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成宁夏农民增收强引擎

2023-11-28 10:40:15 字數 3292 閱讀 4708

宁夏引黄河水灌溉、光照、温差、土壤等资源禀赋独特,发展农业条件绝佳。近年来,宁夏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大力发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2023年“六特”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420亿元,农民收入来自特色农业产业比重达80%以上。

为此,记者来到宁夏,探访这里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秘密。

葡萄酒产业生态、经济双丰收。

天上无飞鸟,地上石头跑。”20年前,贺兰山东麓有着大片戈壁和数不清的砂石矿坑。如今,这片昔日的荒芜之地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中国酿酒葡萄种植集中连片最大、酒庄数量最多、酒庄集群化发展最快的酒庄酒主产区,是宁夏对话世界、世界认识宁夏的一张“紫色名片”。

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品种培育园区内一排排绿藤上结满了大串的葡萄,这些“紫色宝石”颗颗饱满,上面还挂着一层白霜。在酒庄的葡萄种植区外,种满了苍翠的松树、笔挺的白杨,还有成片挂着红色果实的海棠树,整个酒庄都呈现出一片自然生态的园林景象。

酒庄过去是一片废弃的砂石矿区,满地的石头、砂砾,还有开采过的矿坑。2023年开始植树造林,2023年开辟了第一块葡萄种植园,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我们建起了酒庄。”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宣传部负责人贾林竹说。

酒庄内有葡萄种植园2000亩,种植了赤霞珠、霞多丽等多个酿酒专用葡萄品种。之所以在贺兰山东麓发展葡萄酒产业,是因为这里有着非常适合的自然条件:土壤矿物质丰富、气候干燥少雨、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较大、黄河灌溉便利。在这种条件下产出的酿酒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糖酸度协调等特征,酿出的葡萄酒具有“酒体饱满、香气馥郁,糖酸适度、甘润平衡”的特质。

酒庄的葡萄酒以贺兰山有机葡萄为原料,亩产400余公斤,葡萄成熟后需要在早晨6时至10时手工采摘,才能够留存充裕果香。”贾林竹介绍说,采摘后的葡萄果实需要经过穗选、除梗、粒选等程序,再进行低温浸渍、小罐发酵、精准控温,充分萃取果实内的优质单宁和香气。

记者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了解到,宁夏坚持用标准引领产区发展,建设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酿酒葡萄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葡萄酒技术标准体系,先后制定41项技术标准,集成推广浅清沟、斜上架、深施肥、统防统治及高效节水灌溉等一批关键技术,创建酿酒葡萄栽培的“宁夏模式”。

截至2023年,宁夏全区酿酒葡萄种植和开发面积58.3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35%左右,现有酒庄和种植企业实体228家,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135万人次,年生产葡萄酒1.38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40%,葡萄酒产业的综合产值达342.7亿元。

奶业异军突起。

来到吴忠市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轮状灌装机在不停旋转工作,一瓶瓶酸奶排着整齐的队列在生产线上移动。整个生产车间内,很难见到工人,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盯着屏幕,掌控着生产线的一切,奶产品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据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主管苏子芳介绍,宁夏伊利生产的产品包括纯牛奶、酸奶、黄油、淡奶油等。

2023年,宁夏伊利产量达120万吨,发放收购奶款73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构建起超200亿元的现代奶业产业集群。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2023年的一份文件显示,宁夏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日加工量达4500吨,为我国乳制品行业最大单体工厂。

吴忠市奶牛存栏33.5万头,有149家规模奶牛养殖场和30余家乳品加工等企业,直接带动两万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带动周边县农户8万余人通过饲草种植、饲草料运输、农机作业等,实现人均年增收1200元以上。”吴忠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马凌超介绍。

一个多月前,一款白酒风味拿铁火爆网络,其使用了白酒风味厚乳作为咖啡的搭配,厚乳的**链品牌——位于银川市的宁夏塞尚乳业也因此映入消费者眼帘。

关于厚乳,普通消费者可能会感到陌生,但它实际上频繁出现在各种咖啡、茶饮产品的配料表中,是咖啡店、茶饮店内重要的制作原料。宁夏塞尚乳业***副总裁王诗丽介绍,通过低温浓缩保留了牛奶蛋白活性的厚乳,口感丝滑、奶香浓郁,将咖啡里的苦味物质包裹住,使厚乳拿铁浓香爽滑,不加糖也不觉得苦。

