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 数字化 电气化跨越百年“隔空对话”

2023-11-06 16:10:06 字數 1935 閱讀 3350

***上海11月6日电(杨海燕) “今天的数字化就是一百年前的电气化,算力就如同百年前的电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日下午,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探寻国际数字治理之道同创数字产业发展之机”分论坛暨全球数字产业高峰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在主旨演讲中向大家提问,数字经济之前的经济叫什么?也许会有人说是工业经济,那么工业经济对应的是什么?——电气化。在2023年的时候,美国工程院做过一项关于20世纪最伟大发明的调研,电气化是排在了第一,如今人们却鲜少提及,但它无所不在。

11月5日下午,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探寻国际数字治理之道 同创数字产业发展之机”分论坛暨全球数字产业高峰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活动主办方供图 王坚强调,工业经济是电力经济,数字经济是算力经济,算力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新尺度。从个人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电视,到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医疗设备、交通信号灯等,都离不开电,王坚说道,“它随处可见,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在座的各位今天相聚在这里,大家都知道外面阳光明媚,可是仍旧在人工照明的环境下开这个会,也正因为它的随处可见,使得它被人们所忘记”。

无论是电气化还是数字经济,其实都离不开城市,城市一直在电气化的中心,在王坚看来,城市也是数字化非常重要的中心,面临很多挑战,据了解,全球的城市只占了地球土地面积的2-3%,但是容纳了60%的人口。有人**,2023年以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可能将近80%的人还会到城市来,如何能够在不增加城市面积的情况下,让城市能够容纳更多人,同时保证生活水平和质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王坚直言,目前来看,很难做好可以持续地发展。

2023年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促使内燃机和电气化的广泛应用,在新技术的带动下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加大了对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

诚然,这些都与人类密切相关,王坚坦言道,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或许自己可以反省下,在过去50年、100年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人类消耗资源的能力为何也大大增加。当下,与电气化造成碳排放量的增加何以改善?“需要科技创新、有效治理、以及人才支撑,要用一个更陡的曲线把碳排放量降下来。”数据显示,2023年碳排放强度比2023年下降超51%。“设想一个技术体系,其中,数字化除了数字经济之外,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使命——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王坚如是说。

随着地球人口不断增长,2023年全球水资源消耗量将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王坚指出,水消耗的多少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生活发展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事实上给数字化、数字经济、数字产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他举例说道,一个城市里真正被和合理使用的水有多少,部分在管道里不知不觉漏掉的水,偷盗的水等,其实占了城市所有管网的一半以上,这是资源的浪费。

王坚提出设想,全球水资源的消耗如果能降低20个百分点,那么它给整个人类创造的价值是不可比拟的。“譬如今天在上海开这个会,如果把上海、伦敦、纽约等人均资源的使用做一个比较,可以发现数字化技术、数字经济就有了迫切性。”不仅仅是应该做,而是必须要做这样的举措,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到最后就有一个一定要达到的目标,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实现人均资源的消耗比以往下降更多,使得人类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从电力到算力,是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转变。云计算为何对数字经济的作用如此之大?王坚说,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底座,2023年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里只有500个应用,难以想象,在2023年,苹果手机的应用商店里有了将近200万个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云计算的出现在第一次高峰时,改变了当今的互联网或改变了整个经济基本现状,从500个应用到200万个应用,可以说是天文数字的增加,当然也离不开技术团队的支撑。关于计算、数据、以及互联网的基础设施,王坚现身说法,“两年前,我把原来用的中文写的书**用英文重写了一下,非常便捷,且每个人都可以做,事实上‘云’已经变成了大家做事情的方**。

王坚表示,在数字化时代,可以展开更多的创新,现在的数字化,就是100年前的电气化,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完)

编辑:付子豪】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油田开发工程专家韩大匡逝世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油田开发工程专家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韩大匡,因病医治无效,于年月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岁。韩大匡,年月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大匡一直从事油气田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 5G与4G仍有改进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 g与g仍有改进空间。中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邬贺铨最近表示,虽然中国g建设成果斐然,但g还存在提升的余地。五月份,三大通信公司g手机客户数量已经突破.亿,g基站数量达到多万个,g 使用人数突破亿。该数字显示,世界范围内g基站有 分布在中国,同时g手机的用户数量超过 来自中国。中国是世界上g...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3)

接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简介 方维海院士 年当选 方维海,年月日出生于安徽定远,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方维海于年从阜阳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 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之后在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年至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波恩大学理论化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