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很容易把孩子带坏的10件小事

2023-11-09 18:40:03 字數 5980 閱讀 5190

作者 | 可乐妈。

* |妈妈抱团(id:mmbaotuan)[gf]25d0[/gf]平日里,我们经常能听到父母埋怨孩子身上有各种毛病:懒散、坐不住、不爱学习、做事不认真、一天到晚就知道看手机。却忘了,孩子的问题,大部分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就像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的:

“孩子之所以出问题,百分之**十的问题都出在父母身上,你做好了父母,孩子一定会更好。

我希望大家先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父母,尽管我自己也不合格,至少我们应该付出努力。”

我们的孩子是最敏锐的观察者,他会用眼睛洞察,用耳朵倾听,用行为模仿。父母的有些言行,看似无伤大雅,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特别是以下10件小事,家长们一定不要再做了。

爸爸一回家就瘫在沙发上玩手机

托尔斯泰曾说:

“全部的教育,或者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看到孩子“机不离手”,父母就气不打一处来,觉得孩子太不自律。可实际上,很多家庭中,爸爸比孩子的“手机瘾”更严重:每天回家后第一件事不是洗手,而是往沙发上一躺,掏出手机就开始玩。

平时吃饭、洗漱、上厕所时,眼睛都紧紧盯着屏幕。这样的行为,不仅给孩子做了坏榜样,也破坏了家里学习的氛围,给了孩子一个不学习的借口。所以,作为父母,与其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如给孩子做好榜样。少玩一会儿游戏,少刷一会儿**,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已经走在了自觉、勤奋的道路上。

爸爸从不分担家务

有多少家庭的“分工”是这样的:妈妈洗衣晾衣,爸爸则瘫坐在沙发上纹丝不动;妈妈洗菜做饭,爸爸却自顾自玩手机,时不时还要催一句“饭怎么还没好?”;妈妈在扫地拖地,爸爸已然打着鼾睡去。一直以来,父母都致力于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点滴对孩子的影响。有研究显示:一个家庭中,爸爸越爱做家务,孩子的未来也就越成功。相反,如果爸爸从来都是两手不沾阳春水,这个家的男孩也会缺少责任感,不懂得体谅他人;女孩则会不够自信,惧怕困难,在职业的选择上更为狭窄。要知道,生活处处是教育。一个主动做家务的爸爸,才是孩子幸福生活的缔造者。

妈妈经常抱怨

作家刘继荣分享过一段自己的往事:有阵子,丈夫在外地工作,她一个人又要上班,又要顾孩子,忙得脚打后脑勺,心里也颇多怨言。于是,每天下班一回家,都苦着张脸,洗衣做饭时,也动不动就唉声叹气。不仅如此,她还经常给朋友打**抱怨,哭诉自己作为员工的艰难和职场妈妈的疲惫。直到有一天,刘继荣无意中听到儿子跟同学的对话。儿子用她的口吻说:

“我没有幸福感,**能笑得出来,人生太苦了。
这一刻,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抱怨竟然像水蛭一样,吸走了孩子的快乐,只留下满满的负能量。心理学家李雪说:
“抱怨自己的不幸,是摧毁孩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孩子是天生的能量接收器。妈妈心态乐观,不诉苦、不抱怨,[gf]200d[/gf]孩子在面对艰难坎坷时,才会生出勇敢前行的底气。

爸爸一言不合就发火

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遗传和性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智力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性格则主要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性情温和,孩子自然会学着好好说话;父亲脾气暴躁,孩子就学会了用吼叫和拳头沟通。当班主任的闺蜜跟我说,她班里有个小男孩,经常欺负同学。有一回,闺蜜请男孩的爸爸来学校谈话。没想到,这位爸爸见到儿子后,二话不说就是一巴掌:“再敢打同学,看老子回家不揍死你!”坏情绪,就这样在亲子之间代代相传。《养育男孩》一书中写道:“爸爸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如何控制好情绪。”把脾气化为绕指柔,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宽松的家庭环境。唯有如此,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妈妈总是唠叨孩子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成为妈妈后,我们好像总有操不完的心,以至于一见到孩子,就忍不住反复叮嘱、提醒、督促。可结果就是,妈妈越唠叨,孩子越叛逆。节目《老师请回答》中,就有这样一对母子:

孩子没考好,妈妈唠叨他;

孩子写字慢,妈妈唠叨他;

孩子字写得不端正,妈妈继续唠叨他。

可孩子呢?不光没有变好,反而说谎成瘾,对学习没有丝毫的自觉性。老师布置作业,儿子就抄答案糊弄了事,更让妈妈生气的是,有时候答案都抄串行了,儿子还嘴硬说是自己写的。为此,母子俩天天吵架。关于唠叨,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早就提醒我们,当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时,只会激发对方的逆反心理。而想要孩子自律、高效地成长,父母就要学着多做饭、少说话。父母大包大揽

在家庭教育指导师郑启涓看来:

