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真题及详解

2023-11-20 08:08:35 字數 3416 閱讀 2301

第七题 化工厂项目。

某拟建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pvc)项目位于规划工业区。离子膜烧碱装置以原盐为原料生产氯气、氢气、烧碱。为使烧碱装置运行稳定,在厂区内设置3台容积为50m3的液氯储罐,液氯储存单元属重大危险源。聚氯乙烯(pvc)生产过程为hcl与乙炔气在hgcl2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单体(vcm),再采用悬浮聚合技术生产pvc。全年生产8000h。

vcm生产过程中使用hgcl2催化剂100.8t/a(折汞8188.3756kg/a)、活性炭151.2t/a。采用活性炭除汞器除去粗vcm精馏尾气中的汞升华物(折汞2380.8913kg/a)。vcm洗涤产生的盐酸经处理返回vcm生产系统,碱洗产生的含汞废碱水2.5m3/h,总汞浓度为2.0mg/l。废催化剂中折汞4927.2044kg/a,更换催化剂卸泵产生的少量废水经锯末、活性炭等吸附带走汞840.2799kg/a,废水排入含汞废碱水预处理系统。

含汞废碱水经化学沉淀、三段活性炭吸附、三段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总汞浓度0.0015mg/l。废活性炭、树脂更换带走汞39.9700kg/a。预处理合格的废水与厂内其他废水混合,经处理后排至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含汞废物统一送催化剂生产厂家**利用。

问题】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单位:kg/a)。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参***1.给出vcm生产过程中总汞的平衡图(单位:kg/a)。

答:vcm生产过程总汞的平衡图见图7-1。

2.说明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

答:本项目废水排放监控应考虑的主要污染物及监控部位如下:

1)含汞废碱水应考虑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汞,由于其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在其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即题目中给出的含汞废水预处理设施排放口)设置监测点。

2)厂内其他废水污染物为cod、ss、ph、石油类、氯离子,均为第二类污染物,可在全厂排放口设置监测点。

3.识别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类型,给出风险源项分析内容。

答:(1)液氯储存单元风险类型为泄漏事故。

2)风险源项分析内容有:

主要是液氯储罐的破裂、及液氯泄漏。

泄漏装置及位置、挥发量、液氯储罐最大可信事故泄漏量、泄漏时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

4.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哪些?

答:在vcm生产单元氯元素投入、产出平衡计算中,投入项应包括的物料有hcl与hgcl2催化剂。

5.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特征污染因子?

答:本项目的环境空气现状调查应包括的特征污染因子有:cl2、hcl、vcm、hg。

第八题 生活垃圾填埋场。

某市有一座处理能力600t/d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市区10km处的一条自然冲沟内,场址及防渗措施均符合相关要求。现有工程组成包括填埋区、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以及敞开式调节池等。渗滤液产生量约85m3/d,直接由密闭罐车送至距填埋场3km、处理能力为4×104m3/d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填埋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一小河。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拟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涉及处理能力为1000t/d,建设内容包括两座焚烧炉,2×22t/h余热锅炉和2×6mw发电机组。设垃圾卸料、输送、分选、贮存、焚烧、发电、飞灰固化和危险废物暂存等单元,配套建设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处理系统和事故收集池。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焚烧飞灰固化体均送至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现有垃圾填埋场2.5km,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厂址及其附近无村庄和其它工矿企业。

问题】1.简要说明现有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

2.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的恶臭因子。

3.除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外,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有哪些?

4.给出垃圾贮存池和输送系统控制恶臭的措施。

5.简要分析焚烧炉渣、焚烧飞灰固化体处置方式的可行性。

参***1.简要说明现有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

答: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现有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有:

1)调节池未采取消除恶臭的措施。敞开式调节池容易使恶臭气体挥发,影响场外环境空气质量。

2)填埋场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一小河,不符合环保要求(应经处理后回用或达标排放)。

3)渗滤液未经处理,直接由密闭缺罐送入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不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的要求(应在填埋场设置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用、排放,或满足条件后再经污水处理厂处理)。

4)填埋气只是导排,没有处理和利用。发酵过程的还原性臭气散发环境,存在臭气影响。填埋气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甲烷,不利用是能源浪费。另外甲烷与空气比达到5%时即**极限,填埋气在某处累积可能引起**。

5)垃圾填埋场营运期可能会有噪声污染。

2.列出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的恶臭因子。

答:根据本项目特点,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要恶臭因子有: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氨(nh3)、三甲胺(ch3)3n、甲硫醚(ch3)3s、臭气浓度等。

3.除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外,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有哪些?

答:根据本项目特点,除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设施以外,本工程产生恶臭的环节还包括:

1)垃圾卸料、分选、焚烧;

2)渗滤液收集池及处理系统,甚至事故池等均可产生恶臭。

4.给出垃圾贮存池和输送系统控制恶臭的措施。

答:(1)贮存池控制恶臭的措施有:

尽可缩短垃圾在贮存池的时间,尽快进入焚烧或填埋系统;

垃圾贮存池采用封闭式,恶臭气体集中收集,采取活性炭吸附、液体吸收或焚烧等处理方式。

2)输送系统控制恶臭的措施有:

输送系统采用封闭式输送;

输送系统的恶臭集中收集吸附或返回焚烧炉处理;

加强生产车间的通风;

采用负压、微负压、引风、吸气等。

5.简要分析焚烧炉渣、焚烧飞灰固化体处置方式的可行性。

答:根据题中所给项目特点,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焚烧飞灰固化均送现有的垃圾填埋场的处理方式并不可行。主要原因有:

1)焚烧炉渣需根据情况分类处理。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以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其他危险废物焚烧后的炉渣须经处理,并经检验满足含水率、二噁英及浸出液毒性指标要求后,方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

2)焚烧飞灰属危险废物,须经处理(包括固化),并经检验满足含水率、二噁英及浸出液毒性指标要求后,方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 分析论证和 评价阶段 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编制阶段。第一阶段,在初步研究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文件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一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各专题 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二 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法。类比法是用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采用此法时,应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三 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源强核算。工程分析中污染源源强核算可参考具体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指南规定的方法。污染物的源强统计可参照表 进行,分别列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表,噪声统计比较简单,可单列。对于新建项目污染排放量统计,须按废水和废气污染物分别统计各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