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的电动车,日系车的尴尬

2023-11-08 11:00:54 字數 5084 閱讀 7370

日本的汽车再次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话。

在东京车展期间,丰田章男再一次对电动车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明确表示电动汽车的性能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索尼本田公司的社长公然对中国电车进行了负面评价,称其为“完全没有技术可言”,并公开批评中国新能源汽车只是简单地展示了智能手机图标,缺乏技术深度。

网友热烈评论:如果别人无法战胜,就加入我们;如果丰田无法战胜,就选择抵制。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日系车在中国的**时代即将走到尽头,这都是公认的真相。

在东京车展的开幕前一天,广汽集团正式宣布广汽三菱进行了重组,使三菱汽车成为第一个撤出的日本品牌。

其他的日本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减少,正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今年的前8个月中,日系车的跌幅达到了17.1%,这使其成为除了法系车外下滑最严重的车系。从车商的批发销售排名来看,广汽丰田这一日本品牌是唯一进入榜单的,排名第十。

日本品牌的汽车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全面的失败,用日本**自己的说法,这就是:一步走错,一步走错。

打破防御:燃油驱动的车辆被占领,而电动车则落后了。

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日本品牌的汽车似乎正逐渐被消费者所遗弃。

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日本的三大品牌在中国的销售量明显减少。

统计数据揭示,本田在今年上半年的汽车总销量为52.9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0%,而丰田在中国的上半年销量为87.94万辆,减少了2.8%。

在7月26日,日产汽车公布了2023财年的**,即中国的销售量将减少23%,达到80万辆。

其他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着困境。

马自达在上半年的销售量仅为3.22万辆,与去年相比下降了49.4%。

雷克萨斯多年来一直是进口车销量的领军者,但在2023年至2023年期间,它在中国的销量分别为23.5万、21.9万和18.4万辆,这导致销量每年都有轻微的下滑。

在2023年的上半段,销售下降趋势持续,总计售出了7.05万辆车,降幅达到了20%。

东风日产轩逸,这位销量一直很好的将军,在最近两年也逐渐遭遇失败。

在2023年的时候,轩逸总共售出了54.1万辆汽车;在2023年,汽车销售量达到了51.3万辆,稳坐中国汽车销售排行榜的首位。

然而,从2023年起,轩逸在中国的领先地位被比亚迪宋所取代。

在2023年,比亚迪宋成为了中国销量最高的车型,整年的销量达到了47.9万辆,与前一年相比有了137.4%的增长。轩逸排名第二,销售量达到42.1万辆,与去年相比减少了18.0%。

轩逸的经历反映了日本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燃油车的失落,电动车的落后,过去的领先地位已经不复存在。

曾有一段时间,日系车因其节油、耐用和保值的特点,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了数十年。

尽管日系车多年来一直被视为正面品牌,但在中国市场上,它们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在国内众多自主品牌中,虽然不乏有实力和口碑俱佳者。特别是对年轻的消费者而言,他们甚至不能说自己具有“吸引力”。

在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中,“节油”的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以丰田卡罗拉双擎和比亚迪秦plus dm-i这两款车型为例,它们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的油耗都约为4.7l,这使得日本车型在油耗上的优势几乎为零。

随着自主品牌**链逐渐走向成熟,“耐用”的概念也相应地受到了削弱,与此同时,日系车的“保值”观念也逐步被打破。

由于日本车企不想跳出燃油车的“舒适圈”,他们通常采取“双腿行走”的策略,一方面稳固燃油车市场,另一方面推动电动化的转型。

尽管如此,实际情况是其燃油车在市场上的份额持续减少,同时电动化的转型也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

他的嘴巴很硬:

处于市场的反面,遭到消费者的遗弃。

产品之所以难以销售,是因为它缺乏竞争力,而产品缺乏竞争力则是由于公司的发展策略发生了偏移。

特别是在电动化方面,口头承诺已经变成了日本企业的新标签。

在2023年的12月,丰田公司的社长章男在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的年度新闻发布会上,从多个维度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在2023年9月举行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活动中,丰田章男再次对电动车进行了猛烈的炮击。他认为,电动车的出现将会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时代——低碳经济时代。他明确指出:“我们真正的对手是二氧化碳,而非内燃机。”

最近,在日本东京车展上,丰田章男又一次对电动车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明确表示电动汽车的性能不佳是不争的事实。

经验表明,日本车主虽然口头上否认,但实际上身体是非常诚实的,他们在公众面前大声斥责电动车,而在背后疯狂地投资以进入新能源市场。

尽管日本在公开场合对中国的技术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但实际上,他们已经通过合资公司等途径开始学习中国的技术,甚至直接进口**较低的中国零部件,以替代昂贵的国产零件,从而降低成本。

尽管有偷窃和购买的行为,日本的电动汽车行业依然没有显著的增长。

最终,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技术路径上,始终坚定地走到了尽头。

丰田,作为全球销量领先的汽车制造商,是首家将其发展重点放在氢能源动力上的公司。

尽管氢能源专利占据了全球的48%,但由于存储、运输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氢能源车并没有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在混动技术方面,尽管丰田和本田的技术表现出色,但比亚迪dmi、吉利雷神、长城柠檬dht和传祺钜浪等多个自主品牌在平稳性、性能和油耗等方面也展示了相当不错的表现。

