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企業日」搭建平台 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2023-10-19 18:56:45 字數 1246 閱讀 7478

簽約現場。記者 陳起鴻 攝。

一方是擁有百年辦學史的名校,一方是深耕養殖環保的名企,當「俊科技」遇上「俏市場」,雙方會擦出何種火花呢?昨日上午,「海洋企業日」活動在廈門海洋經濟公共服務中心舉行,現場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海洋生物學院與廈門斯特福科技***完成簽約,共話未來產學研合作的前景。

今年以來,「海洋企業日」聚焦海洋前沿技術發展成果,以「校企聯合」機制為抓手,搭建產學研對接平台和企業宣傳推廣平台,依託廈門海洋經濟公共服務中心、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先後舉辦多個主題活動,跑出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加速度」。

錨定藍海。優化養殖尾水處理。

讓規模化的水產養殖兼顧效益和環保,無汙染化水產養殖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其中,養殖尾水的處理又是重中之重。

福建省水產養殖尾水排放標準即將出台。在此背景下,廈門斯特福科技***通過多年的科研投入,拿出了創新的水產養殖尾水環保處理的解決方案,手握「基於電催化技術的迴圈海水養殖水處理系統」等10餘項專項科技,成為了我市最早一批進軍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的企業。

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系列技術優勢,始終是我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廈門斯特福科技***總經理王福利表示,如今公司獲得的科技領先源於校企研技術積澱,背後既是真金**科研經費的投入產出,也歸功於校企合作下的累累碩果。

為何選擇與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合作?王福利坦言,是校方貨真價實的科研能力打動了他。記者了解到,在2023年高職院校專業競爭力排行榜中,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漁業類專業連續三年位列全國第一,為全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畫骨幹專業,擁有大量的技術和人才儲備。

校企聯合。推動科技成果落地。

校企的強強聯合不僅能推動彼此發展,更能推動前沿技術更快更穩落地。此前,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與廈門斯特福科技***合作,在水產養殖尾水處理等相關技術就取得了系列成果,此次雙方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更是深化產教融合的一大邁步。

企業在市場大風大浪中磨礪出的經驗,能助力我們瞄準科技創新發展的方向。」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海洋生物學院副書記趙梅英告訴記者,產學研合作將充分激發高校、科研機構的技術優勢與企業的市場優勢、產品優勢的有機結合,有效實現各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談及雙方的未來合作領域,趙梅英充滿信心,雙方共同規劃了切實可行的系列合作專案。

隨著雙方的合作加深,最新的市場動向、科技發展能融入教材,不斷提公升學生職業核心競爭力;同時,雙方合作也能推動彼此人才的培養,按照「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校方能選派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鍛鍊,企業技術人員也能兼任學校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實現「師資共享」,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建設產教融合的「校企命運共同體」。

海西晨報記者 陳起鴻 通訊員 李心)

高校學術排名與科研成果轉化的合作

高校學術排名與科研成果轉化 中國政法大學和北京天工智慧科技發展 的合作。中國政法大學一直以來都致力於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取得傑出的學術成就。根據全國第三方大學評價機構校友會網的最新公布,中國政法大學在學術排名中位列第23名,這一成績表明該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內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此外,該大學...

1 31億科研經費,科研成果轉化率為0

1.31億科研經費,科研成果轉化率為0 幾十年來,我國的科技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實力大幅增強。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在很多關鍵領域,我國還有技術被卡住了脖子,只能從國外進口一些產品,如果不滿意,隨時可以斷供,這對我國工業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對此,不少業內人士可能頗感困惑,中國...

全國首屆油莎豆科研成果轉化暨產業發展會議成功召開

10月13日,由省農科院和民權縣人民 共同主辦的全國首屆油莎豆科研成果轉化暨產業發展會議在民權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院院長張新友,商丘市副市長高大立,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黨委書記胡志超,吉林省農科院副院長牟忠生,省科技廳農業農村處處長李錦輝,省農業農村廳科技教育處處長鄭曉傑 副處長張禕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