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夹缝中求教育自由

2023-11-09 01:37:14 字數 1901 閱讀 8653

在河南吕老师事件之后,多地接二连三,相继开展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用形式主义的方式来解决形式主义的事情。

莫名惊诧的同时,又有着不出所料,果然如此之感。

一遇事情,回避本质,避重就轻,形式主义,甩锅第一,操作熟练,这一直是他们的强项。

当吕老师用年轻的生命发出呐喊之后,教育的湖面,只是微起波澜,短短几日过后,就已趋于平静。

形式主义之风未停,官僚主义之雨亦未止。

各种非教学任务依然只增不减,少做些与教育无关任务,让老师回归教育的本质工作的呼喊,也只是喊喊而已。

看着1000字的心理健康培训学习心得要求,不到就会罚款200元的字眼,吕老师的身影又浮现在眼前,那天的阳光是不是如今天一样刺眼,刺心,刺的心里有些疼。

当我们处于这现实的牢笼之中,每天提着一口气上班,我们该如何选择。

我们不可能都选择如吕老师那样纵身一跳,毕竟大多数的人还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的。

但也不能就此佛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一个“躺平派”,因为我们还有教育理想,不想因自己行为伤害了教育,那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比较赞同的做法是,在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夹缝中求教育的自由。

正如熊培云所说,“如果我们忘了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可能是自由的。”

面对被各种形式主义,各种各样的非教学任务包裹着,在仅剩那狭小的空间中,遵从自己的内心,追寻自己的教育理想。

学会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规则下求自由。

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人,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群体的问题,根源在社会。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单个人可以解决的,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圆满”的去应付,需要我们需要某种巧妙的周旋方式,有时还会有点委屈的妥协。

把我们所需要干的工作分为,哪些是无意义的,哪些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本职工作。

对于第一类事情,那是该应付应付,该做假做假,能糊弄,咱就糊弄过去。

比如有些事情是明显毫无意义,数量又很多,那我们可以打折扣,少做几件,当然,也许到最后有可能应付不过去,但这种概率也很低。

有些太假的事情,也可以弄些假的,比如一些没有意义培训的心得体会,没必要次次认真去写,网上搜寻一篇,能完成即可。

而作为应付的标准,就是能交差,说的过去就行。

对待诸多的形式主义的事物,需要我们一些灵活的策略,处理的技巧,这样,既没有和上级硬碰硬,又和上级保持了一致。

而在应付的同时,对于属于我们教育的本职工作,就需要认真对待,扎扎实实的做好,不可有一丝糊弄之心。

毕竟我们糊弄这些形式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安安静静的做好自己本应该干好的工作。

我们也明白,虽然这么说,但在大的社会环境与形式下,要想很好的应付过去,也很不容易。

那些领导也都很“精明”,并不好糊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受到诸多的干扰,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

但我们不能丧失对教育热情,不能丧失与之周旋的斗志,而应坚韧不拔,智慧应对

在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夹缝中,获得更多属于我们的教育自由。

教育之困 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阴影

我的同学中很多是老师,我时而很羡慕他们的工作和两个假期,当听到河南一个 后 女老师跳楼自杀了,从留下的遗书看,她觉得自己过的每一天都是被动的,带着面具在做着与本职工作不太相关却又不得不做的工作,活动,检查,对于当下教育的无奈和无力感,作为家长,有时我也是埋怨学校怎么总是这么多检查,活动接龙。相比以前...

形式主义就是官僚主义!在大型企,国企 央企,开会仪式感要强!

形式主义就是官僚主义!在大型企业,国企 央企,包括现在的一般的企业,开会,是非常重要的,仪式感必须要强。第。一 着装统一,商务便装。第。二 纸和笔统一在会议桌上,不需要带水,都完全统一了的。第。三 手机必须关机或者调为静音。第。四 普通员工必须提前二十分钟到场坐好,中层干部提前十五分钟到场,整齐划一...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土壤下盛开的恶魔花

人民群众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因为形式主义不仅劳民伤财,而且浪费生命。但形式主义在我国仍然泛滥,这似乎是一种普遍的困扰。为什么这种现象如此难以根绝?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成因和目的。形式主义经常体现在上级领导视察下级单位时。为了迎合这一过程,下级单位的工作人员会进行大量的准备,耗费时间和精力,甚至钱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