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如何藏精?

2023-11-28 10:00:14 字數 3566 閱讀 4530

中医有句话叫做“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这话的意思是:到了冬天,我们身体的气机收敛,应该藏精,如果冬天不能收藏精气,来年春天,体内正气不足,就很容易被温燥所伤,从而生病。

黄帝内经》指出,冬季养生主要就是顺应“闭藏”的规律。在冬天,动物要冬眠,花儿要凋谢,大树也为了“藏”,树叶萎缩,元气都收了回来。对于人体来说冬天要藏什么呢?

答案是藏精!这里说的“精”,也就是人体这个有机体的“家底”。

那么,到底什么是藏精呢?什么行为又是不藏精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古代医学文献中的“精”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指先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人体的津液等。文中所说的“精”主要指先天之精,即“肾精”。

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这里的“精”指“肾精”,即“先天之精”。中医学认为“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生殖,肾中精气充沛发展到一定阶段,女孩、男孩就具备了生殖能力;二主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等一系列生命现象,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因此,肾中精气充沛,人体正气旺盛,生命力强,就不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

古人强调冬天要“藏精”,这是因为从自然规律来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阶段,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比较缓慢,机体表现为“内动外静”的状态。这时候应该注意顾护肾中精气,不要妄自扰动,否则就会变生他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认为:“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主房劳说(即性生活),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即冬日天气应寒,而阳不潜藏,如春日之发泄,甚至桃李反花之类亦是。” 比如冬天熬夜不注意休息、劳心劳力、出汗过多、欲望过多,这些都是不藏精的表现。

春必病温”中的“温”即“温病”。古代医家认为,冬天里不注意顾护精气,阳气被扰,人体易感受外邪,寒邪郁久化热,到了春天阳气升腾,伏热外发就会生“温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或细数。从西医学角度看,多属细菌和病毒**染,往往发病急、发展迅速、病情严重,有的时候还会造成流行性疾病传播。

精”—“家底”,首先是我们从父母那里传承来的,我们从父母那里传承的“精”,具有我们以后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基本信息和储备,这叫先天之精。

但是,仅仅接受了传承还不行,我们自己从外界吸收、积累、沉淀,从而用来生长发育。所以,我们的先天精气就会分化出专门运化外物的脏器——脾胃,脾胃工作,就吸收了食物中的水谷之精,再加上先天精气分化出来的肺,来吸收空气中的清轻之气,这二者和先天之精汇聚到一起,成为了我们人体一元的根本——元气,所以这二者叫后天之精。

人体内的“精”收藏在何处?《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所以,人体的“精”是封藏于肾的。在肾精(家底)充沛的情况下,我们开始生长发育,此时,精气充盈身体,精气也会散布在其他脏腑,帮助其他脏腑完成自己的建设,故而称为五脏之精,分别保存在五脏之内。

灵枢·本神》说:“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阳,此则死矣。”这五脏之精,在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反过来汇聚于先天之精。而不了解中医的人,一提到“精”,就以为讲的是生殖的**。不是的,中医“精”的范围更广泛。

人体的“精”都有哪些作用?

1、繁衍生命。肾精会化生出生殖之精,并将遗传信息与气血储备传承给下一代,这是精的重要作用。(父精、母血,都属于此类)

2、濡养作用。精能滋润濡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

3、化血。精为阴阳合体之物,可以化生阴阳。成阴,则可以为阴血。所以精可以转化为血,是血生成的**之一。精足则血旺,精亏则血虚。4、化气。精可以化生为气。气可以充盈脏腑,保护体表。因此,精是生命之本原。《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可见精足则正气旺盛,抗病力强,不易受病邪侵袭。

5、化神。《素问·遗篇·刺**》说“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精充则神足。只有保精,才能全神。

这样说,大家就明白了,“精”是人体的生长发育,保证健康的根本。所以,固护精气,是非常重要的。

精在中医里指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活动的根本。冬季是养精蓄锐、敛阴护阳的季节,因此,在冬季顺应天地之道敛阴护阳,来年才能有足够的正气去抵御外邪,避免生病。冬天养藏,应该从精神、饮食、起居、活动及用药等方面进行。

