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元 一年里阴寒最重的鬼节,这4件事一定要做好!

2023-11-27 13:40:03 字數 5459 閱讀 5595

良露初冬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

天地水府风调顺,消灾降福国民安。

今天农历十月十五,下元节。一个古老得连日历都懒得标注,渐渐被遗忘在岁月长河的节日。

相比之下,下元节的两个兄弟倒是知名多了:正月十五上元节,吃元宵赏花灯,春节狂欢日;七月十五中元节,烧纸钱放河灯,鬼节祭祀日。热闹的热闹,阴森的阴森,各有各的「节味儿」。

如今,也还有少数地区有下元节的习俗,大都也把它当鬼节过,因为跟十月初一寒衣节没差几天,如果忘了烧寒衣,这天补烧也来得及。

不过,下元节真正的意义并不在此,这天不止是鬼节,还是一年里的最佳转运时机。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聊下元节的真面目,以及如何在年末寒冬,转**己的健康运。

下元节到底是在给谁过节?

虽然现在我们把下元节当鬼节过,但在宋朝,下元节可是喜庆的大日子。《宋史》记载,下元节要「休假三日」「张灯三夜」,皇帝会「赐从官宴饮」,热热闹闹的仿若过年。

为什么下元节那么热闹呢?其实不止下元节,还有上元节、中元节,最初都与道家有关,源于三官大帝的传说,而这三元节,正是下面三位神仙的生日。

正月十五:上元节,赐福天官生日,广赐福利。

七月十五:中元节,赦罪地官生日,赦免亡魂之罪。

十月十五:下元节,解厄水官生日,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三官大帝,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善恶。正月。

十。五、七月。

十。五、十月十五既是他们的生日,又是他们巡游人间的日子,但各自的职责不太一样。

其中,下元节是水官负责巡查人间善恶,倾听人间疾苦的日子,把人们伤心的、难过的、困苦的、悲哀的事,依次分类,录奏天廷,为人们解除厄运。

神仙过生日,满满仪式感是必须的。皇宫里一片喜庆热闹,道观则严肃多了,设坛供斋蘸神,以鲜花素果,虔诚祈愿,借助其神力为世人求福免灾,也有荐亡超度的仪式。

这些仪式流传到民间后,渐渐有了祭祀先人、祈福转运的意味,下元节也就成了一年里最后一个「鬼节」,而且是牌面最大的鬼节。

中元节是祭家中祖辈,清明节是祭家族祖辈,下元节则是祭华夏先祖。

最轻松、美食最多的「鬼节」

加上下元节,一年到头有五个鬼节了,内涵各不相同,各个鬼节都与时令相应。

初春上巳节,万物苏醒,为亡人招魂;

晚春清明节,天清地明,扫墓修缮让先人有好住处;

初秋中元节,阴气始成,阴阳融通,亡人可回家过节;

换季寒衣节,天气转冷,为去世的亲人送去御寒的衣服,无论在**,都要吃饱穿暖。

初冬下元节,农忙已经收尾了,大家也闲散下来,有迎冬的,有祈福的,有祭祀的,还有庆丰收的,人们心情都放松下来了,这个节日的氛围也就轻松闲适了许多,少了些鬼节本有的阴森肃穆。

各家各户不仅会给自家先人烧香烛、焚金银角,还会准备丰盛的菜肴享祭祖先,有些地方甚至整个村子乡镇或者同姓的人,一起组织祭祖。

看看场面你就知道了,大概是这样的:

深圳坪山「大万祭祖」,*网易新闻。

这是种什么感觉呢?就是让亡故的亲人不要担心。你看,吃好穿暖绝对不是问题,你们在下面也不会饿着冷着,一起开心开心吧,而且今天还是水官生日呢!

