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不养生,开春找医生?做好这5件事,藏而不露,温肾补阳

2023-11-09 04:27:16 字數 1751 閱讀 7524

四季轮换,节气更迭,今天又迎来了今年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古语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的到来意味着冬季降温的开始,自然界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做准备。我们冬季养生也要顺应天时,敛阴护阳,进补肾气,养生保健。

立冬时节如何正确养生。

立冬时节,气温逐渐降低,天气逐渐寒冷,人们容易感到身体不适。为了保持健康,立冬时节应该注意养生。下面将介绍一些立冬时节养生的方法。

一、饮食调理。

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有句谚语“立冬吃冬,补嘴空”,平常吃得清淡、简单,到了立冬,可以用一些滋补类的药材炖鸡、炖肉、炖骨,以补养历经苦夏而亏空的身体。因此,饮食上要注意补充足够的能量和营养。

建议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要控制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二、增加运动量。

立冬时节,天气逐渐寒冷。冬季养生虽然要“敛阴护阳”,但是也要注意锻炼,不能整日呆在温暖的房子里,适当地走出去感受冬天,户外活动既可以增加身体热量,又可以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

但要注意动静结合,跑步做操最好做到微微出出汗就好,但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不宜过大,不可大汗淋漓,以免耗损阳气。

冬季锻炼最好选择在太阳出来以后,时间大概在上午九点半以后到下午四点之间比较适宜,一般说来,冬季的空气环境较差,尽量不要选择在早晚进行锻炼,对于我们的呼吸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遇见了大风大雪天,就可以在室内做一下简单的活动,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因此,建议在立冬时节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运动,避免引起身体不适。

三、注意保暖。

立冬过后,天气寒冷,寒邪易伤阳气,也易诱发各种疾病。《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去寒就温,无泄**”立冬时节是一年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所以在这段时间里,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养藏原则,及时增添衣物,注意保暖。但也不要一下穿得过多,不利于养阴养藏。

冬季防寒保暖应做到“不冻头、不冻腹、不冻脚”,衣着上要注意“养藏”。同时还要注意好背部的保暖,特别是老人一定要暖好背,保护好阳气。

四、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立冬之后,作息时间也与秋季不同,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要人们“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晚上早早的**,准备睡觉,晚上不要熬夜,熬夜是很伤阳气的,所以要养成一个早睡晚起的习惯,更利于阳气的潜藏,养精蓄锐。

五、调节情绪。

立冬时节,天气逐渐寒冷,人们容易感到情绪低落和焦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这样才可使阳气内收,利于养藏,更健康的迎接春天。

因此,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和稳定。建议多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看书、听**、画画等,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总之,立冬时节要注意养生,保持身体健康。在饮食、运动、保暖、作息时间和情绪等方面都要注意调节自己,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愉悦。

“立冬养生好,一冬病不找”,早睡晚起 做好“冬藏”

今天立冬,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俗话说,立冬养生好,一冬病不找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金辉认为,立冬后的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立冬过后,气温明显降低,时有雾霾发生,冬藏应保持健康的居室环境。李金辉建议,供暖以后,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室内湿度保持 为宜。起居上,尽可能早睡晚...

今日立冬 养生做好这7件事,病气远离你

立冬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冬季的伊始。立,建始也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天气渐渐转凉,生气闭蓄。万物进入休养 收藏状态。天寒地冻,草木凋零,阳气衰弱。人的免疫力下降。最易引起旧病 所以立冬也被视为重要的养生时刻。中医讲,冬季是最适合匿藏精气的时节,立冬到立春的期间最适合进补。立冬养生应遵循 冬藏...

冬季养生建议 做好这4件事,比吃补药还养生

东东谈养生 编辑 东东谈养生 阅读此文约三分钟,祝大家阅读愉快。冬天已经悄然而至,寒冷的天气和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都渴望保持温暖和健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依赖补药来达到这一目标。好消息是,有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在冬季保持充满活力,而不必依赖药...