情绪宜清静淡泊《黄帝内经》有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所谓“心藏神,肾藏精”,过度劳心费神,则会消散肾精,不利于冬藏。

*。冬季应养心藏神,形与神俱,宜保持情绪的清静淡。

泊,如果过度兴奋与激动或悲伤、动怒,则阳气外浮,易引起人体疾病。

饮食需有节。

后天之精**于脾胃吸收的水谷之精,如果饮食不加节制,损伤脾胃,则后天之精的贮藏亦会受到影响。因此,要做到食饮有节,应少食辛辣,久食辛辣食物会耗阳伤阴。

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可以进行食补,但要“因地制宜”。冬季北方天气相对寒冷,进补宜温热,可选择羊肉;南方气候温和,进补忌温热,应以清补为主,可选择鸭、鱼等。冬季亦可多食黑色食物以补肾,同时注意不要过食西瓜等非时令之品,防止物候不相应而对人体有所损伤。

起居注意保护阳气。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季天寒地冻,人体阳气容易被寒邪所伤,因此在冬季应当注意保护阳气,早睡晚起,养气固精。睡觉可使阳气归根,归根即是藏精,早卧可以使阳气更好地闭藏,等到有日光时晚起则可避免寒邪伤及人体。

阳气,同时可养阴气以固精。过度劳累、过度熬夜,会大大损伤阳气,伤气血,而精血同源,人体气血不足则会调动肾精来提供动力,这样会损伤人体之根本。

保护人体阳气还要做好防寒保暖,尤其是脖颈、腰腹、脚和脚踝。做好脖颈保暖是为了预防风邪的入侵。而脚及脚踝离心脏较远,阳气到达缓慢,阴气聚集,最易受到寒气侵袭。另一方面也要切记,颈项、脚踝等处衣物应松紧适中,以免过紧妨碍经络气血运行而生病。

生活起居方面,还应注意,不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房事要节制有度,不妄耗肾精。

运动不宜剧烈。

冬季气候寒冷,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尤其要避免挥汗如雨的剧烈运动。挥汗如雨会耗气伤津,干扰阳气的闭藏,伤及人体津液。尤其是体质差、气血虚弱的人,剧烈运动会更加损耗人体气血津液,使身体更加虚弱。同时,过度运动使阳气外浮,也会造成收藏不足。

建议选择轻缓柔和的运动进行保健,比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瑜伽等。

可借助药物养精护肾。

冬三月,由肾主时。冬天养精,即是护肾。冬天可用药物来补肾,从而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

古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药补可选择性质温和的膏方进行补益,但注意要根据体质的寒热虚实辨证选择。也可选择艾灸,用艾条的温通作用,促进人体阳气的生成,提升身体对外界环境及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总之,冬季养生主要是顺应大自然的养藏之道。冬天精气养藏得好,来年阳气充足、生发有力,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深入冬季养生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入冬需注意的健康攻略

编辑 小磊运动达人。小磊运动达人。阅读此文约五分钟,祝您阅读愉快。寒冷的冬季是人体阳气收敛的时节,同时也是养生的 期。俗话说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意味着冬天的养生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一年的健康。将为您详细介绍入冬时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助您度过一个健康而充实的冬季。冬天的寒冷天气容易导致体表血管收缩,...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什么意思?冬天应该如何正确养生?

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保养身体,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如感冒 咳嗽 关节炎 干燥等。古人有云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冬天不好好养生,不把身体的精气藏好,那么到了春天,就会因为阳气不足而生病。那么,冬天应该如何正确养生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冬季养...

立冬时节 “冬藏”如何“藏”?

编辑 小雪花说健康。小雪花说健康。随着立冬的到来,大地逐渐进入了冬季,这是一个自然界进入休眠状态的时刻。在这个时节,我们的身体也需要做好 冬藏 的准备,以适应寒冷的气温和短暂的日照时间。如何在冬季养生,让自己的身体更好地适应寒冷环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冬天是进补的好时机。寒冷的天气使得身体更需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