南方客家农村这时候会吃糍粑。民谚说:「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客家人会用上等的糯谷,加工成白净细腻的糯米粉,再辅之以炒豆香末、芝麻香末、红糖、白糖等佐料,看着就馋人。圆圆的显得既规整又吉祥,用来祭祖也是满满的仪式感。

北方地区过下元节,过去家家户户都是要做「豆泥骨朵」的。豆泥就是红小豆做的豆沙馅儿,其实就是我们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豆沙包。但放在几百年前的明代,这可是孟冬十月才有的节令食品呢。

南北方的朋友们,今天都可以吃点糍粑或者豆沙包来应应节了。

每个鬼节,对亡故的人,都深藏着惦念和缅怀,而对在世的人,则是一种祝福和期盼。下元节最宝贵的一点,便是对生命历程中持久的困境与苦厄的消除、化解。世间善恶,道在人心。

那么如何在下元节消除苦厄,转**己的运势呢?

助人解厄

每逢下元节,水官下凡巡查人间善恶,为人们解除灾难。许多道观都会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朋友们可前往道观观祭,拜祭下元水官和祖先。

如果当地有禹庙,下元节也都会有祭祀活动,大禹既是水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先祖,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去拜祭拜祭。

助人为乐为人解厄的水官大帝,是世人的榜样。在下元节当天,我们可以效仿他。为处于困厄颠沛之境的朋友伸出援手,或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这样做,也可为自己积累很大的福报。

另外,如果身边有朋友身体抱恙,或者生活困窘,今天也很适合去看望一下送去祝福,这也是响应下元节「解厄」的号召。

转运这件事,没必要想得太玄乎,说白了其实就是两点:安心、转念。不论是去祭拜还是去助人,核心都是这个道理。

养阳辟邪

都知道下元阴气重,易伤身受惊,但若我们自身阳气充足,也就无惧这些阴邪。

到了冬天,天气越来越冷,阴寒之气越来越重,稍不留神就会受寒着风,头疼脑热的,这也和我们体内阳气不足有关,在炎热太阳足的时候我们可以晒晒太阳,但一入冬,西北风呼呼吹,南方下雨北方下雪,想依靠太阳补阳气不太现实。

但是想要气色好、运势好,阳气不能少。分享一个走着都能补阳御寒的方法,能帮我们把脾胃的寒湿化掉,暖热脾胃,补一补脾胃中的阳气,就是每天早上3片醋泡姜。

关于姜古人说它「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古人对姜的迷恋,到了可以「生啖」的地步,可见吃姜的频繁。

光有姜,太过于辣了,身体可能受不了,加一点甘味。辛+酸是完 美的cp。

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消化。”既健脾,又养阳气,生姜是升阳的,醋又是收敛的,单吃姜的话容易上火,二者搭配在一起就能很好的升阳气,又能疏发肝气,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也没有姜的一大股辣味儿了。

这个醋泡生姜特别适合下面几类人:

脾胃虚寒。消化不好。

手脚冰凉。特别容易感冒。

寒性咳嗽。受凉胃痛。

没有胃口。

但要记得,做醋泡姜要选嫩姜,这样口感好,渣也少,最适合做醋泡姜的就是铜陵的白姜,这种白姜生吃也不难吃,口感清脆,辣味小,更容易被人接受,**就有这款醋泡姜,懒得动手做的朋友,可以试试。

好吃的姜,是能让不喜欢吃姜的人,也爱上了吃姜,并且在身体里默默发挥作用。

我们找到了一款绝好的即食品。对比了不下10家供货商,试吃之后,这款接近满分。一点乱七八糟的添加都没有,良心手作,现成的无添加的醋泡姜。

无添加:酸是养肝的,如果又吃了很多添加剂,需要用肝来代谢,肝反而受累,得不偿失。

老陈醋:姜要嫩的铜陵姜,醋要老的。泡姜的醋,选用最正宗的老陈醋,他们的陈醋酿制技艺,是国家认可的老陈醋酿制技艺,被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陵白姜: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 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姜指饱满,色白鲜嫩汁多,味辣而不呛口。铜陵生姜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质脆嫩,香味浓郁”等特色而久负盛名。

推荐每天早上和早饭一起吃,早晨7~9点是人体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最能升阳气,一大早就胃口大开的感觉太爽了,嚼一嚼,姜和醋的味道完美结合,很脆很香,一开始在喉咙这里,有一股热乎劲儿,慢慢顺到胃里,暖暖的,特别舒服,湿热质的我,吃了三天,也没有感觉到上火的迹象,醋的收敛功效果然厉害。

