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中国更有魅力 多国愿进一步推进在华业务

2023-11-15 10:54:28 字數 4665 閱讀 9090

本报记者 罗 晨 韩松妍

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相聚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家展集中展示。其中,11个国家首次参展,34个国家首次线下参展。许多国家派出大规模、高规格代表团参展,多位相关负责人表示,愿进一步推进在华业务,实现共赢。

“可持续发展是两国企业探索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利益契合点与合作增长点”

本次进博会丹麦国家馆里,丹麦20家品牌齐聚一堂,展示丹麦高品质、健康、可持续的食品以及创新的解决方案。过去5年中,已有超过200家丹麦公司参与进博会,总展览面积超过2.4万平方米。

丹中两国合作与交流源远流长,无论是在商业还是文化领域,两国都有着紧密的合作。特别在食品和农业领域,丹麦产品以其高品质、安全性和创新性在中国市场备受欢迎。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马磊(h.e. ambassador mr.thomas ?覫strup m?覬ller)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丹麦是个小国,但在寻求可持续未来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上,我们走在世界前列。随着中国加大向绿色经济转型的力度,丹麦企业继续深化对话,进一步推进在华可持续业务,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

丹麦皇冠餐饮渠道经理朱勇介绍,丹麦皇冠集团下的生肉产品在中国的食品加工、餐饮连锁和团餐渠道已达到年销量40万吨。“我们计划在平湖工厂开发更多熟制品并推广到中国的零售渠道。新品开发、进口优质熟制品扩展、高品质生肉制品推广、可循环农业农场运营以及低碳生产,都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丹麦欧唯思allvitsy公司为本次进博会带来了果冻型鱼油产品。欧唯思董事总经理林丹说:“当前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中国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对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扩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市场,我们很希望能够把丹麦的高品质生活理念和产品分享给国内的消费者。”

我们第一次来这里,亲身体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是如何运作的。”专注于创新即饮鸡尾酒的丹麦品牌shake-it全球销售总监tais wermer storr表示,在中国,鸡尾酒尤其是即饮类别的鸡尾酒市场正在迅速增长,而中国消费者对“更好质量、更少数量”的追求也日益显著。“进博会这样的平台是展示这一点的绝佳方式。我们坚信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有很大的空间。”

2023年恰逢中芬**间**协定签署70周年,中芬在**、投资、互联互通领域取得稳健卓著的发展。自2023年以来,中国成为芬兰第三大**伙伴,同时也连续20年成为芬兰在亚洲的第一大**伙伴,中国也已经成为欧盟以外最受芬兰企业欢迎的目的地之一。今年进博会上,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携17家芬兰企业,其中包括阿特睿atria、bonne juomat、菲泽谷物fazer mills、hkscan、蓝宝氏roberts、leipomo rosten和蔚优valio等7家食品公司。

11月7日,在芬兰驻上海总领事嵇安诺(anu vuori-kiikeri)于总领事官邸举行的“大自然的智慧风味”(the smart taste of nature)芬兰食品行业招待会上,芬兰农林部部长sari essayah表示:“目前,中国是芬兰最大的食品出口目的地之一。在食品**方面,芬中两国市场可提升的空间很大。我们希望芬兰企业进一步丰富提供给中国消费者的品类。”她同时强调,卓越质量、纯净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季节性的高品质原料是芬兰美食可以持续创新的源泉,展现出芬兰食品行业提供的独特和美味体验。

芬兰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由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显示,芬兰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度上遥遥领先,有多项保持全球第一的水平。芬兰各行业在推动可持续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秉持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就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绿色解决方案,以创新经营积极助力芬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依托其在减碳、可再生能源、垃圾**、塑料和纺织品**、可持续建筑及食品等领域的独特经验与创新技术,为全球持续输出丰富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芬兰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中国负责人田马可(marko tiesm?覿ki)表示:“中国市场不断为芬兰和全球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芬兰公司也非常认可中国市场潜力,目前约有250家芬兰公司与芬兰国家商务促进局保持联系且在华经营活跃。我们相信,在中芬两国迈向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中,可持续发展会是两国企业探索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利益契合点与合作增长点。”据悉,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与落实,两国已在智慧能源、水处理、绿色转型等诸多领域实现共赢共生协同发展。

“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拥有坚定的信心,期待进军中国”

继去年进博会首展首秀,挪威海产局今年升级了参展规模,展台面积比去年增加30%。作为组展机构,挪威海产局本次携手12家挪威海产出口商共同参展,较去年提高50%,其中包含了挪威三文鱼养殖企业及专业从事挪威青花鱼、北极甜虾捕捞的中小型家族企业,共同展现挪威海产业的广度与深度。

挪威海产局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chramer表示:“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挪威优质海产品的平台,更是一个增进国际交流、加深中挪海产**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希望借助进博效应,进一步推动中挪在海产**领域的热度,加强挪威与中国在海产领域的合作与联系,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海产品的需求。”

近年来,挪威与中国之间的海产**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挪威对中国的海产品出口总量达到了12.7万吨,总额高达72.2亿挪威克朗,同比增长了14.6%。在全球范围内,超过150个挪威海产品出口国家中,中国在出口量上排名第四。其中,三文鱼对华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出口量达到3.5万吨,同比增长63.6%;同时,出口额达到45.2亿挪威克朗,同比增长84.5%。今年,中国市场也首次超越了日本和韩国,成为挪威冰鲜三文鱼在亚洲最大的出口市场。

