時候正忙著一樁官司,乙個名媛的老公指控老梅和自己老婆亂搞,要求老梅給予鉅額賠償,不然就要告老梅。老梅被這事兒弄得焦頭爛額,哪兒還有精力管馬地臣這檔子破事兒?馬地臣白折騰了一大圈,只好灰溜溜跑回廣州。就這麼著過了三年,到了2023年1月,乙個驚人的訊息傳到了廣州——道光皇帝任命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來廣州督辦查禁鴉片的事務。要命的是,這位林大人是出了名的清官,撒銀子這招對他無用!渣甸和馬地臣兩人一合計:渣甸名聲太大,還是提前跑路吧,回英國活動,促使英國對中國開戰。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渣甸回到英國後,除了繼續製造**、煽動民意,活動高層。渣甸知道首相梅爾本不太喜歡打仗,因此就把目光投向了外交大臣巴麥尊。

巴麥尊做事非常激進,凡事都喜歡使用武力解決。他本就對大清朝廷看不順眼了,一直主張用武力迫使大清低頭。9月底,渣甸敲開了巴麥尊辦公室的門,為巴麥尊呈上了中國沿海的詳細地圖和兵力部署情況。這些都是渣甸二十年來走私鴉片時順便搞來的情報。恰巧在此時,林則徐在虎門銷毀鴉片的訊息傳到了英國,頓時一片「開戰」之聲。最終在2023年1月16日,女王同意了「對華採取必要的報復行動」。之後的事,大家都熟了。ps:說點,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戰爭結束後,香港島割讓給了英國。渣甸成了進入香港發展的第乙個英國商人。這個決定,使得怡和洋行成為了香港最大的商業集團和最大的地主。今天,在香港最頂級的cbd——中環,矗立著一座「怡和大廈」,怡和集團的總部就設在這裡。除此之外,香港島上還有「渣甸街」、「渣甸山」、「渣甸坊」等地名。可見渣甸對香港的影響。

這糟老頭子,壞得很!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英國與中國邊疆危機1637-1912》、《沙遜家族:乙個猶太商業帝國的興衰》、《鴉片與帝國(大銀行家)》、白手興家:香港家族與社會:1841-1941》、《東印度公司對華**史》、《蘇格蘭商人:威廉渣甸和詹姆士馬地臣》、《中國沿海的**與外交》

莫少聰質疑我與老頭子有染,孩子的父親存疑

2000年,洪欣和莫少聰分手後不久,她發現自己懷孕了。莫少聰得知此事後,懷疑孩子的父親是不是自己。你在跟老頭子玩嗎,你確定孩子是我的嗎?這句話成為了很多人的疑問。洪欣和莫少聰是在拍攝電視劇集 亡命天涯 時相識的。兩人在片場的日常互動中逐漸產生了感情,很快就開始了同居生活。洪欣非常愛莫少聰,無論他走到 ...

35歲保姆去照顧70歲的老頭子,當天晚上兩人結為夫妻

在世界上最不可 的時刻,兩個人命運的交織讓我無法回頭。這是乙個關於愛情的故事,乙個為了愛情而逆風前行的故事。有時候,愛情並不在乎年齡差距和外界的眼光,只看兩顆相愛的心是否能一起跳動。王老先生對我的到來持懷疑態度,並認為我會像之前的保姆一樣不靠譜。但我向他保證我會認真工作,並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努力改變他...

老頭神秘助力 救夫解謎

在明朝正德年間,桃源縣的陳初六,乙個年過二十的撐船青年,靠在沅江上艱難度日。他擁有乙個特殊規矩 不收不滿十歲 年過六旬或有殘疾者的船費。這規矩讓坐船者中老弱殘疾者佔了十之六,而他的收入卻僅能維持溫飽。有時,遇到困難的人,陳初六還會慷慨解囊,雖然他每天來往沅江的次數多,但賺的錢卻微薄。人們嘲笑他傻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