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范蠡才能看透人心

2023-11-29 03:40:09 字數 3063 閱讀 9285

公元前472年的那个秋天,原本是令人期待的丰收季节,但对于曾经协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的功臣——文种来说,却是逝去的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刻。他不明白,自己为了帮助勾践完成大业所付出的那些智慧和努力,为什么换来这样悲惨的结局——被勾践一剑斩于剑下。

文种生于草莽,却有勇有谋,他与另一个同样来自贫贱家庭的勇士——范蠡以前后来到越国,都成为了越国的军事智囊团中的成员,辛勤工作,倾尽心力,以实现越国的崛起。

然而,勾践却只使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把吴灭了。在这简单的几个字里,包含着多少无奈,多少苍凉。也许,他在那瞬间想到了范蠡,那个躲过这一劫的伙伴。所以,他可能也在心中默默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只有范蠡才能看透人心,看清世界的趋势。

范蠡,一个被人们推崇的军师。他不仅拥有出色的谋略,更重要的是,他有着清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他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预见到别人无法预料的未来。他知道,勾践需要的只是可以帮助他成功的人,而不仅仅是他认同的伙伴。

时移世易,暮色渐渐降临。秋天的夜晚更加寒冷,也更加寂静。留下的人们在怀念逝去的过去,而逝去的人,则在另一个世界里探寻新的生活。他们的故事,早已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珠,闪烁着独有的光彩。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人物和事件纠葛在一起,交织出一个个古老的传奇故事。

再说越王勾践,他可是个狠角色。刚刚即位,就遭到了吴国王子夫差的侵袭。为了保命,他只好与妻子一同为人质,被困在吴国长达三年。这期间,他们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每天吃剩饭剩菜,还要喂马、洗衣服、扫地等等。这对于一位曾经贵为王宫的君主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勾践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目标,反而是默默忍受,用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机会终于来了。大概是天助勾践吧,公元前480年,夫差突然生病,病情严重到数月都不见好转。这对勾践来说,无疑是个天赐良机。于是,他请来了当时吴国著名的谋臣范蠡,请求他帮助安排一下,让勾践能够亲自照顾夫差,以此博取夫差的信任。

范蠡自然知道这个主意的重要性,于是他把勾践带到了夫差的床前。见到勾践的那一刻,我相信夫差心里肯定很震撼。足足三年过去了,这个曾经的敌人竟然变成了这样一副模样,完全没有了当初的傲慢与嚣张,有的只是满脸的疲惫和。敌人之间的感情真的是那种可以为了对方付出一切的真情。勾践拉着夫差的手,轻声细语地安慰他,看着夫差的粪便不嫌脏地品尝一番,还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夫差的健康。

这样的细节深深打动了夫差,他被勾践的坚守和深情征服了。再加上旁边伯嚭的说辞,他觉得应该原谅勾践,并决定将越国降为附属国,允许勾践回国。几天后,夫差病愈,举行了盛大的宴席欢迎勾践回归祖国,并为之送行。恐怕那时的夫差做梦也不会想到,他的宽容只会换来更大的灾难。

回到越国后,勾践开始了他的复仇之旅。他卧薪尝胆,刻苦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而他的大臣范蠡和文种,也尽职尽责地发挥作用。虽然吴国仍然强大,但勾践通过不断的耕种与强化军队,慢慢提升了越国的国力。他还听从了范蠡的建议,让西施成为夫差新的宠妃,迷惑他,使他逐渐疏远朝政。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瞅准时机,趁着吴国国君吴王夫差带领大军征讨齐国的时候,果断出兵攻击吴都。这不,吴王夫差点儿吓得手脚冰凉,抱头乱窜,只好赶紧向勾践提出求和。这么一来,大家就看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战争戏码。

勾践一点儿也不给吴王夫差留面子,直接就把他给打发到边境,让他自力更生。到了公元前476年,勾践又准备起兵攻打吴国,这下子,吴都被团团围住,无处可逃。吴王夫差感觉自己像是老虎变成了老鼠,毫无尊严。可是,这位吴王夫差啊,被逼到了这份儿上,最后还是不得不低下头,像狗一样乞求勾践放过他。

一想到这些,吴王夫差就觉得恶心,觉得自己真不该不听伍子胥的劝告。于是乎,他脸色难看,举剑自杀身亡。

曾经那个跟着勾践出生入死,一起把吴国踩在脚下的范蠡,此刻却看着满桌的酒肉,心里充满了惶恐。范蠡知道,趁这个机会逃跑或许还有希望。于是乎,他悄悄地溜出去,逃离了现场。在临行之前,范蠡给另一位谋士文种留下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文种看过范蠡的离别信之后,开始仔细考虑他的话。但是吧,文种虽然有所顾虑,但又觉得范蠡说得不对。所以尽管被勾践晾在一边,但他依然坚信军功就是衡量地位的标准。于是乎,他开始称病不出门了。毕竟,这些都是虚名。但是,他的这个决定正好给了那些想要害他的人机会。

到了公元前472年,这位曾经帮助勾践打败吴国的谋士文种,竟然被勾践下令杀掉了。这对于文种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他想不通为什么勾践要这么对他。

他心有不甘地走到勾践面前,愤慨地质问:"当年,我不惜深入险境与吴王夫差谈判求和,又为你献上九条锦囊妙计,助你轻松打败了吴国。现在呢,你就这么对你的功臣吗?"

听到这话,勾践脸色阴沉,语带讥讽地回答:"我只用了其中的三条,剩下的六条,你还是跟先王说吧!"

说完,他抽出利剑,扔给文种,然后扬长而去。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文种的心顿时仿佛坠入了深渊,他拿起那把利剑,狠狠地刺进了自己的胸膛。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后悔莫及,眼泪无声地滑落。

话说回来,为了生存,勾践真的是豁出命去,在吴国当牛做马,甚至亲自品尝吴王夫差的粪便。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做法,你能指望他做出什么正大光明的事情?范蠡嚼透了这一点,知道兔子一旦注定死亡,就不再需要猎狗,于是他带上美人西施,隐姓埋名,远避他乡。虽然这样躲过了一劫,但是范蠡还是看着文种的失败,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臣子的功劳太大,就会引起君主的猜疑,甚至危及自身。可幸的是,当他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还不算太晚。

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 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人生如同一场漫长的旅程,充满了未知和变数。在这场旅程中,我们不断地面对着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成长和进步。然而,要在这场旅程中不断前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 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创造是人生前进的动力。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想法和创造力,只有通过不断地创造,我们才能开拓新的领域 探...

心理学家 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看得懂这五个场景

你是否曾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格格不入?你是否曾在喧嚣的人群中感到孤独?如果你有过这样的感受,那么请继续往下看,因为这篇文章是为性格内向的你量身定制的。场景一 人多的聚会 在人多的聚会上,你总是那个最沉默的人。你并不讨厌社交,但你更喜欢独自思考。你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那种与世无争的平静。在...

只有最低处才能看清人性本来面目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主题,那就是 只有最低处,才能看清人性本来的面目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可能会表面看起来很和善,但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恶意和贪婪,而有的人可能会表面看起来很冷酷无情,但是实际上他们内心却充满了善良和同情心。只有当我们处于最低处,才能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