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人”圣人王阳明(四)

2023-11-04 00:36:17 字數 2167 閱讀 1017

王阳明一生坎坷,经历过当众廷杖奇耻、下狱待死恐惧、流放南蛮绝望、瘟疫肆虐危险、荒山野岭孤寂、无人问津落寞、最后归于内心的安宁。

大家都知道王阳明是一介书生秀才,考进士做巡抚领尚书,其心学让他名扬四海。其军事才华同样造诣辉煌,在中华五千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无多少人能居其上。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王阳明一生行军打仗从没打过败仗,百战百胜,无论是平定宁王叛乱、南赣剿匪、还是广西戡乱,他都能带兵出奇制胜,以少胜多。

他领兵打仗的方法和策略,深刻影响了世界影响了后来人,**孙中山、曾国藩、蒋介石~蒋介石后来隅守台湾还把台北一个小荒山名为阳明山。

王阳明还两次分别于明正德元年(2023年)和明嘉靖十三年(2023年)领兵征讨打败日本,使得之后100年日本都不敢再次向我中国进犯,直到近代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怀佩`一生伏首拜阳明’图章,更有日本军见到王阳明画像集体跪下当作神灵俯首叩拜。

“他一疑,事就成了”

当年宁王朱宸濠叛乱拥十万精兵据守南昌,准备沿长江一路进发攻占南京,情况对王阳明相当不利,当时的王阳明领一个空头衔几乎是无一兵一卒,远处调兵又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他便使了一个`离间计’,伪造了许多公文,表明官府对于宁王反叛早就布局,各路正规军正在按计划赶赴合围南昌;并且还非常逼真地阐述攻略,攻城会造成不必要的死亡,所以等宁王出城后歼灭最好。

伪造答复宁王心腹谋臣的书信,感谢他们弃暗投明通风报信,称平定之后要给他们升官发财。做完所有,他把这些密信交给密探,让宁王的人很有成就感的搜查出来。

他做的这些没有半点证据、没有半点可信度,连当时王阳明身边的人都说没有什么用,王阳明笑而不答:“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

*毫不迟疑地说:“肯定会疑。”

王阳明又笑:“他一疑,事就成了。”

果然,宁王因心学没学到家,肯定做不到“此心不动”,他真疑了,一直龟守在南昌不敢出动,这为王阳明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火速自募游兵散勇三万余。等到宁王倾巢出动攻打安庆直指南京时,王阳明自知手头这点兵肯定不能以卵击石,他又使了一计“围魏救赵”围攻南昌,围而不打,设下埋伏。

在朱宸濠回来的路上打伏击,结果朱宸濠被打个大败。初败后的朱宸濠有些恼火,于是把九江、南康的守城士兵也都调了出来,拉到鄱阳湖,组建成十多万大军,要和王阳明决一死战。

王阳明虽然初战告捷,但和朱宸濠的实力相比,还是悬殊很大。

王阳明又出一招“火烧连营”,可怜宁王不学无术没读过书“火烧赤壁”竟然把船连成一片为防止船不稳,结果一把大火把占有优势的宁王大军,烧个惨败,朱宸濠见大势已去,本欲跳上一条小船逃走,不料小船是王阳明事先安排好的,就这样朱宸濠竟被王阳明给活捉了。

35天,本无一兵一卒却平定了宁王35万大军,大捷。

途中,王阳明还边运筹帷幄,边给**授课,可谓是“谈笑间,灰飞烟灭”。后有**问取胜之道,王阳明笑言: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十家牌法

十家牌法又叫十家连坐也叫保甲法。规定每十家为一牌,牌上注明各家的丁口、籍贯、职业,轮流巡查。一家隐匿盗贼,其余九家连坐。如有人口变动,需向官府申报,不然被认定为“黑户”。十家牌法使保甲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这个沿用了几百年的乡里治安管理方法,还是由王阳明在赣南剿匪时创造。

赣南匪患蔓延,王阳明奉命剿匪,经仔细调研,怀疑内有奸细、外有民匪互联。于是,他先制定了“十家牌法”让百姓相互监督,将匪与**系切断。然后连开了几个小型剿匪行动会议,等到散会后派人跟踪可疑差吏,一网打尽了内中奸细。

攻其不备、围而不打、奇兵突袭、离间计、反间计、宣传计、火攻、避实就虚、围点打援…,这些耳熟能详的兵法,经王阳明演绎得精彩绝伦,成了后来者最经典的教科书。

诸葛亮羽扇纶巾,周郎风流倜傥,孙武孙子兵法,成吉思汗弯弓射雕…

王阳明文韬武略,千古第一。

#历史#

“千古第一人”圣人王阳明(一)

有一次老师问同学们 什么是人生一等事?王阳明的回答让所有人惊诧和嘲笑 立志做圣人!孔子可以成为圣人,为什么他不可以成为圣人?就是这崇高的理想,成为王阳明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成就他成为一代圣人。于同曾国藩一样,从小立大志,坚持不懈。说到王阳明,不得不说说南宋朝思想家朱熹的理学。朱熹将 理 这个中国哲...

“千古第一人”圣人王阳明(三)

很多人感概,儒家易学,心学难懂。甚至还有人说心学理学玄而又玄,高深莫测,非我们普通人所学所用。在 们不得其门情况下,王阳明提出心学 四句教 纲领。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认为人的初心是最自然最自由的状态,没有恶念也没有善念,它就是我们心的本体,有点类似于老子形容的水。纯净的水无形无色无味,利万物而不争...

明朝圣人 心学大师王阳明

中国从古至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不论是帝王还是将相,如嬴政 李世民 刘彻 孔子 管仲 韩信 张居正 朱熹等等,可以说数不胜数。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一位人物他被人尊称为圣人。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中国古往今来有两个圣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就是明朝的阳明先生。王阳明的一生波澜壮阔,历经了磨难,一生经历成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