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 “正直不是犯错的借口!”

2023-11-29 18:25:45 字數 4015 閱讀 5485

“朕得寇准,犹如唐太宗得魏征!” 寇准奏事时的激烈言辞,刺激得宋太宗“怒起”。寇准一个箭步冲上前拽住龙袍,将宋太宗拉回龙椅,继续滔滔不绝。宋太宗最终被寇准说服,并高度点赞他。从此,“正直”这张金字招牌,成为寇准为官的挡箭牌。

寇准出身贫寒,“少时不修小节”,成天逃学,跟随乡村二流子打猎游乐。寇母屡劝无用,盛怒之下抄起秤砣砸中寇准腿部,顿时鲜血直流。寇准自此改邪归正重返学堂,成为一名三好学生。

十九岁时,寇准参加科考获得进入殿试的优异成绩。前辈告诉他:宋太宗主持殿试时,喜欢录取稳重老成的大叔,许多小鲜肉因此名落孙山。

因此,前辈劝寇准为增加保险系数,虚报年龄。寇准严词拒绝回答:“我正在努力进取,岂可因年龄欺骗君王!”他从容应试,顺利成为本届科考年龄最小的进士。

经过多地与多职位历练,寇准凭优秀政绩成为京官。他充分把握宋太宗诏令文武百官建言国事机会,结合自己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上书言事,将某些现行政策的利弊分析得极为透彻。

宋太宗对这个乳臭未干的进士尚有印象,见他已日趋成熟,很是高兴,将其安排至枢密院(相当于今国防部)委以重任。

开春大旱,宋太宗邀请近臣们询问时政得失。近臣们异口同声将旱灾归结为天命,唯有寇准直言不讳挺身而出:“陛下,这是天人感应!大旱发生,臣估计是朝廷刑罚不公所致!”

宋太宗大怒,拂袖起身回转后宫。平静下来后,他特召寇准入宫,问他朝廷刑罚不公有何证据?寇准提出条件:“臣恳请陛下将二府(由军事与行政部门组成的最高国务机关)负责人召来旁听。”

寇准当着二府负责人启奏:“不久前,祖吉、王淮两位京官先后犯下侮辱法律及**罪。可是,祖吉**不多却被处死。王淮因有副宰相王沔这个亲哥罩着,虽盗取国库资产上千万,却只被处以杖刑后官复原职。这不是刑罚不公又是什么?”

宋太宗查证属实后,更对寇准的正直赞赏有加,随即把他提拔到枢密院更重要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五代后期至宋初,各国君王因心照不宣的原因,执行不立皇太子的潜规则。因此,当冯拯等大臣以“时太宗在位久”为由上疏恳请立皇太子时,宋太宗盛怒之下,将他们贬斥岭南。从此,朝臣对立储这一敏感话题“无敢言者。”

宋太宗扪心自问,自觉不妥,立储的念头与日俱增。为找个台阶下,他推心置腹询问寇准:“先生认为朕诸子中谁可以继承皇位?”

寇准旁敲侧击提醒:“陛下是为国家选择继承人,因此不能与妇人、宦官及近臣商议。臣坚信陛下能选择出令天下人满意的储君!”

宋太宗低头沉思良久,屏退左右问:“襄王(宋太宗第三子赵恒)可乎?”寇准顺水推舟:“俗云‘知子莫若父’,陛下既认定襄王,请立即拍板公示!”

在寇准大力支持下,宋太宗立刻宣布将襄王立为皇太子。虽然确定了继承人,但宋太宗心里难免酸溜溜。

因此,当他得知皇太子祭拜太庙途中引得“京师之人拥道喜跃”并异口同声夸赞皇太子“少年天子”时,一股醋意立即涌上心头。他满脸不悦问寇准:“民心这么快便归属太子,这是想把我置于何地??”

寇准明白其心思,巧妙化解矛盾,跪拜祝贺:“此社稷之福也!”宋太宗顿悟,搀起寇准,设宴与寇准畅饮庆贺。

真正使寇准名垂青史的事件,是在出任宰相期间,在辽国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力排众议,力主宋真宗御驾亲征并与契丹签订檀渊之盟。

这一盟约结束了宋辽二十余年的战争,换来长达百余年的和平。史称:“河北罢兵,(寇)准之力也。”王安石曾为此欢呼:“欢盟(即檀渊之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即寇准)功第一。”宋真宗视寇准为和平第一功臣,寇准也以“澶渊之功”洋洋自得,走上自我膨胀之路。

其实,早在宋太宗时期,寇准便因性格过于刚直,与同僚和皇帝先后产生矛盾。他慧眼识珠,举荐吕端、张洎、李昌龄等人出任要职。这些人或对其有恩、或对他曲意奉承、或胆小怕事,都不敢反对寇准的决定,由此更助长寇准刚愎自用扰乱法纪。

寇准在具体落实宋太宗“京城与地方**均官升一级”指示精神过程中,展现出性格中的阴暗面:将亲信好友全部安排到重要且清闲的部门担任要职,对平素厌恶者和生人一律贬退一级才升职。尤其是对冯拯,寇准恨之入骨极力打压。

冯拯先前因立储问题被发配岭南后,因表现良好而被宋太宗内定召回京师升任副宰相。寇准因素来讨厌冯拯,于是不断从中作梗,致使冯拯只能屈居鼎州(今湖南常德)知府。冯拯恰似打不死的小强,几经努力终于重返京师。

