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帝好色成性,却英明的要命,2件大事做得很漂亮

2023-11-26 23:55:04 字數 4893 閱讀 9131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明朝的十几位皇帝中,明穆宗朱载坖,即隆庆帝的名字并不是那么耀眼。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位皇帝,在列举明朝皇帝时常常将他忽略。这也很正常,毕竟这位皇帝的在位时间不长,仅有五年,并且还有着“耽于酒色”的名声。

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隆庆帝不过是一个昏君,没做什么事情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隆庆帝好色不假,但也是有能力、有手段的。他在位时期完成了两件大事,也称得上英明了。那么,隆庆帝的真实形象究竟是怎样的呢?他为何好色,又完成了哪两件大事呢?

隆庆帝的好色,很大程度上跟他的父亲嘉靖帝朱厚熜有关。嘉靖帝确实是位聪明绝顶的皇帝,但他喜怒无常,难以捉摸,喜欢以各种“术”来驾驭臣子,让臣子去猜他的心思,这一点对于他的儿子们也是一样。

并且嘉靖帝还迷信道士陶仲文的“二龙不得相见”理论,坚持不和儿子朱载坖见面,甚至都不通信。尽管两人的住所近在咫尺,但嘉靖帝终其一生都没见过几次朱载坖。

虽然在原太子去世后,朱载坖已经是最年长的皇子,嘉靖帝却一直不立朱载坖为太子。朱载坖始终是“裕王”,还面临着另一个皇子景王的争权。他既不能和父亲说话,也始终搞不清楚父亲在立储问题上的具体态度,终日提心吊胆,其压力可想而知。

这样一个常年面临巨大压力的人,一旦去掉头顶那座“大山”,不再受压制之后,自然会有极强的放纵欲望。这就好像高中生在高考完之后,暑假也往往会痛快玩一场,很难再回到高三时那样“悬梁刺股”的状态。这一点对于朱载坖而言也是一样,并且他承受的压力比高中生可大得多,得到的喜悦也大得多,登基后自然就彻底“飘”了。

据记载,隆庆帝登基后的处事风格是“端拱渊默”,也就是在上朝时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决定具体事务,把事情都交给臣子们去做,甚至连祭祀都不怎么去了。这样一来,内阁实际上成为了明朝权力运行的中心。

那么,隆庆帝这也不管,那也不去,主要精力都用在什么上面了呢?女色。隆庆帝好女色是事实,这一点在当时也是出了名的。他还当皇子的时候还谨小慎微,不敢表现出这种欲望,担心影响自己的形象,也担心会被嘉靖帝猜忌,因此“姬御甚稀”。

而到了即位后,他这种被长期压制的欲望就彻底释放了出来,并且释放得有些过头了,到了隆庆帝自己也控制不住的地步。他之所以英年早逝,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过于沉湎酒色,从而被掏空了身体。

隆庆帝好色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即位两年半,就封了十三名妃子,注意妃子只是皇帝的“高级老婆”,实际上隆庆帝临幸的女子远超这个数量。他多次挑选宫人,每次都在三百人左右。听说江南美女多,就派太监到江南搜罗美女,以至于江南地区掀起了几次“拉郎配”风潮。到了2023年以后,隆庆帝患“色痨”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

当然,如果隆庆帝只做了这些事情的话,那他就只是一名昏君而已。但如果仔细研究隆庆一朝的变化,就会发现隆庆帝的形象没有这么简单。隆庆帝虽然不常管事,但对于大事还是非常重视的。隆庆一朝承前启后,完成了两件大事,为之后万历初期的辉煌打下了基础。

明朝跟蒙古也算是老对手了,当初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把蒙古人赶到了北方草原放羊。然而此后明朝虽然也数次发动北伐打击蒙古,一次次击败蒙古部落,但始终无法接将其彻底征服。

而蒙古也无数次南下劫掠,还给明朝带来了几次“惊喜”。比如瓦剌的也先就曾在土木堡之战中打垮明军主力,俘虏明英宗,进而攻打北京。而蒙古的俺答汗也曾在嘉靖时期南下包围北京,在北京郊外大肆劫掠,明军不敢反击,蒙古人扬长而去,史称“庚戌之变”。

到隆庆帝即位时,明朝和蒙古已经你来我往打了快两百年时间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战争成为了明蒙关系的常态,和平反而少见。然而在隆庆朝,这一困扰了明朝两百年的难题居然解决了。

俺答汗有个孙子,名为把那汉吉。2023年把那汉吉结婚,娶了个漂亮老婆。把那汉吉非常喜欢这个妻子,然而俺答汗也看上了她,强行把她从把那汉吉身边夺走。把那汉吉大怒,直接带着部下跑到大同投靠了明朝。

俺答汗的正妻克哈团非常喜欢这个孙子,俺答汗也不能坐视孙子被明朝控制,只能跑到明朝边境要人。隆庆帝意识到把那汉吉事件是改善明蒙关系,乃至彻底解决双方两百年来征战不休问题的绝佳机会,便积极干预了此事。最后明朝以要回汉奸赵全等人为交换条件,让俺答汗带回了把那汉吉。

而更关键的是,这件事让明蒙双方认识到对方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可以坐下来商谈、和平共处的。宣大总督王崇古趁机提出可以对俺答汗进行“封贡”,从而促成两者间的和平,而内阁首辅高拱也赞同这一提议。

当然,如此政策自然也会招来激烈的反对声,当时大批言官对高拱群起而攻之,认为与蒙古“势不两立”,不应该与蒙古议和,更不能**。

关键时刻,隆庆帝站出来坚决支持封贡的政策,并利用皇帝的权力对反对者加以打击。比如山西道御史叶梦熊曾坚决反对收留把那汉吉,隆庆帝就将其降职、外调。隆庆帝的坚决支持,是隆庆和议成功的关键因素。

