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我读我解(第六十二章)

2023-11-15 17:45:36 字數 617 閱讀 8254

这是我之前研读《道德经》的记录,现系列分享于此,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原文〕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于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我解]道”以及“为道”,其实也是受万物所滋养、供奉的,被善良的人和善于遵道而行的人视为珍宝、予以葆养,还可以为不善良的人或不善于利用、发挥“道”之作用的人提供保障、保护。为“道”而美言、或学会用“道”的语言阐述日常事理,有它自己的市场,可以让人在一定市场上安身立命、养活自己,让“道”更有市场;遵道而行动起来的人,可以教化人、影响人、甚至使一定的人也响应行动起来。对不善良的人和不善于为道的人,为什么要舍弃、嫌弃他们呢?(注:求道弘道信道者多多益善)。其实,设立天子、设置三公,甚至还设置了抱壁肃立两旁、等候驷马之车先行的规则制度,这些都不过是为了“道”进一步彰显、让“道”进一步被奉为主流意识形态而必要的步骤。自古以来,人们如此推崇在此宣讲的“道”是为了什么呢?还不是因为它有助于人们达成目的,避免过错、免除罪责吗?所以,“道”以及“为道”者才是天下真正最足珍贵、尊贵的。

注:这一章有给求道弘道者平衡心态、提升自信的劝慰,还要求大家避免嫌弃**)

《道德经》我读我解(第五十二章)

这是我之前研读 道德经 的记录,现系列分享于此,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道德经 第五十二章。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我解 天下万物都...

《道德经》我读我解(第三十八章)

这是我之前研读 道德经 的记录,现系列分享于此,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

《道德经》我读我解(第四十一章)

这是我之前研读 道德经 的记录,现系列分享于此,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道德经 第四十一章。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真若渝。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