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业务分拆独立,终于明白华为为何坚持不造车

2023-11-28 13:50:02 字數 1272 閱讀 5676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横冲直撞的华为,又搞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新闻。

11月26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宣告独立,接下来华为的汽车业务将全部交割给一家新设立的公司,这家新公司由华为设立并且主导技术研发方向,而公司股权则面向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以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开放。

简单地说,就是华为欢迎广大车企一起来做新公司的股东,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共同把车给造好了。

消息公开之后的第二天,余承东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接下来华为智选车业务的合作伙伴都会陆续加入合资公司。也就说华为原有的四家合作伙伴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都将成为这家合资公司的股东。当然,还有刚刚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的长安汽车。

如今华为在汽车领域真是愈发的游刃有余、呼风唤雨,特别是问界的成功,让华为有了更足的底气。有人可能会疑惑,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华为何必再坚持不造车呢?我现在忽然想明白了,华为的汽车业务越是厉害,它就越不能独立造车。为什么呢?

我记着任正非曾经说过一番话,大意是华为手机为什么**定那么高,因为如果定价太低,很多中小品牌就会没活路。这对行业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好事。同样的道理,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华为现在独立造车,那就是与全行业为敌,最后必然也会有一批车企消失,其中很可能就包括现在跟华为合作的那些车企。

有人可能会说,那华为也把汽车的**定高点儿不就行了吗?我觉得那样的话可能华为自己会先死掉。在汽车市场,华为毕竟还是个新面孔,如果它自己造车一定会先靠**竞争力活下来,但它要活下来了,很多车企就会死掉,很多员工就会失业。最后华为的下场也好不了。

所以无论如何,华为不造车都比造车强。

首先来说,华为不造车的风险更小。造车业务本身就烧钱,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华为自主造车的成本投入太高,风险太大,很可能把整个华为都给拖累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汽车业务在华为内部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

其次,华为现在需要打造的是生态竞争力,这决定了华为需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所以华为要跟车企做朋友,不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与此同时又提升了鸿蒙生态的竞争力。这是皆大欢喜的事;

最后,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是一个盘活落后产能的过程。客观地说,像小康、江淮这样的企业本身在油车时代就在合资品牌的夹缝中生存,现在加上新能源浪潮的冲击,基本已经处在存亡边缘。而华为的赋能,则让这些车企重获新生,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冲击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企业活下来了,很多人的工作保住了,汽车产业发展了,这是整个社会所乐见其成的。

所以,还是那句话。华为的汽车业务越强,它越是不能独立造车。华为不造车,对谁都好。华为造车,卷死拉倒。

放手一搏,华为拆分汽车业务

华为拟成立智能汽车新公司 华为官宣大动作,汽车业务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近日,华为官方宣布,已和长安汽车签订 投资合作备忘录 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 生产 销售和服务。长安汽车拟投资该目标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 图源 华...

华为剥离车BU业务!为华为系汽车扫清最后障碍

传闻最终落实!月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 以下简称 长安汽车 对外公开了该公司已与华为技术 以下简称 华为 签署了 投资合作备忘录 的公告。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公告最核心的内容是,华为要剥离它的汽车业务单独运营,且要和长安等整车企业通过合资的方式形成强绑定关系,而这一举动将会给中国汽车产业...

华为拟成立汽车业务新公司,长安汽车出资375亿获15 股权

华为车bu踏出重要一步,你准备好了吗?华为公司宣布,已经与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长安汽车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一家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全新公司。这预示着华为在智能汽车行业的扩张速度正在加快。那么,华为此举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新公司将致力于智能驾驶系统和车载零部件的研究 生产 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