并且,隆庆帝本人的思想也较为开明。他提出“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存于宇内也”,这种思想境界实际上已经能和唐太宗李世民并列,在古代帝王中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这一点与他的父亲嘉靖帝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终,在隆庆帝和高拱、张居正、王崇古等人的努力下,隆庆和议最终达成。此后直到明朝灭亡,蒙古再也没有发起过对明朝的大规模战争,而明朝也在边境**中获益颇多。虽然这场和议没有彻底消除两者间的冲突,但明蒙边境整体上已经远比和议前要和平了。

当然,这场和议有把那汉吉来投的偶然因素,也有戚继光、王崇古、李成梁等人大力加强北方边防的客观原因。但隆庆帝作为最高决策者和高拱的重要支持者同样也是功不可没的,如果他像嘉靖帝那样顽固,这场和议或许就无法达成了。

在朱元璋颁布禁海令以后,明朝维持了近两百年的禁海政策。尽管在此期间明朝曾有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此事完全是官方行为,而缺乏民间**的参与。而在此之后,中国面向海洋的大门便关上了,只剩下了走私**。走私**虽然利润丰厚,但不会有一文钱纳入朝廷的府库,反而还滋长了海盗,并且中国的海外影响力也削弱了。

禁海令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倭寇猖獗,由于无法出海经商,或者说走私**的成本过高,沿海地区的部分居民走投无路,只能出海当盗匪。这些人的配合和引导是倭寇得以在沿海肆虐的重要原因,这也就导致明朝虽然多次打击倭寇,却总也无法将其消灭。

禁海令实际上成为了倭寇、海盗屡禁不止的根源,福建巡抚许孚远就上奏说“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直到隆庆帝登基时,沿海地区的倭寇问题依然严重。隆庆帝针对这一情况锐意改革,在登基后不久就下令“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于是福建巡抚都御史涂**就上书“请开市舶”,也就是废除禁海令,重新开始海外**。

隆庆帝当即同意了这一建议,下令解除海禁,调整海外**政策,允许民间商船远赴东西二洋**。随后又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作为与外商**的中转站。朝廷在这里设置督饷馆收税,获利颇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

当然,开海这一决定,是没有这么容易执行的。因为在长期的走私**之下,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结的利益集团。对他们来说,维持走私**才能让自己赚钱,才能继续收取各路走私商的贿赂。一旦开海了,民间**合法了,竞争者也变多了,他们**还能获得走私**这样的暴利呢?

因此,开海令在一开始也毫无疑问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但隆庆帝坚持克服了这些阻力,将开海政策推行了下去。虽然隆庆开海只是开了一条“缝隙”,整体上对海贸依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并且只有月港这一个“特区”,但是这样的开海已经给明朝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隆庆开海以后,“倭渐不为患”,倭寇的势力日益衰落,再也不能像嘉靖时期那样对沿海造成巨大危害。并且大量的**和西方商品也涌入中国,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更关键的是朝廷也从海贸中获得了惊人的财富,为张居正后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同时,隆庆开海还有一个长远影响,那就是大量华人开始定居海外,向东南亚地区移民,在当地形成了一个个社区集团,拥有了巨大影响力。可以说这些社区是比**更为宝贵的财富,一旦中原王朝决定向东南亚开拓——无论是军事征服还是商贸控制,这些社区都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可惜的是,接替明朝的清朝却缺乏海洋意识,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笔宝贵遗产的重要性,反而将南洋的华人视为“弃民”,对他们视而不见,从而错失了这个海外开拓的绝佳机会。

但无论如何,隆庆帝的这两件大事——隆庆和议和隆庆开海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可见隆庆帝本人的目光之长远。他虽然好色,却也称得上英明。

而隆庆帝的形象也就此渐渐浮现了出来:一个虽然沉湎酒色,虽然难以控制自己的欲望,却依然有着底线,有着责任感,并且在关键问题上勇于决断的皇帝。这位皇帝自然没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明君那么出色,却也称不上一个昏君,甚至还有着英明之处。无论如何,这位不那么有名的皇帝,也应该在历史中有自己的地位。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优质作者榜#

隆庆帝 明朝中兴的奠基人

明朝历史上,虽然隆庆帝的统治时间只有短短的六年,但他却成为了明朝中兴的奠基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 隆庆帝的重要举措,包括重用张居正和废除禁海令,以及这些措施对明朝的影响。充满传奇的六年统治。明穆宗朱载垕,是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他担任太子长达多年,但与父皇关系紧张,险些丧失太子之位。这一紧张关系...

乾隆帝死后,他儿子嘉庆帝如何处置后宫妃子?结局让人心酸

都知道乾隆帝一生风流快活,年过六旬了仍然在广纳妃子。他的后宫中美女如云,数不胜数,单说记录在册的嫔妃就有位。在嘉庆四年 年月日 乾隆去世,享年岁。乾隆一生长寿,导致许多妃子都活不过他。只有八位有记载的妃子在他去世后仍然健在,而这些妃子都是在乾隆晚年被选入宫中的。年近岁的嘉庆帝在此时真正掌握了统治权力...

乾隆驾崩 嘉庆帝调老人进京

年冬天,中国迎来了一场深刻的权力更迭,标志着乾隆帝驾崩,嘉庆帝开始展开权谋。嘉庆帝迅速召回心腹朱珪,在他的帮助下,清除了乾隆时期的权臣和珅。这场权力过渡看似平稳,实则隐藏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探寻吧。一 朱珪,嘉庆帝的心腹老师。年,朱珪出生于书香门第,被誉为 神童 岁时,他通过科举考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