“许多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本意是想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但却阻止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和能力的发展。”
不闻不问的父母,当然是不合格的;可有时候,一对无微不至的父母,对孩子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伤害呢?6岁时,孩子要上学了,出门前,你帮他穿上鞋,系好鞋带,又把他的书包背在肩上;12岁时,孩子想自己洗衣服,你一把夺过去,说“小祖宗哟,你去看电视就好”;18岁时,孩子到了大学,随便找了个地方一坐,你则气喘吁吁帮他办手续、铺床单、打扫宿舍。到头来,父母的大包大揽不仅摧毁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杀死了孩子的感恩心。有些事,父母不教,孩子永远不会懂。不肯放手的父母,永远也养不出独立、感恩的孩子。父母经常吼孩子

一位小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形容自己的妈妈:

“头发直立,像一根根金光闪闪的针,感觉随时都要扎在你身上。”

“眼睛最可怕,瞪着你,喷出一条条火蛇,要把人烧死。”

“最可怕的就是那张嘴了,就像是火山喷发一样,说出的一句句话,像火焰,简直能把人烧死。

当父母大吼大叫时,孩子其实是没办法从中学会任何教训或道理。那个小小的人儿,只会被情绪的利刃割得遍体鳞伤。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心、怯懦,自卑到骨子里。有句话说得好:
“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从今天起好好说话,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爱的孩子,孩子才能心有可依,梦有可栖。父母爱拿孩子跟别人作比较

青少年蓝皮书》曾做过一次关于“孩子最不喜欢家长说的几句话”的调查。令人意外的是,近一半的孩子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天天看书从不玩手机,早睡早起还抢着做家务。可对孩子来说,“别人家孩子”就仿佛是一个魔咒,只会让自己产生无穷的压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正所谓,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与其用比较让孩子变得自卑、敏感、争强好胜,倒不如欣然接纳他原本的样子,让他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妈妈总是让孩子等一会儿

最近,我发现儿子添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无论叫他干什么他都磨磨蹭蹭半天才去。我有点生气,问他为什么不能立马就去。儿子却说:“我是跟你学的呀!”我愣了一下,这才回想起:最近,因为家里老人生病了,我一直忙着单位、医院、家里三头跑,每次儿子问我什么,我都让他“等一会儿”,或者“妈妈晚点再跟你说”。没想到,我随后的一句敷衍竟然让孩子变得拖延、磨蹭。好在孩子的不当行为里,也藏着父母修行的密码。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决定今后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多一点耐心,多一些专注。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孩子,永远是最有效的教育。

父母不遵守社会公德

看过一则新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一位女士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后排的小男孩一直在踢她的椅座,持续了20分钟。在此期间,这位女士曾多次出言制止。谁知,当女士最后一次提醒男孩时,男孩的爸爸突然朝着这位女士的椅背用力踹了一脚,导致椅背狠狠磕在她的后脑勺上。更让人气愤的是:当女士要求男孩一家道歉时,这家人不仅没有丝毫歉意,男孩的爸爸还要冲过来打她。孩子小时候,家庭就是他看世界的一扇窗。父母扭曲,孩子就扭曲。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遵守社会公德,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收获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孩子。

主持人白岩松曾说:

“不是生理上当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的父母,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很多时候,正是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决定了孩子将来的路。教育是一趟崎岖旅程,为了我们的孩子,请所有家长不断淬炼、沉淀,将自己修炼成孩子心中的典范,指引他们向前。点亮“在看”,愿我们都能用点滴的教育,为孩子铺就繁花似锦的前程。宠粉福利来啦

每天推送的任意一篇文章精选留言点赞排名(点赞数量需超过30)第一的读者,即可获得折叠晴雨伞(如上图示意)。

领奖规则:

1.中奖人需同时满足关注“湖北e家庭”微信***留言72小时内点赞数超过30;留言点赞数排名第一。

2.集赞统计截至发文到72小时,届时将回复您具体领奖方式。

3.每月每人限领一次,数量有限,快来参与哦~

the end

本文**:妈妈抱团(id:mmbaotuan),妈妈的辛苦和幸福,我们都懂;妈妈们的成长交流平台,欢迎关注。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扫码***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喜欢文章,点亮这里↓↓↓

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很容易把孩子带坏的10件小事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习惯。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经意间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很容易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本文将列举出十个父母在不知不觉中带坏孩子的小事,并分享一些建议,帮助父母们更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但过度溺爱却会让孩子变...

中产父母,正在不知不觉把孩子当成商品来投资

以下文章 于谷雨星球 作者晓潼 侵权删。前两天,看到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话,非常有共鸣 中产父母,正在不知不觉把孩子当成商品来投资。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产品经理。为了打造出牛娃式的好产品,得以终为始,紧抓细节,大到方向选择,小到每日安排,一步步规划出一条考高分 上名校的成功路线。过程中一个小环节都不能错,...

这7种父母,很容易把孩子培养成“仇人”,尤其第三种

阿e教育摇篮 编辑 阿e教育摇篮 本文 阅读时长约分钟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言传身教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然而,有些父母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仇恨情绪,甚至成为彼此的 仇敌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几种最容易导致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 甚至敌对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