过去20年里,我国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从10公斤左右上升到现在的40余公斤,但现在的消费量远远达不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建议的至少110公斤的指标。为了在未来奶类消费增长空间中发挥自身优势,塞尚乳业在科技创新的投入上下足了功夫,构建了纳滤分离浓缩、脂肪膜重构、生物酶解、嵌合等核心技术,并利用这些技术开发出浓缩牛奶蛋白、常温稀奶油、厚乳、夸克奶酪等多个高端乳品系列,助推了宁夏牛奶产业精深加工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了解到,近年来宁夏全力打造以银川和吴忠为核心、石嘴山和中卫为两翼的牛奶产业集群,同时依托良繁体系和核心企业,加大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和提纯复壮,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奶牛优势品种,确保奶牛良种化率保持在100%,使得牛奶产业异军突起,牛奶产业已经成为宁夏的一张“白色名片”。

2023年,宁夏全区奶牛存栏量、年生鲜乳产量分别达83.7万头、342.5万吨,综合产值达到704亿元,今年1-8月,奶牛存栏89.2万头,增长7.4%。

枸杞产区优势明显。

世界枸杞看中国,中国枸杞看宁夏。作为宁夏特色农业的“红色名片”,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龙头企业,为此,记者来到百瑞源枸杞股份***一探宁夏枸杞产业的来龙去脉。

从田间到舌尖,好枸杞第一步就是规范种植。据悉,百瑞源与宁夏农科院紧密合作,先后在贺兰山东麓、中宁、红寺堡建成万亩有机枸杞示范基地,严格遵循从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生物防控等基地标准化种植体系,为枸杞原料**提供了可靠保障。

种植规范、加工严格,好枸杞正是如此诞生,那么怎样把好品质卖出好**,实现优质优价呢?

依托全国枸杞行业首家连锁经营机构——百瑞源枸杞养生馆,宁夏的枸杞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搭上电子商务快车后,百瑞源枸杞进驻**、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百瑞源国际**还覆盖东南亚、欧美、非洲、中东等地区,为宁夏枸杞红遍全球夯实了基础。

百瑞源只是宁夏枸杞产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国枸杞之乡”,目前,宁夏枸杞面积38万亩,占全国1/5,鲜果产量30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50亿元。宁夏枸杞良种繁育在全国处于核心地位,全区已初步建成枸杞良种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推广体系,枸杞良种苗木年繁育能力突破1亿株,全国枸杞产区90%以上的枸杞种苗均从宁夏引进。

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了解到,宁夏现有枸杞深加工企业240余家,枸杞鲜果加工转化率达到30%,枸杞原浆产能达到两万吨以上。设立了两个院士工作站,建成了中国枸杞研究院及5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两个国家级枸杞种质资源库。宁夏已成为全国枸杞产业基础最好、生产要素最全、科技支撑力最强、品牌优势最突出的核心产区。

除了葡萄酒、牛奶和枸杞以外,宁夏“六特”产业中的另外3种产业也在稳步推进。2023年,宁夏肉牛饲养量224.5万头,滩羊饲养量1412.8万只,冷凉蔬菜面积299.1万亩。今年1-8月,肉牛同比增长11.9%,滩羊出栏同比增长11.2%,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9%。宁夏的特色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金秋时节,长江重庆奉节段,漫山遍野的脐橙树上,青色果实挂满枝头。在奉节县草堂镇欧营村,不少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进行管护作业。村里家家户户种脐橙,增收有保障。村民易守财说。同样在三峡库区,涪陵区把榨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导产业,青菜头面积常年稳定在万亩,榨菜产业总产值超过亿元。当前,榨菜产业已覆盖全区个乡...

农业要增产农民要增收 这些地方各有高招!

今年的北方温度比往常高,一直很暖和,即便到了月初,依然有秋天的感觉,直到本周末,才感觉真的降温了,冬天快来了。这个时候也是秋收的收尾时间,粮食生产的好消息不少。本周二,我国最北部的省份黑龙江宣布秋收生产已全面结束,即便前期局部地区受到洪涝灾害影响,但农作物整体长势好于常年,全省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丰收。...

零陵 蔬菜产业成农民增收致富“香饽饽”

本网讯 记者 杨万里 陈斌 通讯员 唐涛 月日,走进湖南零陵区珠山镇山支尾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余名农民有的在摘菜心,有的在移栽银琳白菜苗,基地上一派忙碌。基地负责人张利军信心十足地说 这一大片蔬菜共计亩全部种的绿色菜苔,是专供粤港澳市场的 菜篮子 基地,平均每天输送给粤港澳市场新鲜绿色花菜苔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