食养气色

曾国藩写了一本相术奇书《冰鉴》,里面有个说法,「面部如命,气色如运」,意思是看面相可以判断一生的命运,而从气色则可以看出近期的气运。

面相基本是天生的,很难改变。但气色确是后天我们能有效改善的,《黄帝内经》讲:「有诸内必形诸外」,气色其实就是你内在脏腑气血的直接体现。养好气色,就是养好你的运势。

想要气色好,饮食首先改掉坏毛病,少吃生冷油炸、肥甘厚腻,五谷为养,搭配合理。尤其提醒:盲目节食要不得!

下元节过后,冬意就越来越浓了。饮食养气血最通用的法子,以下这种滋养气血,改善气色的食物,平时在饮食中可以常吃。

桂圆:清代名医王孟英称其为“果中神品,老弱宦之”,并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龙眼调养气血的效果甚佳,补气血,益心脾,安神益智,将其熬制成膏,能补益气血。

在《冯氏锦囊秘录》中记载了桂圆的一种吃法,取干桂圆一枚,在嘴里去核取肉,然后细细嚼成膏,和口中津液一起咽下。像这样一共吃九枚。用口中津液送服,是“取坎填离”之法,思虑过度,或过度劳累,气血两虚时,用这个方法吃,既滋养了肾水,又济了心血。

只有气血足了、阳气足了,咱们的气色自然就提升上来了。

斋戒焚香

古时的下元节,人们参加祭祀前都要沐浴焚香,不饮酒,不吃荤,洁身清心,以示诚敬。

因为下元节在农历十月,对应的是纯阴的坤卦,又逢十五满月,从中医角度看,这天人体的气血波动会比较大,所以少吃点肉肉改吃素吧,正好能清理一下身心。

初冬焚香清净身心,以藏香为佳。与檀香、沉香相比,藏香的阳气更足,可辟邪、驱寒、理气。

最后,注意几个禁忌:

结婚这种大喜事,选今天不怎么好。

古代朝廷里,今天是禁屠和延缓死刑的。毕竟神仙生日,尽量不要杀生,以养天和,杀鸡宰羊的改天吧。

下元节也是修斋之日,所以涉及到祭祀之外的神神鬼鬼的事都避开吧。恐怖**恐怖电影鬼屋啥的今天都别碰。

简单来讲,你不想被水官大帝看到记在小本本上拿到天庭禀告玉皇大帝的事情,都要管住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下元节是一个「清除苦厄」的祈福日,也是一个「敬拜祖先」的祭祀日。古人立这个节日,并不是水官想要什么祭品供奉,也不是先人缺少什么元宝衣食,而是希望通过祭祀和祈福,传承一种精神,学会感恩和敬畏。

感恩才会懂得爱与被爱,敬畏才能有原则有底气,这样做人就有了根,就会眼中有光,心中有火,何愁好运不至?

今日重阳 全年里最吉祥的日子,养生有秘诀!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在这一天,大家会登高祈福 秋游赏菊 佩插茱萸 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进入重阳佳节之后。意味着进入了养生关键期 这个时候养肺润燥 保暖防寒 就是养生的首要任务。小编送你一份超实用养生清单 记得转给爸妈哦!重阳时节养...

今年最后一次日食10月15日“驾到”,我国公众可上网“追日”

今年最后一次日食将在月日上演,这是一场让人心潮澎湃的天文盛宴。在当天,我国的公众将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追日 欣赏这一壮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个消息无疑让人们激动不已,每个人都期待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能与亲友一同分享美好的一刻。日食是一种令人着迷的天文现象,它发生在太阳 月球和地球三者之间的完...

今日下元节 不止是鬼节,还是年底转运关键时机!

农历十月十五,是中国古老的 下元节 它不像正月十五上元节那般热闹,也不像七月十五中元节那般阴森孤寂,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节日。下元节亦称 下元日 下元 与上元节 中元节合称 三元 上元佳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 中元节,祭祀先人 下元节,祭祀祖先。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 地官 水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