挪威海产局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总监童安睿表示:“我们对挪威海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拥有坚定的信心。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挪威海产品在中国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消费升级和对健康饮食的不断追求,我们相信这一趋势将持续增强。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交流盛会,我们希望推动挪威海产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系,把品质卓越、对健康有益的挪威海产品推介给这个广阔的市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餐食选择。”

新加坡**与工业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刘燕玲说:“今年3月底,新中关系升级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这标志着新中两国将共同致力于扩大和深化两国关系,携手在前瞻性领域开创新的增长机遇。这和新中双方的长期合作进展是一致的,反映了我们对彼此的信心以及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景。”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sbf)率领来自56家新加坡企业的500余名企业代表亮相,是2023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新加坡参展团。作为至关重要的多元**平台,进博会不仅为新加坡企业搭建了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更助力其与合作伙伴深化联系,进一步在中国拓展商机。本届新加坡展团中,首次参展的企业占40%,而60%的企业则拥有多次参展经验。

新加坡新型调味品品牌spicy mama创始人许嘉敏认为,和国际情况类似,中国的年轻一代生活节奏快,没有太多时间烹饪,但同时又热爱尝鲜,因此口味独特、操作简便的复合调味包前景被看好。“我们生产传统东南亚风味的调味包,海南鸡饭包、咖喱酱包、江鱼仔佐餐拌料,很受参展观众们的喜欢。”她表示,刚成立两年多的spicy mama品牌还在起步期,期待与更多中国的渠道商合作,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地道的东南亚风味。“期待能够在中国市场做大做强,我们很有信心。”

sbf执行总裁郭柄汛表示:“随着今年新加坡和中国双边关系的再度升级,新加坡企业将迎来更多重要的**及投资机会。过去十年,互惠互利的关系为双方带来了更多的商贸与投资机会。进博会是新加坡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尤其在数字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高增长领域。通过建立有影响力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坚信两国间的商业关系将继续取得成功。”

近年来,借着进博会的东风,马来西亚越来越多的食品和农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本届进博会,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筹集组建的展馆设有33个展位,共23家企业参展,主攻食品与农产品区。这是疫情后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首次组织200人,也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赴进博会之约,足以反映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全球减糖风潮盛行,我们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独有的本土产品椰糖和亚答糖,这两种糖风味独特、甜度高但升糖指数低,是健康的糖类。”马来西亚万阳品牌负责人刘惠心告诉记者,马来西亚很多本地糕点具有的独特香甜味就是来自于椰糖,在马来西亚**的大力推广下,目前椰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相较之下,亚答糖就没有那么高的国际知名度。亚答糖来自亚答树,亚答树也叫泥芭树,生长在热带沼泽湿地。“砂拉越的三色奶茶之所以这么出名,秘诀也在于亚答糖。”刘惠心说,三色奶茶渐渐出名之后,很多人也发现了亚答糖的好滋味,如此一来,亚答糖成为砂拉越出口农产品的收入**之一。和椰树一样,亚答树全身都是宝,除可用于制盐外,早期乡民用亚答叶来盖屋顶,它的果实可以食用,而亚答汁可制成亚答糖。“我们知道中国消费者也有强烈的减糖意愿,希望这两种天然糖能够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健康选择。”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卢成全认为,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举措,不仅是企业展示产品和服务的平台,更是联通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窗口。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正进一步凸显。n**a北欧-亚洲风险投资联盟peter johansen提出:“我们现在关注的不再只是北欧的技术如何应用到中国,而是北欧的技术如何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能够进一步优化我们自身的技术设计以及商业模式的设计。同时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甚至应用到北欧。”

今年,挪威海产局发布《挪威在中国的商业——挪威公司对在中国发展未来潜力的看法》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所有在华投资的挪威企业中,海产业企业占比高达8%,在所有行业类别中排名第三。所有接受调研的挪威海产企业都对未来3年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持有坚定的信心,其中超过半数的企业表示,计划在未来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根据《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2022/2023年度全国商业调查报告》显示,42%的新加坡企业认为海外拓展非常重要;46%的受访企业已在中国开展业务;在计划启动海外业务的企业中,21%的企业表示期待进军中国市场。

另据韩国**协会发布的信息,通过韩国**协会报名参加本届进博会的韩国企业数量相比去年大幅增加,其中约有一半是首次参展,凸显韩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美国,进一步放开6GHz频段的使用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fcc 周四 日 一致同意向 超低功率装置 开放ghz 频段,能与其他支援wi fi 的装置一起运作,可望扩大ar vr 的应用。根据 报导,fcc 预期此举可 促进尖端应用的生态系统,包括可穿戴技术 扩增实境 ar 和虚拟实境 vr 协助企业 增加学习机会 升级医疗保健机会,并...

中国取消外资限制 进一步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最近的一项重大政策调整 取消外资限制,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这项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中国市场将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是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标志。过去几十年,中国通过吸引外资,成功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

跨国企业抢抓“进博机遇” 更开放的中国激发合作热情

中新社上海月日电 谢梦圆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日在上海开幕。中国 向第六届进博会致信,宣示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引发与会跨国企业来宾的热烈反响。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 连续六年举行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 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