寇准有意抬高亲信以压制冯拯,冯拯发现自己被寇准故意降级后忍无可忍,愤然提出公开质疑。寇准勃然大怒,利用职权在公堂张贴告示,点名警告冯拯切勿扰乱朝廷制度。

冯拯被逼上绝路,孤注一掷上书**寇准一手遮天“擅权”,并列举寇准插手岭南**人事安排的具体事项。广东转运使康戩适时送上神助攻,**吕端等人纵容寇准为所欲为扰乱朝纲。

宋太宗被这两份奏章激怒,立即召见吕端等人核实对质。吕端满脸无奈回答:“寇准性格刚直,刚愎自用。臣等不愿与他过多争执,以免有损国体。”

宋太宗召见寇准询问冯拯之事,寇准振振有词为自己辩解。宋太宗暗示道:“您可想明白了!此事如果上升至朝廷辩论地步,必将有失您这个执政大臣体面!”

寇准一意孤行,“犹力争不已”,甚至取出中书省**名册力证自己大公无私。宋太宗“益不悦”,意味深长叹息:“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寇准最终为自己的错误埋单,被罢免副宰相职位出任地方**。

寇准心高气傲,不肯甘居人下,担任副宰相期间,经常恶意攻击宰相王旦。王旦宰相肚里能撑船,以德报怨人前人后称赞寇准优点。

宋真宗实在看不下去,提醒王旦:“他四处攻击您缺点,您却为何随时称赞寇准优点?”王旦依然维护寇准形象:“臣担任宰相时间长,处理政事必定出现许多过失。寇准能对陛下无所隐瞒,足见其中正耿直。”

寇准非但不接受王旦好意,反而变本加厉与王旦对着干。正巧,中书省转呈枢密院的公文,被寇准敏锐地发现违反诏书式样。寇准如获至宝,立即上报宋真宗。王旦因此遭宋真宗斥责,中书省相关人员都被处罚。

有道是“六月债,还得快。”二十余日后,枢密院转送中书省的公文,同样犯下违反诏书式样的低级错误,被中书省**兴奋地送呈王旦。王旦并未以牙还牙,而是令人将公文送回枢密院重新修改。寇准自惭形秽,终于为自己的小心眼儿当面道歉。

寇准的性格缺点,宋真宗心知肚明。宋真宗外放寇准并任用王旦出任宰相时,曾语重心长提醒王旦以寇准为戒:“寇准多次违反原则把官职许诺给别人,以此作为自己对别人的恩惠。您行事相权时,‘当深戒之!’”

寇准重新拜相后旧病**,再次根据个人好恶**相关部门**。宋真宗很不高兴,对王旦说:“寇准刚强急躁易怒的**病一点儿没改!”

王旦实事求是评价:“寇准喜欢让别人牢记他的恩惠,还想令这些人敬畏他。这两大毛病,都是大臣必须避免的!寇准始终自以为是,这正是他最大的缺点!”

寇准在排除异己同时,免不了与志趣相投者组成强大政治同盟,形成一股能左右朝政的势力。赵祯被册封为皇太子,寇准的女婿王曙被朝廷挑选为太子的老师,在东宫拥有话语权。

因此,大臣们议论纷纷:“今朝廷人三分,二分皆附(寇)准矣!”寇准的所作所为,已经对皇权构成潜在威胁,也为最终被贬埋下祸根。

寇准失势的导火索,源自对助手丁谓不留情面的当众讥讽。丁谓是被寇准一手提拔至副宰相的**,对寇准言听计从唯唯诺诺。

一次,寇准等人在中书省吃工作餐时,长胡须上不慎沾满汤汁。丁谓急忙起身,小心翼翼为他擦拭。

寇准非但不感谢,反而当着众人嘲笑他:“副宰相是国家大臣,难道也是为长官擦胡子的吗?”众人哈哈大笑,丁谓羞愤难禁,从此走上与寇准为敌的道路。寇准其后失去宋真宗信任,连遭贬斥,最终客死贬所雷州,均拜丁谓连进谗言陷构所致。

宋史》在盛赞寇准为真正的古大臣的同时,也一分为二评价道:寇准拉拽宋太宗龙袍进谏及当面诋毁同僚等各种行为,虽有古大臣直言敢谏之风,但缺宽容能忍的肚量。

寇准起伏兴衰的人生经历警示后人:为人处世必须正直,但正直必须有个度!切不可以正直当做犯错误的挡箭牌。

家暴不是犯错是犯罪,“安静”的家暴更可怕,PUA害了多少人

你这样的,没有人能看得上,只有我不嫌弃。又黑又丑的,整天照镜子干吗?又来要钱?我挣钱容易吗?你是不是偷着买什么了?你怎么这么废物?我花这么多钱供养你,你却什么都做不好?这些话语或许让你感到耳熟,但是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因为你可能正在遭受 隐性家暴 在曾给无数人留下心理阴影的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中,女主...

年轻,不是推卸逃避的借口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梦想 希望和冒险。然而,年轻也常常伴随着不成熟和冲动,导致我们犯下许多错误。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将这些错误归咎于青春,好像年轻就是一个无辜的替罪羔羊。在这篇文章中,我将 这个现象,年轻为什么常常成为我们逃避责任的借口,以及如何更成熟地面对自己的过错。年轻是一段充满活力...

曾仕强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成长

曾仕强先生曾说 没有人会犯错,但他应该改正错误,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否则他不会进步。这句话告诉我们,犯错并非罪不可恕,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那么,如何在犯错中成长,让自己不断进步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关于马云的故事。马云,我国著名的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以其独特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