在今年四月的“新体制方针说明会”上,丰田公司的新任社长佐藤恒治亲自发表了他的观点和立场:

在纯电汽车的研发过程中,丰田遭遇了失败,并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

与丰田相比,本田和日产在电动化方面的进展明显滞后。

在今年的日本车展上,丰田、日产和本田的c位展台都是纯电动汽车,但他们展示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外形抽象、炫酷的概念车。

这意味着日本汽车的纯电动攻势可能需要2到3年的时间才能展开。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已经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者,这让他们感到有些失落和沮,虽然想要追赶但却无法成功,最终甚至选择了放弃追求,直接以平躺的方式结束了这一切。

旋转巴结:日本品牌的车辆无法正常运行,电动化的负担也不能承受。

曾有一段时间,日本汽车因其尖端的发动机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称霸,他们甚至声称,哪怕将设计图纸交给中国,中国也无法制造出日本制造的发动机。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感受到一种高傲的氛围。

他们认为,中国人永远无法制造出高质量的发动机,他们可以依靠先进的核心技术,享受一生。

得益于其“尖端技术”,日系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曾一度超过30%,多年的销售业绩使得日系汽车企业陷入了一种“被动赚钱”的困境。这导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自主品牌技术的发展,以及由于消费者需求波动而引发的市场趋势变化。

日系汽车企业不仅在转型过程中“慢一大拍”,还未能准确捕捉到当前汽车消费的新需求和新风向。

从销售数据来看,目前日本汽车公司的热门车型依然是传统的,近些年很少有热销车型问世。

以广汽丰田汽车为例,其销量的主力依然是凯美瑞、汉兰达和赛那这三大旗舰车型,而满足当前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却一直未能跟上市场的步伐。

由于陷入了创新者的困境,再加上近几年产品质量问题的频繁出现,这导致了大量消费者对日系车所体现的“匠人精神”逐渐失去了信任,从而使其口碑急剧下滑。

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日系车真的就不能继续使用了吗?

确实不是这样,尽管日本汽车在中国遭遇了巨大的困境,但它们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仍然是不可小觑的。

在东京车展期间,日产汽车的总裁和ceo内田诚被一位来自中国的记者询问:“目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个百年难遇的巨大变革,日产打算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你所询问的是全球性的变革,还是中国所经历的变革?”内田诚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

显然,在日本品牌的首席执行官看来,中国和全球已经被分割开来进行治理。

尽管日系车在电动车的转型上进展缓慢,但其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的表现依然相当积极。

仔细观察,日本的市场始终展现出本土汽车的受欢迎程度。在今年的上半段,日本乘用车市场的总销量达到了大约111.08万辆,其中丰田和本田的累计销量位列前两,两者合计占据了大约60%的市场份额。

在美国的市场环境中,日本品牌的汽车也展现出了相当出色的性能。根据wardsauto的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在美国销售的新车中,日本品牌的汽车销售量占比超出了35%,与前一年基本持平。

以丰田汽车为研究对象,其在2023年的全球总销量大约为1048万辆,而选择完全放弃纯燃油车市场的比亚迪,在2023年的总销量达到了186.9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型的销量为91.1万辆;2023年,特斯拉的总销售量达到了131万辆。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在新能源领域中,传统车企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丰田汽车在去年仍然保持着全球销量的领先地位。

然而,鉴于日系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方面的滞后,其电动化产品并没有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广泛喜爱,这使得日系车制造商想要再次在中国创下销售记录变得非常困难。

从整体上观察,日本的车辆并不容易停下来,但它们也很难稳定行驶。

那些抱有侥幸心态的日本汽车,正在受到中国市场的严厉批评。

日系车面临的电动车转型压力

年 月日,三十台国产本田奥德赛装船发往日本,这一远不起眼的新闻,却暗藏着中国 和日本 的两个里程碑。对中国 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证明中国有实力向日本市场出口 made in china 的日系整车。而对日本 来说,这却是个不怎么光彩的 界碑 因为他们不得不面对中国市场的竞争和边缘化。事实上,...

中控大屏 雷克萨斯尴尬倒数,日系车失去竞争力

在全球造车竞赛中,大屏幕已经成为主流,然而日本车似乎对车机的升级研发不太在行。在智能时代,日系车显然已经落后了。根据 美国消费者报告 发布的一份车机系统综合排名,雷克萨斯排在了倒数第一。雷克萨斯的车机系统之差可见一斑,让网友们经常戏称它为 老年代步车 不仅仅是雷克萨斯,丰田 本田等日系车的车机水平也...

日系车与电车时代的挑战 造不好电车,却活得更滋润?

标题 日系车与电车时代的挑战 造不好电车,却活得更滋润?一 背景介绍。在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中,日系车似乎并未像其他品牌那样大放异彩。然而,令人瞩目的事实是,尽管日系车在电动车领域并未取得显著的突破,却依然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活得滋润。本文将深入 日系车在这一变革时期的生存策略和市场表现。二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